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041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面沿横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顶面开口,所述导槽底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调节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的方式带动两个弧形支撑板接触后组成半圆形支撑结构来包覆支撑管道中部并通过拉杆卡入限位孔锁止,代替了堆放砖块的垫高支撑方式,能够对管道中部进行面接触的支撑,支撑防变形的效果好且不会损坏管道;通过多个螺柱沿分别螺纹套筒下降的方式能够调整弧形支撑板的工作高度,以此能够适应管道布设时的位置高度,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性且易操作调节。

A pipe support structur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布设管道来进行排水或给水工作,若布设时单根的管道过长,则管道在排水给水过程中会由于中部下沉而出现管道中部下沉变形的情况,因此需要在管道的中段进行支撑来防止管道中部下沉变形。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在建筑现场支撑管道时一般采用管道下方堆放砖块垫高的方式进行支撑,由于砖石仅与管道下方呈线接触的方式支撑,支撑过程的效果一般且管道下方会与砖块刚性接触留下划痕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通过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的方式带动两个弧形支撑板接触后组成半圆形支撑结构来包覆支撑管道中部并通过拉杆卡入限位孔锁止,代替了堆放砖块的垫高支撑方式,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面沿横向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顶面开口,所述导槽底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且多个所述限位孔沿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槽内滑动配合有两个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呈镜像设置,所述调节组件顶面通过连接板竖直沿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顶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且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呈镜像设置;所述基板底面周围竖直固定有多个螺纹套筒,每个所述螺纹套筒内均竖直啮合有螺柱,所述螺柱中部啮合连接有锁紧螺母,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套筒底面压紧接触,所述螺柱底端水平固定有底板。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座和安装槽,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移动座顶面与所述支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顶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底端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沿所述安装槽的轴向竖直固定有拉杆,且所述拉杆与所述压簧和所述移动座均间隙配合,所述拉杆伸出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拉杆底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支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加装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所述拉杆过盈配合,所述手柄表面开设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中的一种,所述限位孔的数量为十个。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支撑板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套筒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底板与所述螺柱焊接固定。采用上述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初始状态下,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底部贴合,且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则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贴合接触后恰好组成半圆形的支撑结构,同时由于所述导槽为燕尾型槽和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导槽滑动配合,且所述拉杆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滑动配合,则所述移动座在所述导槽内无法滑动且无法脱出,此时所述移动座的位置被固定,从而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贴合的状态被锁止,则在使用时,搬运所述基板将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组成的半圆形支撑结构置于管道支撑位置的下方并沿管道长度方向,先下旋所述锁紧螺母离开所述螺纹套筒底端并接触所述底板,后可通过扳手拧动所述底板的方式带动所述螺柱沿所述螺纹套筒下降,以此来增加所述螺柱露出所述螺纹套筒的长度,从而来垫高所述基板的位置高度以使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组成的半圆形支撑结构上升,当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组成的半圆形支撑结构上升至顶紧接触管道的支撑位置时,停止转动所述底板并操作向上旋动所述锁紧螺母,直至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再次紧密贴合时停止,则所述螺柱由于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套筒贴合面的摩擦力而无法自由转动,此时所述基板和所述弧形支撑板的位置高度被锁止,如此便完成了对管道中部进行面接触的支撑,代替了堆放砖块的垫高支撑方式,支撑防变形的效果好且不会损坏管道,同时通过多个所述螺柱沿分别所述螺纹套筒下降的方式能够调整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工作高度,以此能够适应管道布设时的位置高度,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性且易操作调节,且由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支板通过所述连接板加装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则通过拆下螺钉的方式即可取下所述弧形支撑板并更换不同半径规格的所述弧形支撑板重新装上,后由于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半径发生变化而需要重新靠近贴合,贴合时将所述拉杆通过压缩所述压簧的方式即可拉出所述限位孔,保持所述拉杆的外拉状态并通过所述移动座带动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靠近贴合,之后通过将所述拉杆再次卡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的方式即可锁止再次锁止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接触贴合组成支撑结构,从而能够适应支撑不同管径的管道。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的方式带动两个弧形支撑板接触后组成半圆形支撑结构来包覆支撑管道中部并通过拉杆卡入限位孔锁止,代替了堆放砖块的垫高支撑方式,能够对管道中部进行面接触的支撑,支撑防变形的效果好且不会损坏管道;2、通过多个螺柱沿分别螺纹套筒下降的方式能够调整弧形支撑板的工作高度,以此能够适应管道布设时的位置高度,提升了装置的使用通用性且易操作调节;3、通过拆下连接板与移动座的连接处即可取下弧形支撑板进行更换,并通过两个移动座相互靠近和拉杆卡入其它限位孔的方式即可再次使不同规格半径的弧形支撑板接触贴合组成支撑结构,从而能够适应支撑不同管径的管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外部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弧形支撑板;101、安装板;2、支板;201、连接板;3、基板;301、螺纹套筒;302、锁紧螺母;303、螺柱;304、底板;305、限位孔;306、导槽;4、调节组件;401、手柄;402、拉杆;403、移动座;404、安装槽;405、压簧;406、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基板3,基板3顶面沿横向开设有导槽306,导槽306顶面开口,导槽306底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305,且多个限位孔305沿横向均匀分布,导槽306内滑动配合有两个调节组件4,调节组件4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孔305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顶面沿横向开设有导槽(306),所述导槽(306)顶面开口,所述导槽(306)底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305),且多个所述限位孔(305)沿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槽(306)内滑动配合有两个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305)滑动配合,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呈镜像设置,所述调节组件(4)顶面通过连接板(201)竖直沿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板(2),所述支板(2)顶面通过安装板(101)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底部贴合,且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呈镜像设置;/n所述基板(3)底面周围竖直固定有多个螺纹套筒(301),每个所述螺纹套筒(301)内均竖直啮合有螺柱(303),所述螺柱(303)中部啮合连接有锁紧螺母(302),且所述锁紧螺母(302)与所述螺纹套筒(301)底面压紧接触,所述螺柱(303)底端水平固定有底板(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包括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顶面沿横向开设有导槽(306),所述导槽(306)顶面开口,所述导槽(306)底面开设有多个竖直朝向的限位孔(305),且多个所述限位孔(305)沿横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槽(306)内滑动配合有两个调节组件(4),所述调节组件(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305)滑动配合,且两个所述调节组件(4)呈镜像设置,所述调节组件(4)顶面通过连接板(201)竖直沿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板(2),所述支板(2)顶面通过安装板(101)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底部贴合,且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1)呈镜像设置;
所述基板(3)底面周围竖直固定有多个螺纹套筒(301),每个所述螺纹套筒(301)内均竖直啮合有螺柱(303),所述螺柱(303)中部啮合连接有锁紧螺母(302),且所述锁紧螺母(302)与所述螺纹套筒(301)底面压紧接触,所述螺柱(303)底端水平固定有底板(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管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移动座(403)和安装槽(404),所述移动座(403)与所述导槽(306)滑动配合,且所述移动座(403)顶面与所述支板(2)通过所述连接板(20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403)底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所述安装槽(404),所述安装槽(404)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燕陈忠源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