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71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端头壳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端头的撞击杆设置在端头壳体内,且所述端头壳体内设有转接器壳体,所述撞击杆远离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插接在转接器壳体内,所述转接器壳体内设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一端与撞击杆之间触接,所述转接杆远离撞击杆的一端穿过转接器壳体螺纹连接有撞击端头,所述撞击端头和转接器壳体之间的转接杆上串接有加固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偏心转接器与缓冲器设计成一体式的结构,使得集成设计后的缓冲器安装更方便,用户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

Integrated hydraulic buffer with built-in eccentric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特别涉及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缓冲器客户由于使用工况侧向负荷比较大,需要加装侧负荷适配器,在现场安装需要耽误时间,还存在安装不到位的风险,成本也大量增加,现在普遍的解决方式是如果有较大侧向负荷的情况,选配偏心转接器,通过螺纹和锁定螺母,固定安装在缓冲器本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的一端上设有端头壳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端头的撞击杆设置在端头壳体内,且所述端头壳体内设有转接器壳体,所述撞击杆远离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插接在转接器壳体内,所述转接器壳体内设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的一端与撞击杆之间触接,所述转接杆远离撞击杆的一端穿过转接器壳体螺纹连接有撞击端头,所述撞击端头和转接器壳体之间的转接杆上串接有加固盖。优选的,所述转接器壳体的外侧套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端头壳体的内壁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固盖螺纹固定在端头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加固盖的内壁与转接器壳体的外壁触接。优选的,所述撞击杆的直径小于转接器壳体的内径。优选的,所述转接器壳体的长度大于撞击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端头壳体的长度大于转接器壳体的长度。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端头壳体与缓冲器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该设计使得缓冲器本体与端头壳体内的转接器可以直接安装成一体式,端头壳体与转接器壳体之间通过螺纹环进行压紧固定,再通过加固盖进行轴心同步固定,使得两者之间在使用时时刻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而转接器壳体内的转接杆与缓冲器本体的撞击杆之间没有固定的结构,使得转接杆在受到侧负荷的情况下不会将其直接传导给撞击杆,大大降低了缓冲器本体本身折弯折断的情况,并且两者之间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也使得本技术在安装时避免了选配、安装等步骤,大大增加了安装的效率,本技术将偏心转接器与缓冲器设计成一体式的结构,使得集成设计后的缓冲器安装更方便,用户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器本体;2、端头壳体;3、撞击杆;4、转接器壳体;5、螺纹环;6、转接杆;7、撞击端头;8、加固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包括缓冲器本体1,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端头壳体2,缓冲器本体1端头的撞击杆3设置在端头壳体2内,且端头壳体2内设有转接器壳体4,撞击杆3远离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插接在转接器壳体4内,转接器壳体4内设有转接杆6,转接杆6的一端与撞击杆3之间触接,转接杆6远离撞击杆3的一端穿过转接器壳体4螺纹连接有撞击端头7,撞击端头7和转接器壳体4之间的转接杆6上串接有加固盖8。转接器壳体4的外侧套接有螺纹环5,螺纹环5与端头壳体2的内壁螺纹连接,加固盖8螺纹固定在端头壳体2的内壁上,加固盖8的内壁与转接器壳体4的外壁触接,撞击杆3的直径小于转接器壳体4的内径,转接器壳体4的长度大于撞击杆3的长度,端头壳体2的长度大于转接器壳体4的长度,以便于本技术使用。具体的,本技术设计的端头壳体2与缓冲器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该设计使得缓冲器本体1与端头壳体2内的转接器可以直接安装成一体式,端头壳体2与转接器壳体4之间通过螺纹环5进行压紧固定,再通过加固盖8进行轴心同步固定,使得两者之间在使用时时刻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而转接器壳体4内的转接杆6与缓冲器本体1的撞击杆3之间没有固定的结构,使得转接杆6在受到侧负荷的情况下不会将其直接传导给撞击杆3,大大降低了缓冲器本体1本身折弯折断的情况,并且两者之间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也使得本技术在安装时避免了选配、安装等步骤,大大增加了安装的效率,本技术将偏心转接器与缓冲器设计成一体式的结构,使得集成设计后的缓冲器安装更方便,用户操作简单,降低了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本体(1),所述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端头壳体(2),所述缓冲器本体(1)端头的撞击杆(3)设置在端头壳体(2)内,且所述端头壳体(2)内设有转接器壳体(4),所述撞击杆(3)远离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插接在转接器壳体(4)内,所述转接器壳体(4)内设有转接杆(6),所述转接杆(6)的一端与撞击杆(3)之间触接,所述转接杆(6)远离撞击杆(3)的一端穿过转接器壳体(4)螺纹连接有撞击端头(7),所述撞击端头(7)和转接器壳体(4)之间的转接杆(6)上串接有加固盖(8)。/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本体(1),所述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端头壳体(2),所述缓冲器本体(1)端头的撞击杆(3)设置在端头壳体(2)内,且所述端头壳体(2)内设有转接器壳体(4),所述撞击杆(3)远离缓冲器本体(1)的一端插接在转接器壳体(4)内,所述转接器壳体(4)内设有转接杆(6),所述转接杆(6)的一端与撞击杆(3)之间触接,所述转接杆(6)远离撞击杆(3)的一端穿过转接器壳体(4)螺纹连接有撞击端头(7),所述撞击端头(7)和转接器壳体(4)之间的转接杆(6)上串接有加固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偏心转接器一体化液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器壳体(4)的外侧套接有螺纹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科丹普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