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及其模具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008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及其模具钢,包括如下步骤:S1组织预处理:在模具钢原材料出厂前使用组织预处理法,组织预处理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阶段:将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550℃保温30分钟,再加热至850℃保温60分钟,继续将模具钢原材料加热至1150℃后保温60分钟,在真空环境下向模具钢原材料通入液氮,液氮经气化后对加热后的模具钢原材料进行淬火;第二阶段:将上一工序处理后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720℃后,保温60分钟,然后回火至室温;S2常规淬火;S3:将步骤S2处理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150℃至‑200℃低温环境中放置15‑24小时进行超深冷处理。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提高模具钢的使用寿命。

A heat treatment composite process and its die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及其模具钢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及其模具钢。
技术介绍
热作模具钢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淬透性、高的高温强度、高的耐磨性、高的韧度、高的抗热裂能力和高的耐熔损性能等。H13钢是使用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的热作模具钢/压铸模具钢,由于国内外H13的组织和成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热处理工艺没有根据国产H13的成分进行修改,使得国产H13的缺陷一直没得到改善,致使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铝合金压铸模的平均使用寿命在11万次左右,瑞典8407制造的铝合金压铸模的使用寿命达20万次。相比之下,我国的铝合金压铸模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6万次,国产H13钢压铸寿命最高为6万次,最差的仅几千次就失效。虽然我国压铸模市场很大,H13钢的市场需求也很大,但由于国产H13钢的质量问题,这类模具钢通常需要进口,有时甚至是整套模具进口。拒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从瑞典、日本、德国等国家进口各类模具钢多达6万吨。改善模具钢的内部组织和成分分布,是提高模具使用性能、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根本途径。这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组织预处理:在模具钢原材料出厂前,使用组织预处理法以改善模具钢原材料淬前组织,上述组织预处理法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阶段:将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550℃保温30分钟,之后再加热至850℃保温60分钟,继续将模具钢原材料加热至1150℃后保温60分钟,在真空环境下向模具钢原材料通入液氮,液氮经气化后对加热后的模具钢原材料进行淬火;/n第二阶段:将上一工序处理后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720℃后,保温60分钟,然后回火至室温;/nS2常规淬火;/nS3:将步骤S2处理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150℃至-200℃低温环境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组织预处理:在模具钢原材料出厂前,使用组织预处理法以改善模具钢原材料淬前组织,上述组织预处理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将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550℃保温30分钟,之后再加热至850℃保温60分钟,继续将模具钢原材料加热至1150℃后保温60分钟,在真空环境下向模具钢原材料通入液氮,液氮经气化后对加热后的模具钢原材料进行淬火;
第二阶段:将上一工序处理后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720℃后,保温60分钟,然后回火至室温;
S2常规淬火;
S3:将步骤S2处理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150℃至-200℃低温环境中放置15-24小时进行超深冷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超深冷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度-190℃环境下对S2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进行极寒冷处理,维持时间为2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复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常规淬火主要包括:
第一阶段:将上一工序处理后得到的模具钢原材料在真空环境中加热至550℃后,保温30分钟,再加热至850℃保温60分钟,继续将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佳乐朱裕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优特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