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然山体学校的海绵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然山体学校的海绵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属于雨水收集利用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水危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问题。“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部分城市受暴雨影响,洪、涝、潮灾害时有发生,虽相继对境内河道进行高标准治理,但局部地区仍有防洪安全事故发生.海绵理念中“渗、滞、蓄"就是从源头截流雨水,通过布设海绵设施加大对雨水的储存,减少排入雨水管网雨水的量,降低下游水体洪满灾害的发生。同时常见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措施通常只适用于平原地区,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城市并不适用。由于山体城市自然坡度大,在夏季暴雨季节,大量的山体坡面被暴雨冲刷,有时候大量的山石被冲下来,山上的树木也被冲刷倒地,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影响山体附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在山体中建有高校的地区,山区长距离输水,由于地形复杂,加之管线较长,因此从山底向山顶的输水运送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难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然山体学校的海绵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绿化区雨水收集装置(1)和田径场雨水收集装置(2);所述绿化区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在绿化区表面设置的植被层(1-1)、设置在植被层(1-1)下方的细砂层(1-2)、设置在细砂层(1-2)下的碎石层A(1-3)以及设置在碎石层A(1-3)下的蓄水池A(1-4)和净水过滤池A(1-5),所述植被层(1-1)上低点处设置设备室A(1-11),所述设备室A(1-11)内设置相连接的加强型集水泵A(1-9)与深度消毒净化器(1-10),所述蓄水池A(1-4)与净水过滤池A(1-5)通过反渗透单项滤网(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然山体学校的海绵化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绿化区雨水收集装置(1)和田径场雨水收集装置(2);所述绿化区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在绿化区表面设置的植被层(1-1)、设置在植被层(1-1)下方的细砂层(1-2)、设置在细砂层(1-2)下的碎石层A(1-3)以及设置在碎石层A(1-3)下的蓄水池A(1-4)和净水过滤池A(1-5),所述植被层(1-1)上低点处设置设备室A(1-11),所述设备室A(1-11)内设置相连接的加强型集水泵A(1-9)与深度消毒净化器(1-10),所述蓄水池A(1-4)与净水过滤池A(1-5)通过反渗透单项滤网(1-6)连接,所述蓄水池A(1-3)内设置集水器A(1-7a),所述净水过滤池A(1-5)内设置集水器B(1-7b),所述集水器A(1-7a)中的集水管A(7a-2)与植被层(1-1)上部的灌溉喷头(1-8)连接,所述集水器B(1-7b)中的集水管B(7b-2)通过加强型集水泵A(1-9)与深度消毒净化器(1-10)连接,所述深度消毒净化器(1-10)与生活用水管道(1-12)连接;所述田径场雨水收集利用装置(2)包括表面的缓冲层(2-1)、设置在缓冲层(2-1)下方的封底层(2-2)、设置在封底层下方的碎石层B(2-3)、设置在碎石B(2-3)下方的基础层(2-4)、以及设置在基础层(2-4)下方的蓄水池B(2-5)和净水过滤池B(2-6),所述田径场一侧设置设备室B(2-8),所述设备室B(2-8)内设置相连接的加强型集水泵B(2-9)与深度消毒净化器(1-10),所述蓄水池B(2-5)和净水过滤池B(2-6)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李琦琦,秦桂娟,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海洪,王亭,张于于,康楠,王铁源,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