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位于底部的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头,所述支撑管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该基坑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固定尖头与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支撑管可以对防护板进行支撑连接,进而通过防护板对基坑进行保护,通过辅助支撑装置,可以对支撑管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可以加强该装置的防护能力,通过防护板、支撑横杆、限位板块和折叠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折叠,从而方便运输移动。
A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坑保护
,具体为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目前,现有的基坑,在挖掘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滑坡坍塌等现象,从而会对基坑内部造成危险,所以需要对基坑进行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坑,在挖掘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滑坡坍塌等现象,从而会对基坑内部造成危险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位于底部的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头,所述支撑管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辅助支撑装置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辅助支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转动架的内部,所述第一辅助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两组所述螺母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外侧,位于底部的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支杆,所述第二辅助支杆的底部与辅助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横杆,多组支撑横杆固定连接在防护板内部,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板块,两组所述限位板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组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固定连接在防护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杆均滑动连接在支撑管内部,且两组支撑杆可以相对支撑管的位置锁定。优选的,所述转动架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旋转孔,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孔内部。优选的,两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两组外螺纹旋向相反,两组螺母的内侧均设置有内螺纹,两组内螺纹分别与两组外螺纹相适配。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与螺纹杆的外径相适配,连接管的长度与两组螺纹杆的长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固定凸起。(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坑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固定尖头与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支撑管可以对防护板进行支撑连接,进而通过防护板对基坑进行保护,通过辅助支撑装置,可以对支撑管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可以加强该装置的防护能力,通过防护板、支撑横杆、限位板块和折叠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折叠,从而方便运输移动。2、该基坑安全防护装置,通过旋转槽与转动圈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辅助支撑装置进行旋转移动,通过转动轴与转动架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辅助支撑装置进行角度的调节,通过螺纹杆、螺母和连接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辅助支撑装置进行伸长或缩短,从而通过固定板对辅助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板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管;2、支撑杆;3、固定尖头;4、旋转槽;5、转动圈;6、转动架;7、辅助支撑装置;701、第一辅助支杆;702、转动轴;703、螺纹杆;704、连接管;705、螺母;706、第二辅助支杆;707、辅助转动块;708、固定板;8、防护板;9、支撑横杆;10、限位板块;11、折叠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管1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杆2均滑动连接在支撑管1内部,且两组支撑杆2可以相对支撑管1的位置锁定,位于底部的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头3,支撑管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旋转槽4,旋转槽4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5,转动圈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转动架6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均设置有旋转孔,转动轴70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旋转孔内部,转动架6与辅助支撑装置7的顶部转动连接,辅助支撑装置7包括第一辅助支杆701,第一辅助支杆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02,转动轴702转动连接在转动架6的内部,第一辅助支杆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03,螺纹杆70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704,连接管70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母705,连接管70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703,两组螺纹杆703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螺纹,两组外螺纹旋向相反,两组螺母705的内侧均设置有内螺纹,两组内螺纹分别与两组外螺纹相适配,连接管704的内径与螺纹杆703的外径相适配,连接管704的长度与两组螺纹杆703的长度相适配,两组螺母705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703外侧,位于底部的螺纹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支杆706,第二辅助支杆706的底部与辅助转动块707转动连接,辅助转动块7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8,固定板708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固定凸起,支撑管1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横杆9,多组支撑横杆9固定连接在防护板8内部,防护板8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板块10,两组限位板块1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组折叠杆11,折叠杆11固定连接在防护板8的一侧,通过固定尖头3与支撑杆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支撑管1可以对防护板8进行支撑连接,进而通过防护板8对基坑进行保护,通过辅助支撑装置7,可以对支撑管1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可以加强该装置的防护能力,通过防护板8、支撑横杆9、限位板块10和折叠杆11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折叠,从而方便运输移动。在使用时,通过支撑管1与支撑杆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伸长或缩短操作,通过支撑管1与防护板8的相互配合,可以对基坑进行保护,通过固定尖头3与支撑杆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通过支撑管1可以对防护板8进行支撑连接,进而通过防护板8对基坑进行保护,通过辅助支撑装置7,可以对支撑管1进行辅助固定,进而可以加强该装置的防护能力,通过防护板8、支撑横杆9、限位板块10和折叠杆11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该装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位于底部的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头(3),所述支撑管(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旋转槽(4),所述旋转槽(4)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5),所述转动圈(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所述转动架(6)与辅助支撑装置(7)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7)包括第一辅助支杆(701),所述第一辅助支杆(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02),所述转动轴(702)转动连接在转动架(6)的内部,所述第一辅助支杆(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03),所述螺纹杆(70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704),所述连接管(70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母(705),所述连接管(70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703),两组所述螺母(705)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703)外侧,位于底部的螺纹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支杆(706),所述第二辅助支杆(706)的底部与辅助转动块(707)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动块(7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8),所述支撑管(1)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横杆(9),多组支撑横杆(9)固定连接在防护板(8)内部,所述防护板(8)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限位板块(10),两组所述限位板块(10)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组折叠杆(11),所述折叠杆(11)固定连接在防护板(8)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位于底部的支撑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尖头(3),所述支撑管(1)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旋转槽(4),所述旋转槽(4)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5),所述转动圈(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所述转动架(6)与辅助支撑装置(7)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装置(7)包括第一辅助支杆(701),所述第一辅助支杆(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02),所述转动轴(702)转动连接在转动架(6)的内部,所述第一辅助支杆(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03),所述螺纹杆(70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704),所述连接管(70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螺母(705),所述连接管(704)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杆(703),两组所述螺母(705)分别螺装在两组螺纹杆(703)外侧,位于底部的螺纹杆(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辅助支杆(706),所述第二辅助支杆(706)的底部与辅助转动块(707)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动块(7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08),所述支撑管(1)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横杆(9),多组支撑横杆(9)固定连接在防护板(8)内部,所述防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实,
申请(专利权)人:陈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