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震达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47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包括:主体,连接杆,导件,导流件和底板;所述主体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主体的前端安装有桨体;所述主体包括有桨体,连接件;所述主体的上下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桨体的前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T形圆形结构;导流件是用来安装在本装置的最前端的,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导流件使本装置处于最前端将水流进行导流,从而减少桨体受到的压力,且若是有物体要撞击到桨体的时候,可以实现通过导流件与其接触,导流件的前端为楔形结构,在船只移动的过程中,导流件可以将需要与桨体撞击的物体进行分割,使得物体可以破碎,从而向两侧流动,避免物体直接撞击到桨。

An energy-saving appendage structure in front of ship pro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配套机构体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设计水线以下的附属体,如舭龙骨、舵、轴包架、轴和支袖架等,统称为船的附体,由于附体的存在而产生的阻力称为附体阻力。例如申请号:CN201920126475.3中涉及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包括导流鳍,所述导流鳍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片体以及竖向布置的第二片体,两者的前侧均与船舶的艉部固定,所述第一片体与第二片体垂直连接,呈十字形,所述第一片体由前至后向上倾斜,其纵倾角度为0°-10°,且向后侧的延长线在竖直状态的螺旋桨盘面处的高度为0.5R-0.9R,R为船舶螺旋桨盘面的半径,所述第二片体垂直于所述第一片体的展向平面,其横倾角度为3°-10°,横倾方向与船舶螺旋桨的转动方向相反。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加工成本低廉,对于当今线型优秀的船型,在吃水状态下可实现约2%的节能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桨前附体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螺旋桨位置通常会与水中的物体进行接触,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造成损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连接杆(2),导件(3),导流件(4)和底板(5);所述主体(1)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桨体(101);所述主体(1)包括有桨体(101),连接件(102);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桨体(101)的前端设有连接件(102);所述连接件(102)为T形圆形结构;所述连接杆(2)的底端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导件(3)的内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安装杆(20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导流件(4)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导流件(4)的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导件(3)的前端;所述底板(5)的后端中间位置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连接杆(2),导件(3),导流件(4)和底板(5);所述主体(1)的前端为锥形结构,且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桨体(101);所述主体(1)包括有桨体(101),连接件(102);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桨体(101)的前端设有连接件(102);所述连接件(102)为T形圆形结构;所述连接杆(2)的底端通过螺纹与主体(1)的螺纹孔相连接;所述导件(3)的内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安装杆(202)的外端相连接;所述导流件(4)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导流件(4)的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导件(3)的前端;所述底板(5)的后端中间位置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杆(201)的底部前端相连接,且底板(5)顶端的调节杆(502)通过螺纹安装在导件(3)的螺纹孔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船舶桨前节能附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包括有支撑杆(201),安装杆(202);所述连接杆(2)为圆柱形结构,且连接杆(2)的前端通过横杆与支撑杆(201)相连接;所述支撑杆(201)的前端为楔形结构,且支撑杆(201)的底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安装杆(2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震达
申请(专利权)人:谢震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