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89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包括连接座、外壳、泵主体和驱动组件,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外壳具有第二气口,通过驱动驱动组件带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第二气口的开合;泵主体包括壳体、叶轮结构和电机,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叶轮结构包括集风罩、底板和若干叶片,集风罩位于底板的上方,叶片位于集风罩和底板之间,集风罩的中间位置具有进风腔,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叶轮结构并驱动叶轮结构旋转,电机的电路板设有电源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排气结构、叶轮结构和电源控制电路的改进,实现内置式气泵充气和换气状态的便捷转换;以及提高气泵的抽、排气效率,降低噪音。

A built-in electric ai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
本技术涉及气泵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充气产品的内置式气泵。
技术介绍
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及大型充气玩具)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该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与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充气产品用气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有外壳与设置于外壳中的马达、叶轮、电磁阀、滑座、气阀。以及,于外壳侧面与底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与气槽,前述气阀封于该气孔上,前述滑座正对于该气槽。其中的气阀连接于电磁阀之动作杆的一端,滑座连接于电磁阀之动作杆的另一端。由马达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气流,由电磁阀控制气阀对气孔的打开与关闭,电磁阀同时带动滑座滑动以切换气流的流向,而分别形成充气流与泄气流,利用其充气流以将外部空气充入充气产品中,利用其泄气流而将充气产品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与泄气功能。前述习知的气泵结构虽然能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与泄气功能,但其仍存在有诸多有待改善之处,特别是存在有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具体而言,市场上所售气泵之排气结构复杂,且排气操作麻烦,排气较慢,影响工作效率。另外,气泵的核心就是泵主体,其一般包括电机、壳体和叶轮,但现有叶轮采用半开式,此结构使得叶轮与泵壳体之间的空间较大,气体进来后,容易打转,负载也大,影响充气或排气效率;或者是说,要想达到同样的充气或排气效率,就需要更大功率的电机,但这样的话,一是电机功率大,耗能,增加成本;二是,噪音大。再者,电机的核心就是其电源控制电路,因此控制电路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气泵的性能的优劣。现有的气泵一般使用交流串励电机生产电动充吸两用气泵和电动抽气泵等,由于目前的交流串励电机的电源控制电路设计不够优化,需要的工作电压比较大,因此工作温升高,电流大,功率高,电机火花大,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噪音大、刺耳。因此,应对现有气泵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通过对气泵的结构改进,实现内置式电动气泵充气和换气状态的便捷转换,以及提高气泵的抽、排气效率,有效降低系统气泵的待机功耗,提高效率和动态性能,并减小气泵工作时的噪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内置于所述充气产品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的泵主体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座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所述泵主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具有第二气口,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所述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气口的开合;充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下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在泵主体的作用下,外界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口、泵主体的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充气产品内;排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上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脱离,充气产品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气口、外壳于泵主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和第一气口排出;所述泵主体还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叶轮结构和电机,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定义进风口所在一侧为上方,所述叶轮结构包括集风罩、底板和若干叶片,所述集风罩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叶片位于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集风罩具有进风腔,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气体经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和导风槽,之后流经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经出风口流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叶轮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叶轮结构并驱动所述叶轮结构旋转;所述电机的电路板设有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连接外部交流电和所述电机,外部交流电经电源控制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给电机供电,驱动所述电机工作,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交直流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电压反馈电路、尖峰抑制电路和电压输出接口;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入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且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外部交流电经交直流转换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压,之后经DC-DC转换电路调压,经整流滤波输出电路降压和稳压,之后经电压输出接口给电机供电;电压反馈电路检测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并传递给DC-DC转换电路进行比较和处理,调整DC-DC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出风口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开合式封堵于所述出风口。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主体之前具有旋动结构,旋动驱动组件并通过所述旋动结构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说,所述旋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凸柱和设于所述泵主体的上端的螺旋槽,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匹配,旋动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对运动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组件处设有锁紧组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抵紧连接座实现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泵主体之间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说,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抵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住所述驱动组件且另一端抵住所述抵紧件,同时所述抵紧件抵住所述连接座,从而实现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主体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组件为一外露的可手动操作的旋钮,所述旋钮包括内旋钮和外旋钮,所述外旋钮和所述内旋钮固定,且所述外旋钮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锁紧组件设于所述内旋钮和所述外旋钮之间。进一步地说,所述泵主体还包括设于壳体的内部的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安装于所述叶轮结构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通风座沿其周向设有一圈气流进口,所述通风座的底面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气流进口连通,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气流进口一一对应。进一步地说,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侧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侧盖的上端连接,所述侧盖的下端与所述下盖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泵主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为设于所述泵主体的外壁的导向筋条和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的导向滑槽;或者,所述导向结构为设于所述泵主体的外壁的导向滑槽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的导向筋条。