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资源回收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资源回收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在火电厂脱硫技术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脱硫最主要的技术,其技术成熟、应用范围广,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剂资源丰富,系统运行可靠,变负荷运行特性优良等优点,该技术在我国火电厂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该湿法脱硫工艺中,产生的脱硫废水因其附带的悬浮物多、盐分含量高、富含重金属、成分复杂等特点,成为电厂末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传统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即三联箱法,虽然技术较为成熟,工艺流程和投资运行成本也比较低,但无法满足废水零排放,其出水仍含有大量的溶解盐,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可用的零排放技术如烟道喷雾干燥、预处理-蒸发结晶、膜处理技术等工艺能够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但是,烟道喷雾干燥法存在易产生积灰堵塞、设备腐蚀、大量氯进入粉煤灰中等缺点;预处理-蒸发结晶法蒸发后的结晶盐大多是NaCl、NaSO4等成分组成的杂盐,有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资源回收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联箱机构(1)、化学软化机构(2)、纳滤机构(3)、反渗透机构(4)、树脂吸附机构(5)、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和中和池(7);/n所述三联箱机构(1)、所述化学软化机构(2)、所述纳滤机构(3)、所述反渗透机构(4)、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和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依次相连通;/n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和所述反渗透机构(4)反向连通,且所述中和池(7)设置在反向连通的通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资源回收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联箱机构(1)、化学软化机构(2)、纳滤机构(3)、反渗透机构(4)、树脂吸附机构(5)、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和中和池(7);
所述三联箱机构(1)、所述化学软化机构(2)、所述纳滤机构(3)、所述反渗透机构(4)、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和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依次相连通;
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和所述反渗透机构(4)反向连通,且所述中和池(7)设置在反向连通的通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机构(4)和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之间,或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和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机构(6)之间设置有调节池(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8)内设置有搅拌器、电导率仪、浊度仪和pH在线监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机构(3)包括多级依次串联的纳滤膜组件,所述反渗透机构(4)包括多级依次串联的反渗透膜组件;
所述化学软化机构(2)与第一级所述纳滤膜组件连通,最后一级所述纳滤膜组件与第一件所述反渗透膜组件连通,最后一级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与所述调节池(8)或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相连通。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所述三联箱机构(1)对脱硫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上清液;
S2、将所述上清液排放至所述化学软化机构(2)中,加碱降低钙镁离子浓度;
S3、将所述化学软化机构(2)处理后的废水排放至所述纳滤机构(3)中,分别得到含二价盐废水和含一价盐废水;
S4、将所述含一价盐废水排放至所述反渗透机构(4),分别得到淡水和浓盐水;
S5、将所述浓盐水排至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去除废水中杂质;
S6、将所述树脂吸附机构(5)处理后的废水排至所述双极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阳,刘海洋,王建龙,谷小兵,白玉勇,李飞,荆亚超,麻晓越,杨言,彭思伟,刘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