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78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在污水收集池;S2、将污水通过格栅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S3、将污水通入絮凝池,向絮凝池内投入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S4、将污水通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投入中和剂,除掉污水中的化学离子;S5、将污水通入消毒池,向消毒池内投入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S6、将污水通入紫外消毒室内,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2‑3h,实现污水的彻底杀菌消毒;S7、将污水通入蓄水池,实现处理后污水的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采用消毒剂和紫外线照射,实现污水内细菌和病原体的彻底灭杀,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A process method of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是指已经使用过的不能再使用的水,其包括洗脸水、洗菜水、洗衣水等。生活污水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同时生活污水内的细菌和病原体将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中国专利CN108164093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污水通过栅格进行初过滤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2)将污水通入絮凝池,向絮凝池内投加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3)将污水通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需投加中和剂,在中和池内中和反应掉污水中的化学离子;(4)污水流入至消毒池,投入消毒剂,消毒处理后留至蓄水池。当应用上述处理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利用消毒剂实现污水最后的杀菌消毒作业,使得消毒后的污水存储在蓄水池内。但是由于污水中的细菌种类较多,因此只投入消毒剂,无法实现污水内细菌的彻底灭杀,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具有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在污水收集池;S2、将污水通过格栅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污水的初过滤处理;S3、将污水通入絮凝池,向絮凝池内投入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S4、将污水通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投入中和剂,除掉污水中的化学离子;S5、将污水通入消毒池,向消毒池内投入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还包括如下步骤:S6、将污水通入紫外消毒室内,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2-3h,实现污水的彻底杀菌消毒;S7、将污水通入蓄水池,实现处理后污水的收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向污水内投入消毒剂,实现污水的消毒处理,然后再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2-3h,实现污水的彻底杀菌消毒,从而彻底灭杀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设置有S51,步骤S51如下:S51:将污水通入过滤器内,将污水中残留的悬浮杂质进行彻底过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经过絮凝处理、中和处理以及消毒处理后,污水中含有少量的杂质或悬浮物,此时将污水连续通入到过滤器内,实现杂质或悬浮物的彻底处理,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6和步骤S7之间还设置有S61,步骤S61如下:S61:将污水通入检测池内,对污水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污水中大肠杆菌和COD是否超标,若检测值未超标,进行步骤S7,若检测值超标,重复进行步骤S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经过紫外线杀菌处理后,对污水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污水内大肠杆菌和COD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或卫生造成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悬架,且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悬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气缸;所述悬架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取样瓶,所述取样瓶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池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密封盖启闭的开关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检测池内的污水进行取样检测时,利用气缸驱动悬架向下运动,此时悬架带动安装杆以及固定杆同步运动,从而控制多个取样瓶完全浸入污水中。随后利用开关机构控制密封盖在污水中打开,使得各个位置的污水流入多个取样瓶内,然后再利用密封盖对取样瓶进行覆盖密封后,实现污水的多点取样。最后再利用气缸驱动悬架向上运动,此时悬架带动安装杆以及固定杆同步运动,直至多个取样瓶完全位于污水外部后,即可对取样瓶内的污水进行逐一检测。因此通过利用多个浸入污水中的取样瓶,实现污水的多点取样,实现污水的多位置检测,提高检测精度,从而确保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方竖直滑动连接有开关架;所述开关架与所述支撑架均位于所述悬架上方,并且所述开关架与所述支撑架均匀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开关架的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准的开关杆,并且所述开关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上端面;所述开关架的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开关板,所述池体的底壁竖直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关板下方,且用于驱动开关板向上运动的顶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架以及开关架同步向下运动,此时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对开关架以及开关杆始终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密封盖压紧取样瓶,实现取样瓶的密封。直至开关架上的开关板抵触顶杆时,顶杆驱动开关板以及开关架向上运动,此时开关架带动开关杆以及密封盖向上运动,并压动弹簧压缩,从而实现取样瓶的开启控制。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支撑架以及开关架同步向上运动时,开关板逐渐脱离顶杆,同时弹簧弹开并驱动开关架以及开关杆向下运动,使得密封盖压逐渐紧取样瓶,实现取样瓶的密封,从而实现取样瓶的关闭控制。因此通过利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控制开关机构工作,实现密封盖自动启闭的稳定控制,从而实现污水的多点稳定取样。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包括下杆体和上杆体,所述上杆体的下端面竖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下杆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所述调节杆滑移的调节孔,并且所述下杆体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调节杆外壁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取样时,通过旋动螺栓后,拉动上杆体带动调节杆向上或向下运动,实现整个顶杆高度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高度位置的取样,进一步提高污水的检测精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板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导向杆,所述支架上贯穿有供所述导向杆滑移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杆以及导向孔的配合,限制开关架的运动路径,实现取样瓶启闭的稳定控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呈中空状设置,且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位置设置有连通多个所述导向杆上端的橡胶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向杆工作时,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入导向杆内,并使空气从通气孔内排出,此时空气驱动污水翻滚,实现污水的搅拌,提高污水各个位置浓度的均匀度,实现污水的精准检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下端内壁水平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转动连接有安装轮,所述安装轮的两端侧壁均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安装轮的外壁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固定于所述悬架的下端面,并且安装轮的外壁设置有固定于所述支撑轴外壁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悬架向下运动时,扭簧收紧并驱动安装轮旋转,此时安装轮将拉绳进行收卷,并驱动搅拌叶片同步旋转,实现污水的充分搅拌,从而提高污水各个位置浓度的均匀度,实现污水的精准检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在污水收集池;/nS2、将污水通过格栅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污水的初过滤处理;/nS3、将污水通入絮凝池,向絮凝池内投入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nS4、将污水通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投入中和剂,除掉污水中的化学离子;/nS5、将污水通入消毒池,向消毒池内投入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nS6、将污水通入紫外消毒室内,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2-3h,实现污水的彻底杀菌消毒;/nS7、将污水通入蓄水池,实现处理后污水的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汇集在污水收集池;
S2、将污水通过格栅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污水的初过滤处理;
S3、将污水通入絮凝池,向絮凝池内投入絮凝剂,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
S4、将污水通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投入中和剂,除掉污水中的化学离子;
S5、将污水通入消毒池,向消毒池内投入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6、将污水通入紫外消毒室内,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2-3h,实现污水的彻底杀菌消毒;
S7、将污水通入蓄水池,实现处理后污水的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设置有S51,步骤S51如下:
S51:将污水通入过滤器内,将污水中残留的悬浮杂质进行彻底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和步骤S7之间还设置有S61,步骤S61如下:
S61:将污水通入检测池内,对污水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污水中大肠杆菌和COD是否超标,若检测值未超标,进行步骤S7,若检测值超标,重复进行步骤S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下方设置有悬架(3),且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悬架(3)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气缸(21);
所述悬架(3)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杆(31),所述安装杆(3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上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取样瓶(33),所述取样瓶(3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34),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密封盖(34)启闭的开关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缸(21)的活塞杆上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宏杨志彬郭春光陈海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