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80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增强再生骨料300~420份、再生微粉25~35份、天然粗骨料100~200份、天然细沙120~200份、水泥120~170份、粉煤灰50~130份、矿粉50~120份、防水剂6~12份、引气剂0.8~2.2份、水120~160份、聚丙烯混填料20~35份;制备工艺包括:S1、称取相应分量水泥、天然细沙投入搅拌机搅拌40~60s;S2、称取相应分量的再生微粉、粉煤灰、矿粉、聚丙烯混填料加入S1步骤中的搅拌机继续搅拌混合30~40s,再加入一半配比分量的水继续搅拌30~40s混合成颜色均一的砂浆;S3、向S2步骤中加入剩余一半配比分量的水、增强再生骨料、天然粗骨料、引气剂、防水剂继续搅拌60~80s至均匀。

A kind of recycled concrete with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因其具有耐久性好、承载力强、原料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的现代建筑工程中,现代建筑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不同配方的混凝土,再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制成不同强度跟形状的建筑构件。随着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伴随大量混凝土建筑体产生的同时,也相应产生了大批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废弃的混凝土建筑物的弃置积压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大批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又急需大量的砂石、土地等资源,如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也严重制约了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和利用新的技术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意义。目前行业内多采用将建筑废弃物破碎、筛分、强化处理后制备成再生骨料进行回收利用。申请公布号为CN1069277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胶凝材料300~470份,粗骨料900~1200份,细骨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增强再生骨料300~420份、再生微粉25~35份、天然粗骨料100~200份、天然细沙120~200份、水泥120~170份、粉煤灰50~130份、矿粉50~120份、防水剂6~12份、引气剂0.8~2.2份、水120~160份、聚丙烯混填料20~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增强再生骨料300~420份、再生微粉25~35份、天然粗骨料100~200份、天然细沙120~200份、水泥120~170份、粉煤灰50~130份、矿粉50~120份、防水剂6~12份、引气剂0.8~2.2份、水120~160份、聚丙烯混填料2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增强再生骨料320~400份、再生微粉28~30份、天然粗骨料120~180份、天然细沙130~190份、水泥130~160份、粉煤灰60~120份、矿粉60~110份、防水剂7~10份、引气剂0.9~2.0份、水120~160份、聚丙烯混填料22~3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再生骨料包括质量比为3:(1~2.5)的增强再生粗骨料和增强再生细骨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压强度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混凝土投入颚式破碎机破碎;
S2、将破碎后的混凝土颗粒过筛、一次分级,形成混凝土颗粒和再生微粉;
S3、将筛分后的废弃混凝土颗粒用水冲洗、晒干;
S4、将晒干后的混凝土颗粒进行二次筛分,形成粒度为6~8mm的再生细骨料和10~15mm的再生粗骨料;
S5、将增强改性剂、水,按照质量比为2:3的比例混合,形成增强浆液,按照固-液质量比为4:1的比例分别将一定比例的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加入增强浆液中,搅拌混合15~20min,在浆液初凝之前,对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混合物进行过滤、晾干,从而制备得到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百固源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