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4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翼缘部分采用T形板、SMA骨形连接板、带有U形孔和长圆孔的梁翼缘板的组合连接实现节点传力性能的改善,梁翼缘上布置U形孔和长圆孔实现了梁与SMA骨形连接板的相对滑动,将变形主要集中在SMA骨形连接板上,保证主要部件处于弹性状态,同时通过摩擦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因此解决了现有节点耗能特性和自复位特性难以同时兼备的困难;而且该组合连接可以有效防止SMA骨形连接板由于超弹性带来的局部屈曲问题。在梁腹板处焊接有矩形端板,并设置SMA碟形弹簧,一方面加强节点的耗能能力,另一方面提高节点转动变形能力,更好地体现出组合连接良好的自复位特性。

Buckling restrained beam column self restoring joint based on steel SMA plate group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
技术介绍
:钢结构因其具有质轻高强、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方便施工以及综合经济指标高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居民建筑、工业厂房等地。然而震害调查发现,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因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产生较大残余变形,从而无法满足震后的正常使用要求。所以为了减小钢结构建筑的残余变形,我们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节点在循环荷载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延性等力学性能,同时又要保证其在震后具有可恢复的性能。传统钢结构建筑为了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会对节点域进行加强或者对梁翼缘进行削弱,从而达到将节点塑性区域外移,实现构件先于节点破坏的设计理念,进而减小震后损失。但同时由于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梁端,使得在震后节点容易产生严重的残余变形,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而且带来修复难度大以及修缮费用高等问题。所以人们提出自复位节点的设计理念,即该节点不仅需要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延性和耗能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包括钢柱、横板(7)、SMA连接板和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的钢柱翼缘(1)上连接有横板(7);配合横板(7)安装有钢梁;钢梁与横板(7)之间安装有SMA连接板;SMA连接板包括左端连接区(9-1)和右端连接区(9-2);左端连接区(9-1)和右端连接区(9-2)之间为中间区(9-3);左端连接区(9-1)通过第一螺栓(8-1)与横板(7)相连,右端连接区(9-2)通过第三螺栓(8-3)与钢梁相连;横板(7)一体延伸成形有覆盖中间区(9-3)的延伸段(7-1);整个SMA连接板与钢梁和横板紧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包括钢柱、横板(7)、SMA连接板和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的钢柱翼缘(1)上连接有横板(7);配合横板(7)安装有钢梁;钢梁与横板(7)之间安装有SMA连接板;SMA连接板包括左端连接区(9-1)和右端连接区(9-2);左端连接区(9-1)和右端连接区(9-2)之间为中间区(9-3);左端连接区(9-1)通过第一螺栓(8-1)与横板(7)相连,右端连接区(9-2)通过第三螺栓(8-3)与钢梁相连;横板(7)一体延伸成形有覆盖中间区(9-3)的延伸段(7-1);整个SMA连接板与钢梁和横板紧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9-3)收束形成避让区(9-4);第二螺栓(8-2)穿过避让区(9-4)将横板(7)和钢梁连接并压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上成形有长圆螺栓孔(13),长圆螺栓孔(13)与避让区(9-4)配合设置,第二螺栓(8-2)穿过避让区(9-4)与长圆螺栓孔(13)将横板(7)和钢梁连接压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SMA板组元件的屈曲约束梁柱自复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上成形有U形螺栓孔(12);第一螺栓(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珂郭丽华周绪红任志浩王宇航张还阳何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湖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