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885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聚氨酯树脂制备方法为: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硅氧烷a,部分溶剂共同加入反应釜中在40~55℃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部分异氰酸酯加热升温至70~80℃进行预聚反应0.5~1h;继续加入小分子扩链剂,温度降至50℃搅拌15~30min,添加催化剂,并补加余量的异氰酸酯加热升温至70~80℃继续反应0.5~1h;补加溶剂直至粘度达到100~160cps后,温度降至继续50℃搅拌1~1.5h,加入异氰脲酸酯和聚硅氧烷b得到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具有突出的耐磨、耐热性能,且材料在高温压花后不出现发白的现象,在应用于合成革后具有显著的防污效果,不易沾灰。

Polyurethane resin for synthetic leather surfac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树脂。具体涉及一种可作为合成革面层材料的聚氨酯树脂。
技术介绍
合成革主要由底层的无纺布或纺织布等基布、中层的发泡聚氨酯微孔层和面层的聚氨酯涂层共同组合而成的接近真皮触感的革制品。其中,面层作为合成革最外层的材料,主要作用包括:增加合成革外观光感及触感使得更接近真皮,提高合成革的耐磨、耐刮、防污、防止黄变等性能。随着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可印花的合成革市场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普遍是采用高温压花或是高温真空吸纹在合成革上形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或者花纹。因此,相较于非印花的合成革,印花型合成革对于原材料既有普通合成革的对于光感、触感及物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又有耐高温耐形变的要求。然而,目前在可印花合成革领域面临问题很多,例如:常规合成革耐温性不够,经高温压花或者高温真空吸纹后出现面层损坏或变形;印花后破坏表面结构造成手感硬、胶感重与真皮感觉差异大;合成革中的小分子物质或者助剂高温下析出、分解影响材料的表面效果以及耐磨、耐刮等综合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克服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树脂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所述的聚硅氧烷a为链末端为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硅氧烷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
所述的聚硅氧烷b为含至少2个对异氰酸酯有反应活性基团的聚硅氧烷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对其有反应活性的基团为氨基、羟基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2~8个碳原子的环氧烷烃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醚二元醇的一种或多种,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脂肪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醇聚合得到的聚酯二元醇的一种或多种,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含有2个异氰酸酯基团的二异氰酸酯,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脲酸酯为脂肪族或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自聚得到聚合度为3~7的含有异氰脲酸酯环的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合成革面层用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扩链剂为2~6个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龙张初银方飞孙凡杜飘扬芩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