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85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洁净室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传递窗;其可使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自动关闭,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忘记关门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交叉污染;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工作腔,箱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箱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还包括两组第一拉簧、两组第二拉簧、两组第一固定柱、两组第二固定柱、推拉玻璃、两组挡板和两组弹簧,第一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柱,第二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柱,两组挡板之间设置有空隙,箱体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凹槽。

A sterilizing transfer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洁净室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传递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杀菌传递窗是一种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的装置,其在洁净室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杀菌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箱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所述箱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所述第一挡门的后端与第一开口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挡门的后端与第二开口的后端铰接;现有的杀菌传递窗使用时,开启第一挡门,将待传递物品放置于箱体内,关闭第一挡门,开启第二挡门,将待传递物品取出即可;现有的杀菌传递窗使用中发现,操作人员进行物品传递作业时易忘记关闭第一挡门或第二挡门,从而使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相通,易造成交叉污染,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使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自动关闭,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忘记关门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交叉污染的杀菌传递窗。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箱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所述箱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所述第一挡门的后端与第一开口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挡门的后端与第二开口的后端铰接;还包括两组第一拉簧、两组第二拉簧、两组第一固定柱、两组第二固定柱、推拉玻璃、两组挡板和两组弹簧,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柱的后端均与第一挡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柱,所述两组第一拉簧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柱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固定柱连接,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柱的后端均与第二挡门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柱,所述两组第二拉簧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柱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四固定柱连接,所述两组挡板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所述两组挡板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两组弹簧设置于空隙中,所述两组弹簧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端壁连接,所述两组弹簧的底端均与推拉玻璃的顶端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推拉玻璃的底端插入至凹槽内,所述推拉玻璃将工作腔分为左部腔和右部腔。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还包括第一三通管、第一喷气盘和第二喷气盘,所述第一三通管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气阀,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左端输出端自箱体的底端穿过箱体的底端壁并伸入至左部腔内,所述第一喷气盘设置于左部腔内,所述第二喷气盘设置于右部腔内,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右端输出端自箱体的底端穿过箱体的底端壁并伸入至右部腔内,所述第一三通管左端输出端与第一喷气盘相通,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右端输出端与第二喷气盘相通,所述第一喷气盘和第二喷气盘上均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喷气孔,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左端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右端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还包括吸风机、第二三通管、第一吸风喇叭口、第二吸风喇叭口和支撑座,所述第一吸风喇叭口设置于左部腔内顶部,所述第二吸风喇叭口设置于右部腔内顶部,所述第一吸风喇叭口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管的左端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吸风喇叭口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管的右端输入端连通,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与箱体的顶端连接,所述吸风机的底端与支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的输出端与吸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左端输入端和右端输出端均设置有止逆阀。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所述左部腔和右部腔内顶部均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所述左部腔和右部腔内底部均设置有放置架。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所述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上均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透明挡板。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所述推拉玻璃的左端和右端底部均设置有推拉把手。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所述第一挡门和第一开口及第二挡门和第二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组第一拉簧和两组第二拉簧的设置,可使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自行关闭,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忘记关门的情况发生,而推拉玻璃可将箱体内工作腔进行分隔,使其形成两个独立的区间,可对不同区域放置物品进行分别消毒处理,避免了细菌的交叉传递,更为干净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喷气盘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挡门关闭时箱体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第一挡门;3、第二挡门;4、第一拉簧;5、第二拉簧;6、第一固定柱;7、第二固定柱;8、推拉玻璃;9、挡板;10、弹簧;11、第三固定柱;12、第四固定柱;13、弹簧;14、凹槽;15、第一三通管;16、第一喷气盘;17、第二喷气盘;18、进气阀;19、喷气孔;20、第一开关阀;21、第二开关阀;22、吸风机;23、第一吸风喇叭口;24、第二吸风喇叭口;25、支撑座;26、止逆阀;27、紫外线照射灯;28、放置架;29、观察口;30、推拉把手;31、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杀菌传递窗,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2,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3,第一挡门2的后端与第一开口的后端铰接,第二挡门3的后端与第二开口的后端铰接;还包括两组第一拉簧4、两组第二拉簧5、两组第一固定柱6、两组第二固定柱7、推拉玻璃8、两组挡板9和两组弹簧13,两组第一固定柱6的后端均与第一挡门2的前端连接,第一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柱11,两组第一拉簧4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柱6连接,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固定柱11连接,两组第二固定柱7的后端均与第二挡门3的前端连接,第二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柱12,两组第二拉簧5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柱7连接,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四固定柱12连接,两组挡板9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壁连接,两组挡板9之间设置有空隙,两组弹簧13设置于空隙中,两组弹簧13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端壁连接,两组弹簧13的底端均与推拉玻璃8的顶端连接,箱体1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凹槽14,推拉玻璃8的底端插入至凹槽14内,推拉玻璃8将工作腔分为左部腔和右部腔;通过两组第一拉簧和两组第二拉簧的设置,可使第一挡门和第二挡门自行关闭,避免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忘记关门的情况发生,而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菌传递窗,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2),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3),所述第一挡门(2)的后端与第一开口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挡门(3)的后端与第二开口的后端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拉簧(4)、两组第二拉簧(5)、两组第一固定柱(6)、两组第二固定柱(7)、推拉玻璃(8)、两组挡板(9)和两组弹簧(13),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柱(6)的后端均与第一挡门(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柱(11),所述两组第一拉簧(4)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柱(6)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固定柱(11)连接,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柱(7)的后端均与第二挡门(3)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柱(12),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柱(7)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四固定柱(12)连接,所述两组挡板(9)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所述两组挡板(9)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两组弹簧(13)设置于空隙中,所述两组弹簧(13)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端壁连接,所述两组弹簧(13)的底端均与推拉玻璃(8)的顶端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推拉玻璃(8)的底端插入至凹槽(14)内,所述推拉玻璃(8)将工作腔分为左部腔和右部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传递窗,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工作腔内部相通,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一挡门(2),所述箱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第二挡门(3),所述第一挡门(2)的后端与第一开口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挡门(3)的后端与第二开口的后端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一拉簧(4)、两组第二拉簧(5)、两组第一固定柱(6)、两组第二固定柱(7)、推拉玻璃(8)、两组挡板(9)和两组弹簧(13),所述两组第一固定柱(6)的后端均与第一挡门(2)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三固定柱(11),所述两组第一拉簧(4)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柱(6)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三固定柱(11)连接,所述两组第二固定柱(7)的后端均与第二挡门(3)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四固定柱(12),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左端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柱(7)连接,所述两组第二拉簧(5)的右端分别与两组第四固定柱(12)连接,所述两组挡板(9)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壁连接,所述两组挡板(9)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两组弹簧(13)设置于空隙中,所述两组弹簧(13)的顶端均与工作腔的顶端壁连接,所述两组弹簧(13)的底端均与推拉玻璃(8)的顶端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端壁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推拉玻璃(8)的底端插入至凹槽(14)内,所述推拉玻璃(8)将工作腔分为左部腔和右部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传递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三通管(15)、第一喷气盘(16)和第二喷气盘(17),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输入端设置有进气阀(18),所述第一三通管(15)的左端输出端自箱体(1)的底端穿过箱体(1)的底端壁并伸入至左部腔内,所述第一喷气盘(16)设置于左部腔内,所述第二喷气盘(17)设置于右部腔内,所述第一三通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奥洁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