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74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包括运输液体罐的输送带、驱动输送带运行的伺服系统、和控制伺服系统的上位机,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上位机检测到急停信号或者液体罐运动到相应工位需要停止时,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以角加速度a减速停止。本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采用伺服系统控制输送带运行,伺服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与传统的包装设备输送带采用普通电机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控制输送带运行,当上位机检测到急停信号或者液体罐运动到相应工位需要停止时,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缓慢减速停止,避免急速停止,防止液体罐内液体溢洒,特别是适用于液体罐内液体高度接近罐口的情况,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A method of liquid tank transportation to prevent liquid sp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液体罐(瓶)包装的设备,如灌装机、封罐机、旋盖机等,在包装过程中,通过输送带运输液体罐,输送带采用匀速运行方式,液体罐运动到相应工位(如终止工位,以及灌装工位、封罐工位、旋盖工位等工作工位)的停止方式一般采用拦瓶机构,如通过气缸带动挡板拦瓶或者通过转盘(转盘上设有卡住液体罐的缺口)拦瓶等,液体罐的罐口是敞开的,若液体罐内的液体高度接近罐口,液体罐撞击拦瓶挡板或者转盘突然停止,容易导致液体溢洒出罐口,影响后续作业,导致作业品质不良,如液体罐中的液体减少影响灌装机的灌装精度,并且必要时需要清理干净后再启动设备运行,降低了生产效率。现有的输送液体罐采用与输送固体罐(盛装固体颗粒或物料的瓶罐)相同的方法,容易导致液体溢洒出罐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能够防止液体罐内液体溢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输送带将罐体从起始位置输送到停止工位,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分成N等份,每等份为一个工步,步距S=L/N,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为S,在每个工步内包括三个过程,依次为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加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速度由0逐渐加速到v0,匀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以速度v0前行,减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速度由v0逐渐减速到0,罐体依次前行N个工步后到达停止工位停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还包括上位机和伺服电机,设定输送带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1、匀速过程中的速度v0、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2,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依次加速、匀速和减速转动,驱动输送带运行,加速过程时间为t1=v0/a1,减速过程时间为t3=v0/a2,匀速过程时间为t2=(S-1/2a1t12-1/2a2t32)/v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还包括主动轮,伺服电机间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带动输送带转动,伺服电机间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传动比为i,主动轮的半径为r,则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在加速过程中的角加速度α1=a1/(ir),匀速过程中的角速度ω=v0/(ir),减速过程中的角加速度α2=a2/(ir)。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与上位机电连接,在触摸屏上设定参数,所述参数包括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的距离L、从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的步数N、加速过程输送带的加速度a1、匀速过程输送带的速度v0和减速过程输送带的加速度a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还包括上工位输送带,所述上工位输送带与所述输送带之间连接有无动力滚珠带,所述输送带的起始位置处设有检测罐体的检测传感器和拦截罐体的起始拦瓶机构,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并且所述输送带的速度为0时,所述起始拦瓶机构开启,输送带带动罐体前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罐体并且所述输送带的速度为0时,所述起始拦瓶机构开启,延时时间Δt后关闭,使罐体完全通过起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还包括进料拦瓶机构,所述进料拦瓶机构设于起始位置之前,所述起始拦瓶机构开启时进料拦瓶机构关闭,所述起始拦瓶机构关闭时进料拦瓶机构开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所述上位机为PLC。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接液槽。有益效果:此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主要针对液体罐的输送,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等分成N个工步,步距为S,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定为S,每个工步的结束位置罐体均减速至0,每个罐体依次按工步前行,以此保证每个罐体到达停止工位时均为最后一个工步的结束位置,罐体到达停止工位时速度逐渐减速至0,与传统方法采用拦瓶机构使罐体强行停止在停止工位相比,有效避免罐体因突然停止导致液体溢洒出罐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和减速过程中速度增减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上工位输送带的结构简图;附图标记:输送带10、主动轮20、从动轮30、上工位输送带40、起始拦瓶机构50、进料拦瓶机构60、无动力滚珠带7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输送带10将罐体从起始位置输送到停止工位(如封罐工位、旋盖工位、灌装工位等),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单位:mm)分成N等份,每等份为一个工步,步距S=L/N,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为S,在每个工步内包括三个过程,依次为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加速过程中输送带10带动罐体速度由0逐渐加速到v0,匀速过程中输送带10带动罐体以速度v0前行,减速过程中输送带10带动罐体速度由v0逐渐减速到0,罐体依次前行N个工步后到达停止工位停止。罐体的直径为d(单位:mm),步距S大于d。本实施例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主要针对液体罐的输送,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等分成N个工步,步距为S,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定为S,每个工步的结束位置罐体均减速至0,每个罐体依次按工步前行,以此保证每个罐体到达停止工位时均为最后一个工步的结束位置,罐体到达停止工位时速度逐渐减速至0,与传统方法采用拦瓶机构使罐体强行停止在停止工位相比,有效避免罐体因撞击突然停止导致液体溢洒出罐口,特别是适用于液体罐内液体高度接近罐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输送带将罐体从起始位置输送到停止工位,其特征在于: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分成N等份,每等份为一个工步,步距S=L/N,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为S,在每个工步内包括三个过程,依次为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加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速度由0逐渐加速到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输送带将罐体从起始位置输送到停止工位,其特征在于:将罐体的起始位置到停止工位之间的距离L分成N等份,每等份为一个工步,步距S=L/N,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中心距为S,在每个工步内包括三个过程,依次为加速过程、匀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加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速度由0逐渐加速到v0,匀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以速度v0前行,减速过程中输送带带动罐体速度由v0逐渐减速到0,罐体依次前行N个工步后到达停止工位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位机和伺服电机,设定输送带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1、匀速过程中的速度v0、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a2,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依次加速、匀速和减速转动,驱动输送带运行,加速过程时间为t1=v0/a1,减速过程时间为t3=v0/a2,匀速过程时间为t2=(S-1/2a1t12-1/2a2t32)/v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液体溢洒的液体罐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轮,伺服电机间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带动输送带转动,伺服电机间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传动比为i,主动轮的半径为r,则上位机控制伺服电机,在加速过程中的角加速度α1=a1/(ir),匀速过程中的角速度ω=v0/(ir),减速过程中的角加速度α2=a2/(i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方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