进一步地说,所述外壳设有收纳腔。进一步地说,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泵主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设有通气孔。进一步地说,所述DC-DC转换电路包括开关电路、控制芯片U1、电阻R2、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开关电路为MOS管Q1,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MOS管Q1的S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D极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控制芯片的引脚3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1)、内置于所述充气产品的外壳(2)、设于所述外壳的泵主体(3)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座的驱动组件(4),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11),所述泵主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312);/n所述外壳具有第二气口(21),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所述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气口的开合;/n充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下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在泵主体的作用下,外界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口、泵主体的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充气产品内;/n排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上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脱离,充气产品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气口、外壳于泵主体之间形成的空腔(23)和第一气口排出;/n所述泵主体(3)还包括壳体(3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叶轮结构(32)和电机(33),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312)设于所述壳体;/n定义进风口所在一侧为上方,所述叶轮结构(32)包括集风罩(321)、底板(322)和若干叶片(323),所述集风罩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叶片位于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集风罩具有进风腔(324),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325),气体经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和导风槽,之后流经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经出风口流出;/n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叶轮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叶轮结构并驱动所述叶轮结构旋转;/n所述电机(33)的电路板设有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连接外部交流电和所述电机,外部交流电经电源控制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给电机供电,驱动所述电机工作,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交直流转换电路(100)、DC-DC转换电路(200)、整流滤波输出电路(300)、电压反馈电路(400)、尖峰抑制电路(500)和电压输出接口(600);/n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入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且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n外部交流电经交直流转换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压,之后经DC-DC转换电路调压,经整流滤波输出电路降压和稳压,之后经电压输出接口给电机供电;电压反馈电路检测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并传递给DC-DC转换电路进行比较和处理,调整DC-DC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1)、内置于所述充气产品的外壳(2)、设于所述外壳的泵主体(3)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座的驱动组件(4),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11),所述泵主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312);
所述外壳具有第二气口(21),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所述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气口的开合;
充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下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在泵主体的作用下,外界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口、泵主体的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充气产品内;
排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上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脱离,充气产品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气口、外壳于泵主体之间形成的空腔(23)和第一气口排出;
所述泵主体(3)还包括壳体(3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叶轮结构(32)和电机(33),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312)设于所述壳体;
定义进风口所在一侧为上方,所述叶轮结构(32)包括集风罩(321)、底板(322)和若干叶片(323),所述集风罩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叶片位于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集风罩具有进风腔(324),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325),气体经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和导风槽,之后流经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经出风口流出;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叶轮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叶轮结构并驱动所述叶轮结构旋转;
所述电机(33)的电路板设有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连接外部交流电和所述电机,外部交流电经电源控制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给电机供电,驱动所述电机工作,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交直流转换电路(100)、DC-DC转换电路(200)、整流滤波输出电路(300)、电压反馈电路(400)、尖峰抑制电路(500)和电压输出接口(600);
所述交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出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压输出接口的输入端与所述尖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电路,且另一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
外部交流电经交直流转换电路转换为直流电压,之后经DC-DC转换电路调压,经整流滤波输出电路降压和稳压,之后经电压输出接口给电机供电;电压反馈电路检测整流滤波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并传递给DC-DC转换电路进行比较和处理,调整DC-DC转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安装有单向阀(34),所述单向阀开合式封堵于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主体之前具有旋动结构,旋动驱动组件并通过所述旋动结构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凸柱(411)和设于所述泵主体的上端的螺旋槽(311),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匹配,旋动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对运动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处设有锁紧组件(6),通过所述锁紧组件抵紧连接座实现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泵主体之间的相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弹性件(61)和抵紧件(62),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住所述驱动组件且另一端抵住所述抵紧件,同时所述抵紧件抵住所述连接座,从而实现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主体的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一外露的可手动操作的旋钮,所述旋钮包括内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国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