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2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属于风力发电领域,散热器总成的换热芯体由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经U型管件拼接而成;在第一换热芯体上设置有进油口;第一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通过U型管件与第二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连通,第二换热芯体上设置有出油口;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的若干所述油液通道之间均夹隔有若干层风冷通道;换热芯体的风冷通道的上口部密封连通有导风罩体,导风罩体的上口部连通有导风机构。通过设置分体式换热芯体的散热器总成结构,能够实现油液换热流径增大的同时减小风道的风阻,利用导风机构将外部风力导入换热芯体中,对待冷却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具有较简单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润滑油的出油口温度。

radiator as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总成。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损耗,该损耗会体现为发热量,若发热量不能够及时散去,则会对运行中的机组带来温升,使其无法正常运转。为了对发电机组进行散热,可以在发电机组的被散热部位(例如齿轮箱、油泵、联轴器等位置)安装散热器,来防止机组工作时的持续温升。风力发电机的机油具有导热性能,并且在机组润滑油系统中不断流动循环,所以,油冷器对发动机曲轴箱、离合器、气门组件等都起到冷却作用。各大润滑系统中润滑油依靠油泵动力,经过机油散热器热侧通道,将热量传给机油散热器的冷侧通道,通过冷却介质将冷侧通道将热侧通道的热量带走,实现冷热介质的热量交换。对于冷侧通道,可以采用冷却水或冷风作为冷却介质,来对润滑油温度进行冷却,使油保持在热平衡状态,并将温升热量排放到外部。考虑到油冷装置在风力发电系统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风力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换热效果较好的油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总成,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较强的可靠性,可安装在风力发电组件的待冷却的润滑油回路中,对润滑油进行降温。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呈分体式布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及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通过一对U型管件并排固定于一体,拼接成所述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均包括若干层油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通过所述U型管件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芯体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若干所述油液通道之间均夹隔有若干层供冷风介质通过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与所述油液通道交错层叠构成板翅式芯体结构;所述换热芯体风冷通道的上口部密封连通有导风罩体,所述导风罩体竖直设置且上下开口,所述导风罩体的下口部与所述换热芯体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导风罩体的上口部连通有用于输出冷风介质的导风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导风罩体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方形罩体,所述中空方形罩体包括四面侧壁和一面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导风机构的导风口;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四面侧壁与所述顶壁间形成有四个角部,每个所述角部均设置有角部加强筋,所述角部加强筋呈直角三棱锥状,所述角部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方形罩体内侧的相邻两侧壁及顶壁形成三面贴合。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导风口呈圆形;所述导风口的口部边缘设置有多个凸条;多个所述凸条沿环状间隔阵列于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顶壁;所述导风口边缘具有竖直的圈状翻边;每个所述凸条包括一对支撑片板;所述支撑片板竖直平行设置,贴合所述圈状翻边外侧并向所述导风口的上部方向延伸;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对应的安装片板,每对所述支撑片板的下端面固定于一个所述安装片板上;多对所述支撑片板的上端面共同固定于一环圈上;所述环圈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片板平行;所述环圈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导风机构的导风机构安装孔。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导风罩体的下口部边缘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条状翻边;所述换热芯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条状翻边;所述第一条状翻边与所述第二条状翻边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条状翻边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条状翻边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对应配合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导风机构包括防护网、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下部的风扇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上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防护网的开口与所述风扇同轴连接;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片;所述固定板片与所述导风机构安装孔可拆卸配合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双速电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圈状引风罩;所述圈状引风罩包括竖直方向延伸的引风部以及水平方向夹紧于所述防护网外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引风部一体成型垂直设置;所述引风部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延伸;所述夹持部呈环形,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凸部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边缘;所述凸部夹紧所述防护网外侧,所述凸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导风机构安装孔配合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防护网包括防护网本体;所述防护网本体由若干焊条及若干半径不同的圈层焊接而成;其中,若干所述圈层同心布置,且若干所述圈层由内向外半径渐次增大;所述焊条沿环状均匀间隔地焊接于若干所述圈层上,将若干所述圈层固定于一体;所述防护网本体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安装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紧贴最内层的所述圈层设置;所述防护网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双爪形加强筋;每个所述双爪形加强筋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焊条之间,多个双爪形加强筋沿环状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双爪形加强筋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爪形加强筋,所述双爪形加强筋的筋部分别与若干所述圈层依次固定;所述双爪形加强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板上,另一端固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