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069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及生产工艺,该超柔纱线的外包纤维与芯纱均为短纤维,且外包纤维与芯纱的材质为同类材质或异类材质;该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包括芯纱工艺流程和超柔纱工艺流程。该超柔纱线的外包纤维纱线手感柔软、芯部纤维纱线有骨感;通过本申请特定的生产工艺生产的超柔纱线具有外柔内刚的特点。

A kind of super soft yarn with short fiber covered by short fib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及针织面料的手感要求也不断提高,为适应市场需求,面料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一种手感柔软、保暖且透气性良好的面料广泛应用于针织、家纺、卫浴等产品,受到消费者不断追捧。现市面上的“柔感纱线(面料)”是一种手感柔软的面料,其是通过拉绒机钢丝针尖对纱线(面料)表面反复机械作用实现面料表面起绒,或通过降低细纱捻度如直接降低细纱捻度或在细纱进行设备改造利用低扭力纺纱来降低细纱捻度的方式来实现纱线(面料)柔软效果;其中,使用拉绒机钢丝针尖对纱线(面料)表面反复机械作用的方式对纤维、纱线及面料损伤较大,导致产品的使用强度降低、水洗后掉绒严重;而通过降低纱线捻度的方式生产柔软面料相比同号品种手感有所改善,但其纱线(面料)起绒效果不够,身骨差。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手感柔软爽滑且又不失骨感,使用舒适保暖、透气且具有外柔内刚性能的纱线(面料),可更好的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填补市场空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其特征在于,该超柔纱线的外包纤维与芯纱均为短纤维,且外包纤维与芯纱的材质为同类材质或异类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其特征在于,该超柔纱线的外包纤维与芯纱均为短纤维,且外包纤维与芯纱的材质为同类材质或异类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纤维含量为10—50%,其余为外包纤维;外包纤维的纱支为10—60英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纤维与芯纱的捻向为相异捻向。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工艺流程和超柔纱工艺流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工艺流程可分别采用工艺流程Ⅰ或工艺流程Ⅱ生产;其中,工艺流程Ⅰ包括清花、梳棉、准备工序、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
工艺流程Ⅱ包括清花、梳棉、并条和涡流纺工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柔纱工艺流程包括清花、梳棉、准备工序、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和倍捻工序,且在细纱工序中加入芯纱。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芯纱采用工艺流程Ⅰ生产时,上述短纤维包覆短纤维超柔纱线的生产工艺的具体过程如下:
(1)芯纱工艺流程Ⅰ
s1、配棉:棉纤维;
s2、清花:采用“早落少碎、多松少打”工艺原则,抓棉机打手速度720r/min,FA106打手速度560r/min,A076F打手速度960r/min,风扇速度1040r/min,清花磅重17.5kg;
s3、梳棉:生产条件:温度28-31℃、湿度58-60%,采用“轻定量、慢车速,慢盖板速度”工艺原则,调整刺辊与给棉板隔距至19—22‰英丝,调整刺辊与除尘刀隔距至12—15‰英丝,增强棉纤维杂质的排除,盖板隔距8、7、7、7、8‰英丝,各工艺速度:锡林速度410r/min,刺辊速度840r/min—960r/min,锡刺比:2.5—2.2:1,盖板速度27.4cm/min,车速72m/min;梳棉定量17.50g/5m—18.50g/5m;
s4、准备工序:预并采用6根并合,牵伸隔距7mm×12mm,后区牵伸倍数1.78—1.66倍,预并定量16.50g/5m—18.00g/5m,预并车速270m/min;条卷定量38g/m—42g/m,条卷16根并合;
s5、精梳:生产条件:温度26-30℃、湿度55—59%,为提高对棉纤维分梳效果通过技改增加精梳锡林针齿密度,调整为2、3、3锡林针条排列;为增加对棉纤维握持,使用方口钳板,梳理隔距22—24‰英丝;落棉隔距11mm;顶梳隔距1.5×0.75mm,牵伸隔距12mm,精梳定量16.00g/5m—20.00g/5m;
s6、并条:生产条件:温度27-30℃、湿度55-56%,并条采用顺牵伸工艺配置原则,并条后区牵伸倍数1.77—1.45倍,牵伸隔距9mm×19mm;并合数6—8根,并条车速210m/min;并条定量13.50g/5m—19.50g/5m,并条皮辊采用进口材质皮辊;
s7、粗纱:生产条件:温度29-33℃、湿度55-58%,采用“重加压、强控制、捻系数适中”工艺配置原则,粗纱定量3.0g/10m—5.5g/10m,牵伸隔距8×21×23mm—10×26×34mm,后区牵伸倍数1.19—1.24倍,钳口3.0—4.5mm,捻系数100—120,摇架加压125—130N;前罗拉转速175—190r/min;
s8、细纱:生产条件:温度33-35℃,湿度58-62%;芯纱捻向与外包纤维捻向相异为“Z捻”或“S捻”,总牵伸40—58倍,后区牵伸倍数1.17-1.25倍,前罗拉速度120-160r/min,普通钳口2.5-3.0mm,钢丝圈69035/0—690316/0;皮辊压力控制在180N±5N;细纱牵伸隔距18×68mm;
s9、络筒:生产条件:温度28-31℃,湿度65-70%;筒纱成型偏松掌握,有利于芯纱退绕,张力电压5V/3V/1V;自络速度700-1100r/min;电子清纱器参数:N:230%—280%,S:140%1.4cm,L:40%30cm,T:30%30cm,C±:12%5.0m;CC±18%10.0m;
(2)超柔纱工艺流程
sss1、配棉:棉纤维;
sss2、清花:采用“早落少碎、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工艺原则,抓棉机打手速度720r/min,FA106打手速度560r/min,A076F打手速度960r/min,风扇速度1040r/min,清花磅重18.00kg;
sss3、梳棉:生产条件:温度28-31℃、湿度58-60%,棉纤维采用“轻定量、慢车速,慢盖板速度”工艺原则,调整刺辊与给棉板隔距至19—22‰英丝,调整刺辊与除尘刀隔距至12—15‰英丝,增强棉纤维杂质的排除,盖板隔距8、7、7、7、8‰英丝,各工艺速度:锡林速度410r/min,刺辊速度840r/min—960r/min,锡刺比:2.5—2.2:1,盖板速度27.4cm/min,车速72m/min;梳棉定量18.50g/5m—19.50g/5m;
sss4、准备工序:预并采用6根并合,牵伸隔距7mm×12mm,后区牵伸倍数1.78—1.66倍,预并定量18.00g/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