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弃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雨水收集中用到的一种弃流装置,通过弃流实现规范要求的前期污染雨水的自然排放。
技术介绍
根据我们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的不断深化发展,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都在不断完善,《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第5.3.4条要求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层实测收集雨水的CODcr、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径流厚度可采用2mm~3mm,地面弃流可采用3mm~5mm的要求。无论是城市广场还是小区雨水回用都必须考虑初期雨水弃流的基本要求,但按照规范无论是屋面弃流径流厚度还是地面弃流径流厚度,用弃流径流厚度来控制弃流都需要将其转化成弃流量或弃流时间来控制,但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因为我们雨水收集池和弃流井设置位置的不同,而带来弃流时间的差异性。在现有技术中,雨水弃流量和弃流时间的控制,往往需要通过采用智能带电设备(如雨水采集器、流量计、计时器等)进行控制,而这些设备使用中都需要设置相应的电气控制部分,为日后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一定的难度,无论使用和维护管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2)、过渡箱(6)以及浮球箱(10),所述浮球箱(10)与过渡箱(6)独立设置,且浮球箱(10)与集水箱(2)相通;/n所述过渡箱(6)两侧分别设有雨水进水孔(1)以及弃流孔(5),所述过渡箱(6)上还可设有与收集池相连的收集孔(8);/n所述集水箱(2)与过渡箱(6)共壁,使得集水箱(2)的进水口(3)形成过渡箱(6)的次弃流孔;/n所述浮球箱(10)内设有浮球(7),所述浮球(7)传动连接有用于堵塞弃流孔(5)的挡板;/n弃流发生前,浮球(7)位于浮球箱(10)底部,挡板(12)远离弃流孔(5);弃流发生时,雨水进入集水箱(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2)、过渡箱(6)以及浮球箱(10),所述浮球箱(10)与过渡箱(6)独立设置,且浮球箱(10)与集水箱(2)相通;
所述过渡箱(6)两侧分别设有雨水进水孔(1)以及弃流孔(5),所述过渡箱(6)上还可设有与收集池相连的收集孔(8);
所述集水箱(2)与过渡箱(6)共壁,使得集水箱(2)的进水口(3)形成过渡箱(6)的次弃流孔;
所述浮球箱(10)内设有浮球(7),所述浮球(7)传动连接有用于堵塞弃流孔(5)的挡板;
弃流发生前,浮球(7)位于浮球箱(10)底部,挡板(12)远离弃流孔(5);弃流发生时,雨水进入集水箱(2)以及过渡箱(6)内,并通过弃流孔(5)弃流;弃流停止前,集水箱(2)内水位上升,进入浮球箱(10)内,浮球受浮力作用上移,带动挡板(12)下移,堵塞弃流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2)上的进水口(3)低于所述雨水进水孔(1),且所述收集孔(8)高于所述雨水进水孔(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贺鹏鹏,邢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