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明松专利>正文

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5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所述的机体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摄像槽内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电连接机体内的电源;本专利通过防撞装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好飞行翼,进而保护好整个无人机,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很好的将无人机受到的力进行转化,从而能够大大的降低碰撞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通过上气囊和下气囊以及折叠降落伞能够对坠落的无人机进行保护和缓冲,降低坠落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

Automatic inspection UAV Based on visual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鉴于无人机的操作简便性能,所以现在的高空作业工作中,有些能够使用无人机进行解决的就采用无人机,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以及不必要让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保障生命安全;比如在电力电网行业中,对于输电线铁塔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检,以免因为线路老化发生危险,传统的是采用人工高空作业进行检查;由于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时,鉴于高度较高,可能在操作的时候会发生无人机与高处物体发生碰撞的情况,在碰撞后无人机可能发生坠毁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会发生碰撞与坠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它可以实现对无人机进行减震以及保护。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所述的机体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摄像槽内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电连接机体内的电源。优选地,所述的防撞装置呈弧形,底端和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防撞装置远离机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球槽,球槽内设置有滚动球。优选地,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远离防撞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槽的上方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中部开设有限位槽,贯穿孔内设置有连接键,连接键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的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和缓冲弹簧接触,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和防撞装置的底端连接,连接块的上方开设有限制槽,限制槽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底端通过升降弹簧和限制槽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飞行杆靠近防撞装置的侧面连接有海绵环。优选地,所述的防撞装置顶端远离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大圆盘槽,所述的大圆盘槽内水平旋转连接有大圆盘,大圆盘的侧面开设有若干小圆盘槽,小圆盘槽内水平旋转连接有小圆盘,所述的小圆盘侧面设置有缓冲橡胶圈。优选地,所述的机体上表面开设有气囊槽,所述的气囊槽内设置有上气囊,上气囊上方设置有折叠降落伞,折叠降落伞上方设置有薄膜层,薄膜层和机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的折叠降落伞的连接绳的底端和上气囊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机体下表面位于摄像槽的两侧均连接有下气囊,所述的下气囊下方设置有塑胶薄膜,所述的塑胶薄膜通过四周和机体下表面连接将下气囊包裹其内;所述的机体内设置有高压储气钢瓶,所述的高压储气钢瓶和上气囊与下气囊连通,高压储气钢瓶上安装有电动阀,遥控器通过机体内的单片机和电动阀连接,单片机和电动阀电连接电源。优选地,所述的上气囊与下气囊均由210D尼龙复合TPU面料经高周波热合成形制成。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通过防撞装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好飞行翼,进而保护好整个无人机,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很好的将无人机受到的力进行转化,从而能够大大的降低碰撞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通过上气囊和下气囊以及折叠降落伞能够对坠落的无人机进行保护和缓冲,降低坠落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B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D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E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折叠降落伞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机体;2、飞行杆;3、飞行翼;4、防撞装置;5、摄像槽;6、摄像机;7、滚动球;8、连接槽;9、缓冲弹簧;10、贯穿孔;11、限位槽;12、连接键;13、限位环;14、连接块;15、强力弹簧;16、限制槽;17、限位柱;18、海绵环;19、大圆盘槽;20、大圆盘;21、小圆盘槽;22、小圆盘;23、气囊槽;24、上气囊;25、折叠降落伞;26、薄膜层;27、下气囊;28、塑胶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8,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2,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3,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4;机体1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5,摄像槽5内安装有摄像机6,摄像机6电连接机体1内的电源。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碰撞,通过防撞装置进行减震,减小撞击对无人机产生的震动和损伤;此外,机体内设置有编程好的单片机,能够将摄像机拍摄的照片进行存储和上传,以及能够对物体进行识别和拍照;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防撞装置4呈弧形,底端和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防撞装置4远离机体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球槽,球槽内设置有滚动球7。通过滚动球能够使防撞装置遇到物体时,将接触产生的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能够大大的降低摩擦导致的对无人机的损坏,而且通过滚动摩擦能够改变无人机碰撞时受力的方向,从而将无人机的损害降到最低。实施例3:如图1和5所示,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远离防撞装置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的一端,连接槽8的上方开设有贯穿孔10,贯穿孔10的内壁中部开设有限位槽11,贯穿孔10内设置有连接键12,连接键12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位于限位槽11内;连接槽8内设置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一端和缓冲弹簧9接触,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15和防撞装置4的底端连接,连接块14的上方开设有限制槽16,限制槽16内设置有限位柱17,限位柱17的底端通过升降弹簧和限制槽16连接。无人机的防撞装置4撞到物体时,通过物体对防撞装置进行挤压,通过连接块14向连接槽8内部运动,从而通过缓冲弹簧9实现缓冲,贯穿孔10的直径远大于限位柱17的截面直径,所以限位柱17能够在贯穿孔10内做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通过可拆卸的形式能够随时更换防撞装置4,具体操作为,按压连接键12将限位柱17按压向下,然后可抽出防撞装置4,安装时,手动按压限位柱17直至将限位柱17放入到连接槽8内,然后推动防撞装置4直至将限位柱17推动至贯穿孔10内,通过强力弹簧15能够将防撞装置4受到的各个方向上的力进行转化成强力弹簧弯曲的形变,然后自动恢复原状;本专利通过防撞装置4能够很好的保护好飞行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2),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4);所述的机体(1)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5),摄像槽(5)内安装有摄像机(6),摄像机(6)电连接机体(1)内的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2),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4);所述的机体(1)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5),摄像槽(5)内安装有摄像机(6),摄像机(6)电连接机体(1)内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装置(4)呈弧形,底端和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连接,防撞装置(4)远离机体(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球槽,球槽内设置有滚动球(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飞行杆(2)远离机体(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8),连接槽(8)远离防撞装置(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9)的一端,连接槽(8)的上方开设有贯穿孔(10),贯穿孔(10)的内壁中部开设有限位槽(11),贯穿孔(10)内设置有连接键(12),连接键(12)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位于限位槽(11)内;
所述的连接槽(8)内设置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一端和缓冲弹簧(9)接触,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15)和防撞装置(4)的底端连接,连接块(14)的上方开设有限制槽(16),限制槽(16)内设置有限位柱(17),所述的限位柱(17)的底端通过升降弹簧和限制槽(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沈明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