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微生物培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96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及方法,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中空的第一结构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结构件的外壁具有向下的第一延伸部;中空的第二结构件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外径,扣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培养基适于设置在第二结构件的上端的内壁,所述培养基所处区域与夹层连通,所述夹层形成在第一结构件的立壁和第二结构件的立壁之间;所述夹层适于容纳含水液体,所述含水液体隔离所述区域和外界;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开口端与设置在壳体内的固定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培养效果好等优点。

Microbial culture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特别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厌氧微生物是一类生存于低氧或无氧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目前国内,无论是检测部门还是权威实验室,都还在使用厌氧培养箱,设计复杂,在进行操作时需要多次充放气,无法实时观察,且常规的厌氧培养箱尺寸较大。另外,空气湿度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除干生型微生物外,一般要求培养湿度在80-90%以上。而在35-37℃的培养环境下,培养基中的水分容易挥发,甚至导致培养基干裂,通常的做法是培养箱里面放一杯子水,保证细菌生长要求的湿度。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水分湿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组间差异,且易打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效果好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第一结构件,中空的第一结构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结构件的外壁具有向下的第一延伸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n第一结构件,中空的第一结构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结构件的外壁具有向下的第一延伸部;/n第二结构件,中空的第二结构件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外径,扣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培养基适于设置在第二结构件的上端的内壁,所述培养基所处区域与夹层连通,所述夹层形成在第一结构件的立壁和第二结构件的立壁之间;所述夹层适于容纳含水液体,所述含水液体隔离所述区域和外界;/n固定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开口端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所述固定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培养装置,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壳体和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还包括:
第一结构件,中空的第一结构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结构件的外壁具有向下的第一延伸部;
第二结构件,中空的第二结构件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外径,扣在所述第一结构件上;培养基适于设置在第二结构件的上端的内壁,所述培养基所处区域与夹层连通,所述夹层形成在第一结构件的立壁和第二结构件的立壁之间;所述夹层适于容纳含水液体,所述含水液体隔离所述区域和外界;
固定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开口端与设置在壳体内的所述固定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和第二结构件外的空间连通;
所述壳体的底壁具有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件的内壁具有向下的第二延伸部,自内向外地,所述第二延伸部、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端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结构件的顶端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露露闻路红余晓梅洪欢欢史振志朱秋梦张欣汤超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