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3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柱、防护顶棚和防护壳,所述第一拉绳式窗帘杆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上通过缠绕有防尘网,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防尘网底部铁质坠条下方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磁铁条,所述防护壳底部外壁中央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尘网以及配套装置,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保护配电箱内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通过设置的风机以及配套管路,使得在下雨或者空气潮湿时通过风机对配电箱周围空气进行循环,加速水分的蒸发,防止空气中游离的水汽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伤,同时在天气炎热时开启风机有助于配电箱的散热。

A new type of construction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防护是指采用特定的技术手段,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建筑施工就是一个围绕建筑设计、施工、装修及管理为一体耳展开的行业,包括建筑业本身与之相关的耳衍生的其他相关行业,建筑工程遍布华夏大地,而从事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亦是数据以万计,建筑施工安全更应该作为企业关注从业者的重中之重,建筑工地存在的配电箱以及一些单体机械需要搭建防护棚,以避免雨水冲刷、撞击以及高空坠物等带来的危险。但是,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1、传统的建筑施工配电箱防护棚一般为笼状,建筑工地灰尘较大,大量灰尘会进入配电箱中,造成配电箱内接头短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经常清理配电箱,费时费力。2、传统的建筑施工配电箱防护棚功能单一,一般建筑工地配电箱设置在户外,与外界空气开放接触,当下雨空气湿度较大时,对配电箱内电气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支撑柱、防护顶棚和防护壳,所述基座四角区域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基座中央通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配电箱,所述支撑柱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所述防护壳内部四角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防护壳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式窗帘杆,所述防护壳内部垂直于第一拉绳式窗帘杆两侧对应固定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式窗帘杆,所述第一拉绳式窗帘杆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上通过缠绕有防尘网,所述防护壳底部对应第一拉绳式窗帘杆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下方开设有防尘网出入口,所述防尘网底部通过缝接固定安装有铁质坠条,所述基座上表面对应防尘网底部铁质坠条下方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磁铁条,所述防护壳底部外壁中央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风管,所述风管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出风嘴,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管接头与风管相连接,所述基座与防护壳之间对应支撑柱外侧三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钢管,所述基座与防护壳对应支撑柱外侧未安装防护钢管一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检修门,所述基座与防护壳之间焊接的防护钢管与防护检修门上喷涂有红白相间漆。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安装在支撑柱对应远离配电箱一侧边缘,用于给配电箱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绳式窗帘杆上缠绕的防尘网与支撑柱之间的长度距离相等,用于阻拦外界的灰尘从支撑柱与防尘网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配电箱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绳式窗帘杆上缠绕的防尘网与支撑柱之间的宽度距离相等。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底部缝接的铁质坠条宽度大于防护壳底部开设的防尘网出入口宽度3-5cm,用于防止防尘网全部缩入防护壳内。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安装在防尘网笼罩区域内部,用于防止风机直接抽取外界灰尘浓度较大的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尘网以及配套装置,使得通过拉绳式窗帘杆将其上方缠绕的防尘网笼罩在配电箱外侧,并通过防尘网底部缝接的铁质坠条与磁铁条的磁性作用进行固定,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到配电箱内,保护配电箱内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风机以及配套管路,使得在下雨或者空气潮湿时通过风机对配电箱周围空气进行循环,加速水分的蒸发,防止空气中游离的水汽对配电箱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伤,同时在天气炎热时开启风机有助于配电箱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壳俯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仰视结构剖视示意图。图1-4中:1-基座;2-支撑柱;3-防护顶棚;4-防护壳;5-第一拉绳式窗帘杆;6-风管;7-出风嘴;8-第二拉绳式窗帘杆;9-固定座;10-风机;11-防尘网;12-配电箱;13-磁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柱2、防护顶棚3和防护壳4,基座1四角区域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用于支撑防护壳4和防护顶棚,基座1中央通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2,支撑柱2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壳4。防护壳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3,用于遮雨以及防止高空坠物对配电箱12造成损伤,防护壳4内部四角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用于安装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以及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防,护壳4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用于安装宽度较长的防尘网11,防护壳4内部垂直于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用于安装宽度较短的防尘网11,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上通过缠绕有防尘网11,防护壳4底部对应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下方开设有防尘网出入口,用于防尘网11的自由出入,防尘网11底部通过缝接固定安装有铁质坠条,基座1上表面对应防尘网11底部铁质坠条下方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磁铁条13,用于与铁质坠条相配合使得防尘网11固定在配电箱12外侧。防护壳4底部外壁中央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风管6,风管6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出风嘴7,用于出风均匀,扩大出风区域,其中一个支撑柱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10,风机10通过管接头与风管6相连接,基座1与防护壳4之间对应支撑柱2外侧三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钢管,用于防止整个配电箱防护装置收到碰撞,基座1与防护壳4对应支撑柱2外侧未安装防护钢管一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检修门,便于检修,基座1与防护壳4之间焊接的防护钢管与防护检修门上喷涂有红白相间漆,用于提高警示作用。防尘网11安装在支撑柱2对应远离配电箱12一侧边缘,用于给配电箱12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上缠绕的防尘网11与支撑柱2之间的长度距离相等,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上缠绕的防尘网11与支撑柱2之间的宽度距离相等,用于阻拦外界的灰尘从支撑柱2与防尘网1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配电箱12内,防尘网11底部缝接的铁质坠条宽度大于防护壳4底部开设的防尘网出入口宽度3-5cm,用于防止防尘网11全部缩入防护壳4内,风机10安装在防尘网11笼罩区域内部,用于防止风,10直接抽取外界灰尘浓度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柱(2)、防护顶棚(3)和防护壳(4),所述基座(1)四角区域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基座(1)中央通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2),所述支撑柱(2)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3),所述防护壳(4)内部四角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防护壳(4)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所述防护壳(4)内部垂直于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所述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上通过缠绕有防尘网(11),所述防护壳(4)底部对应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下方开设有防尘网出入口,所述防尘网(11)底部通过缝接固定安装有铁质坠条,所述基座(1)上表面对应防尘网(11)底部铁质坠条下方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磁铁条(13),所述防护壳(4)底部外壁中央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风管(6),所述风管(6)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出风嘴(7),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通过管接头与风管(6)相连接,所述基座(1)与防护壳(4)之间对应支撑柱(2)外侧三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钢管,所述基座(1)与防护壳(4)对应支撑柱(2)外侧未安装防护钢管一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检修门,所述基座(1)与防护壳(4)之间焊接的防护钢管与防护检修门上喷涂有红白相间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基座(1)、支撑柱(2)、防护顶棚(3)和防护壳(4),所述基座(1)四角区域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基座(1)中央通地脚螺栓固定安装有配电箱(12),所述支撑柱(2)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防护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棚(3),所述防护壳(4)内部四角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所述防护壳(4)内部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所述防护壳(4)内部垂直于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两侧对应固定座(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所述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上通过缠绕有防尘网(11),所述防护壳(4)底部对应第一拉绳式窗帘杆(5)和第二拉绳式窗帘杆(8)下方开设有防尘网出入口,所述防尘网(11)底部通过缝接固定安装有铁质坠条,所述基座(1)上表面对应防尘网(11)底部铁质坠条下方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磁铁条(13),所述防护壳(4)底部外壁中央通过卡环固定安装有风管(6),所述风管(6)底部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出风嘴(7),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2)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通过管接头与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盛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友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