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华专利>正文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2750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初期雨水分离的排水构筑物。适用于城市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分离。其有益效果为管路平滑顺畅,水力条件好,水头损失小,水流对管件的冲击小,适用于各种管径。初期雨水分离量可调,工况切换可靠,无需电力驱动。安装在城市雨水管道沿线,将其汇水面积内的初期雨水分离排入污水管道,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期雨水再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水体,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的水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初期雨水分离的排水构筑物。适用于城市雨水管道的初期雨水分离。其有益效果为管路平滑顺畅,水力条件好,水头损失小,水流对管件的冲击小,适用于各种管径。初期雨水分离量可调,工况切换可靠,无需电力驱动。安装在城市雨水管道沿线,将其汇水面积内的初期雨水分离排入污水管道,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期雨水再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水体,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的水质。【专利说明】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初期雨水分离的排水构筑物。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排放一般都是有组织排水,地面的雨水通过径流汇集排至雨水管道,再通过雨水管道系统排入自然水体。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浙青油毡屋面、浙青混凝土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通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必须对初期雨水进行分离,将降雨初期的雨水分离出来排至污水管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过一定的降雨过程,地面的污染物经雨水冲刷,降雨后期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再通过雨水管道排入自然水体,有效的保护自然水体的水质。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未进行初期雨水分离处理,而是将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一同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雨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雨水收集利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是将雨水储存在蓄水池内,经过适当处理后用于景观用水、喷洒路面、绿化灌溉等。在雨水收集利用领域,将降雨开始的初期雨水弃之不用,而将后期的雨水收集起来的做法称之初期雨水弃流。现有技术在雨水进入蓄水池前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将初期雨水分离出来排放掉,而将后期雨水收集储存在蓄水池内。现行的国家标准图《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初期雨水的分离,是通过分流井、弃流控制器完成的,根据降雨时间、雨量等因素采用电动阀控制后期雨水进入蓄水池。上述两种初期雨水分离的用途不同,但同样涉及到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前者的是将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分离出来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较洁净的后期雨水排入自然水体,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达到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水质的目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是每隔一定距离分布在雨水管道上的。后者是将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弃流,将后期雨水收集到蓄水池,是从雨水利用的角度出发,达到减少雨水利用水质处理工序和处理成本的目的,是布置在雨水利用蓄水池前的。用于雨水收集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大多采用成套设备,管径较小,流量小。如国家标准图《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中的雨量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产品规格为DN100、DN150、DN200、DN250,只能用于雨水收集利用,而不适用于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水质的初期雨水分离。目前,初期雨水分离的方案很多,大部分是用于雨水收集利用的,有些资料介绍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原理上可行,但是管路及分离构造复杂,水力条件差,水头损失大,在大流量的雨水管道中采用,不但影响排水性能,而且易在强大水流的冲击下损坏,有些方案还需要采用电力驱动,在应用于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雨水管道工程上缺乏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适用于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水质的初期雨水分离。其有益效果为管路平滑顺畅,水力条件好,水头损失小,水流对管件的冲击小,适用于各种管径。初期雨水分离量可调,工况切换可靠,无需电力驱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所述的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主要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活门3、废水池4、弃流管5、旁通管6、浮子室7。活门3位于进水管I和出水管2之间,活门3的下部为废水池4。未下雨时初始工况活门3是开启的,降雨开始初期雨水通过活门3排入废水池4,废水池4与弃流管5相通,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5排入污水管道。进水管I的一侧设有旁通管6,旁通管6与浮子室7相通,在旁通管6与浮子室7之间设有控制闸11,控制闸11由闸板15、闸槽16、定位孔17、锁定销18组成,闸板15可在闸槽16内上下移动,由定位孔17和锁定销18固定,闸板15用以调节旁通管6流入浮子室7的流量。初期雨水排入废水池4的同时,一部分水通过旁通管6进入浮子室7。浮子室7内设有浮子8,浮子8通过连杆9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与活门3连接,降雨初期浮子室7内无水,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浮子室7内的水位不断上升,浮子8通过连杆9带动转轴10转动,从而带动活门3关闭,雨水从进水管I直接流到出水管2,不再流入废水池4内,完成了初期雨水到后期雨水的工况转换。转轴10上设有调节板19,调节板19上有弧形槽20,连杆9可通过固定钮21调整在弧形槽20上的位置,用于调节浮子8在活门3完全关闭的水位。废水池4与浮子室7之间的下部设有泄水孔22联通,降雨停止后,浮子室7的水慢慢地通过泄水孔22流到废水池4,浮子8随之下落,活门3打开,再次降雨时重复上述过程。在浮子室7的一侧泄水孔22外设置有过滤网23,防止泄水孔22堵塞,在废水池4的一侧泄水孔22的出口端设有球阀26,可控制浮子室7的放空时间。本技术安装在雨水管道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将其汇水面积内的初期雨水分离排入污水管道,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期雨水再通过雨水管道排入水体,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体的水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初期雨水工况纵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初期雨水工况横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后期雨水工况纵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后期雨水工况横剖面图;图6为控制闸示意图;图7为浮球调节示意图;图8为泄水孔示意图。图中:1_进水管,2-出水管,3-活门,4-废水池,5-弃流管,6-旁通管,7-浮子室,8-浮子,9-连杆,10-转轴,11-控制闸,12-井体,13-检查口,14-工作台,15-闸板,16-闸槽,17-定位孔,18-锁定销,19-调节板,20-弧形槽,21-固定钮,22-泄水孔,23-过滤网,24-过滤网底座,25-过滤网固定架,26-球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外壁设置加强肋增加整体刚度,可制作成各种常用管径的管件。进水管I和出水管2的管径一致,在进水管I和出水管2的管底设置活门3,活门3的下部为与废水池4,废水池4连接弃流管5,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5排入污水管道,弃流管5分左、右出水两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出水方向的需要。进水管I的一侧设有旁通管6,旁通管6与浮子室7相通,在旁通管6与浮子室7之间设有控制闸11。浮子室7内设有浮子8,浮子8通过连杆9与转轴10连接,转轴10与活门3连接,浮子8的升降可带动活门3启闭。浮子8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外壳,内部填充发泡塑料,连杆9和转轴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将管件砌筑在井体12内,井体12上部设置检查口 13,井内设置工作台14以便于检修。本技术安装平面图见图1。未降雨时浮子室7内无水,浮子8下落至最低位置,通过连杆9、转轴10带动活门3完全开启。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主要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活门(3)、废水池(4)、弃流管(5)、旁通管(6)、浮子室(7),其特征是:所述的活门(3)位于进水管(1)和出水管(2)之间,活门(3)的下部为废水池(4),废水池(4)与弃流管(5)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少平陈彩华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