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808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泥80~150份、细集料110~200份、粗集料260~350份、水30~70份、碳纤维0.5~4份、减水剂1~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优越导电性碳纤维为混凝土的导电相材料,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的拌和方法,可在无需添加分散剂和消泡剂的前提下,即可使物料充分拌和,有效避免碳纤维的团聚,即使在较高的碳纤维掺入下,也能有效避免团聚,使物料充分拌和分散;可进一步发挥所述的创新物料之间的协同效果,可以大大提升混凝土的导电性能、电阻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简化了制备工艺,且碳纤维掺量很低和水泥用量较低时即能满足杆塔接地材料对导电性能、电阻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要求,降低了制造成本。

A kind of ground conductive concre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杆塔沿线建造,绵延千里,大部分位于野外和空旷地域,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变化多样,易受雷电侵袭。雷电直击线路杆塔会引起直击雷过电压,这些雷电过电压使输电线路设备及其绝缘设备受到破坏而使电网发生事故。根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数据,架空输电线路由雷击输电线路造成的开关跳闸次数占总跳闸次数的50%~70%,同时容易造成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有效的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和接地技术至关重要。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接地网设计大多利用扁钢、圆钢等金属材料作为接地电极,以杆塔为中心向四周放射埋设。但是这些金属接地材料的耐腐蚀性差、易年久失效,使得接地电阻增大,导致接地网导电性能大大降低,给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同时大量增加后期维护和改造的费用。因此,满足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要求并且电阻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导电混凝土成为当前输电线路接地工程的研究重点。导电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导电相材料、集料和水等按照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泥80~150份、细集料110~200份、粗集料260~350份、水30~70份、碳纤维0.5~4份、减水剂1~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泥80~150份、细集料110~200份、粗集料260~350份、水30~70份、碳纤维0.5~4份、减水剂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比由以下原料组成:水泥100~135份、细集料130~180份、粗集料280~330份、水40~60份、碳纤维1~3份、减水剂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集料为砂子或细石,粒径为0.15mm~4.75mm;所述粗集料为碎石或卵石,粒径为4.75mm~16mm;所述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水溶性树脂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达3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短切碳纤维丝,单丝直径7~10μm,长度8~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导电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的性能参数为长径比600~860,密度1700~1800kg/m3,体积电阻率1.5×10-3Ω·cm,抗拉强度在3.5~4.5G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电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霖华徐志强刘宇彬程俊溢周迁刘朵荣王杨阳许书宸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