紧贴最外层的所述圈层设置;所述安装片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可与所述导风机构安装孔配合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及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进封头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及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出封头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上与所述油进封头相对的另一侧;所述U型管件包括第一U型管件和第二U型管件;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油进封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进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油进封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U型管件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进封头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芯体油进封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油出封头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油出封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U型管件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油出封头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芯体油出封头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出油口。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优选地,所述油液通道的翅片为平直形翅片、锯齿形翅片、波纹形翅片、多孔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管式翅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风冷通道中的翅片为平直形翅片、锯齿形翅片、波纹形翅片、多孔形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管式翅片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总成,其换热芯体由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通过一对U型管件拼接而成;在第一换热芯体上设置有进油口;第一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通过U型管件与第二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连通,第二换热芯体上设置有出油口;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的若干所述油液通道之间均夹隔有若干层风冷通道;换热芯体的风冷通道的上口部密封连通有导风罩体,导风罩体的上口部连通有用于输出冷风介质的导风机构。通过设置分体式散热器总成结构,能够实现保证油液换热流径的同时减小风道的风阻,利用导风机构将外部风力导入换热芯体中,对待冷却的润滑油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呈分体式布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及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通过一对U型管件并排固定于一体,拼接成所述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均包括若干层油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通过所述U型管件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芯体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若干所述油液通道之间均夹隔有若干层供冷风介质通过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与所述油液通道交错层叠构成板翅式芯体结构;所述换热芯体风冷通道的上口部密封连通有导风罩体,所述导风罩体竖直设置且上下开口,所述导风罩体的下口部与所述换热芯体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导风罩体的上口部连通有用于输出冷风介质的导风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呈分体式布置;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及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通过一对U型管件并排固定于一体,拼接成所述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均包括若干层油液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通过所述U型管件与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油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芯体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所述第二换热芯体的若干所述油液通道之间均夹隔有若干层供冷风介质通过的风冷通道,所述风冷通道与所述油液通道交错层叠构成板翅式芯体结构;所述换热芯体风冷通道的上口部密封连通有导风罩体,所述导风罩体竖直设置且上下开口,所述导风罩体的下口部与所述换热芯体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导风罩体的上口部连通有用于输出冷风介质的导风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体包括竖直设置的中空方形罩体,所述中空方形罩体包括四面侧壁和一面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导风机构的导风口;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四面侧壁与所述顶壁间形成有四个角部,每个所述角部均设置有角部加强筋,所述角部加强筋呈直角三棱锥状,所述角部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方形罩体内侧的相邻两侧壁及顶壁形成三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口呈圆形;所述导风口的口部边缘设置有多个凸条;多个所述凸条沿环状间隔阵列于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顶壁;所述导风口边缘具有竖直的圈状翻边;每个所述凸条包括一对支撑片板;所述支撑片板竖直平行设置,贴合所述圈状翻边外侧并向所述导风口的上部方向延伸;所述中空方形罩体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凸条相对应的安装片板,每对所述支撑片板的下端面固定于一个所述安装片板上;多对所述支撑片板的上端面共同固定于一环圈上;所述环圈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片板平行;所述环圈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导风机构的导风机构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体的下口部边缘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条状翻边;所述换热芯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条状翻边;所述第一条状翻边与所述第二条状翻边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条状翻边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条状翻边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对应配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防护网、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下部的风扇及设置于所述防护网上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所述防护网的开口与所述风扇同轴连接;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板片;所述固定板片与所述导风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迪维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