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89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充气泵,泵盖设于壳体的顶部,泵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风叶片设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的叶片腔,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下盖体的中部开设有穿孔,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穿孔并与风叶片相连;抽气口开设于上盖体的顶部且与叶片腔相连通,充气口开设于泵盖的侧部,下盖体上还开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风孔;下盖体上还连接有充气嘴组件,快速连接头、大嘴和斜小嘴依次固定于连接绳上,连接绳的端部与泵盖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可有效防止充气接嘴丢失,当对物体充气到一定程度气流通过导风口进入容纳腔内对电机进行风冷散热,最后从散热孔中流出避免了设备过热产生故障。

An electric charg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充气泵
本技术涉及充气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充气速度快及散热效果好的电动充气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充气泵结构多样,大多打气较多的问题是泵体的散热问题和充气速度。一般打气泵中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气流从进气口中进入,而从出气口中出气。泵体中的产生的热量只是简单随着上述气流流动而带出。这种简单的结构会导致体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发散,温度过高而使得打气泵出现故障,从而严重影响打气泵的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充气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口径的充气嘴,现有的充气嘴与充气泵独立分开设置,保管不便且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充气泵,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泵盖、电机、风叶片、抽气口和充气口,所述泵盖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泵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与壳体可拆卸相连,上盖体盖设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形成叶片腔,风叶片设于叶片腔内,壳体的内部空心形成容纳腔,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下盖体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泵盖、电机、风叶片、抽气口和充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泵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与壳体可拆卸相连,上盖体盖设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形成叶片腔,风叶片设于叶片腔内,壳体的内部空心形成容纳腔,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下盖体的中部开设有穿孔,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穿孔并与风叶片相连;抽气口开设于上盖体的顶部且与叶片腔相连通,充气口开设于泵盖的侧部,下盖体上还开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风孔;下盖体上还连接有充气嘴组件,所述充气嘴组件包括快速连接头、大嘴、斜小嘴和连接绳,快速连接头、大嘴和斜小嘴依次固定于连接绳上,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泵盖、电机、风叶片、抽气口和充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泵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与壳体可拆卸相连,上盖体盖设于下盖体上,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形成叶片腔,风叶片设于叶片腔内,壳体的内部空心形成容纳腔,电机设于容纳腔内,下盖体的中部开设有穿孔,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穿孔并与风叶片相连;抽气口开设于上盖体的顶部且与叶片腔相连通,充气口开设于泵盖的侧部,下盖体上还开设有导风口,导风口与容纳腔相连通,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风孔;下盖体上还连接有充气嘴组件,所述充气嘴组件包括快速连接头、大嘴、斜小嘴和连接绳,快速连接头、大嘴和斜小嘴依次固定于连接绳上,连接绳的端部与泵盖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风孔为条状结构,若干散热通风孔平行地开设于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充气管,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竹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