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624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村无塔供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源和储水罐,水源连有水泵,水泵的出口连有三通分水阀的进口,三通分水阀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水管连有储水罐的进水口,三通分水阀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水管连有饮用水龙头,储水罐的出水口连有生活用水龙头,第一出口上设有第一电控阀门,第二出口上设有第二电控阀门,储水罐底部设有第一液压传感器,第二水管内设有第二液压传感器,水泵、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第一液压传感器和第二液压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解决了农村无塔供水设备的切换问题及储水罐供水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安全便捷。

Automatic water supply device without tower hydraulic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村无塔供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农户一般直接购买小型家用储水罐与水泵配合构成储水加压装置体,但这种方式储水会因储水罐生锈或长绿藻而造成水源的二次污染,所以一般在获取饮用水时会直接打开水泵抽取地下水,而不经过储水罐。这一过程会对水泵的供电人为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从储水罐继电器插座中拔出水泵的供电插头插在市电上,这样频繁地拔插插头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繁琐,导致后来实际使用中多处农村储水罐闲置,未能发挥作用。而且这些供水设备存在着二次水污染、占地面积大、清洁维修困难等不完善之处,给居民用水和房管维修部门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需要对供水装置增加控制装置,以控制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使用。根据文献调查研究,在选用控制器时,有的采用单片机(如51单片机)控制,并配置变频器以及相应的监控系统,但这种系统的延展性不足,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较差,故不常使用;有的采用恒压供水专用变频器,利用变频器和PID闭环控制功能相结合,配以压力传感器作为反馈装置,这种控制方式结构简单,经济节约,但其带负载能力较差,通信功能不足,平时限用于控制要求不高、用水量少的供水场所;有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相应的软件控制,这种供水系统安全可靠,广泛应用于如今的工业系统和生活用水中,但其未能实现最大限度的高效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解决了农村无塔供水设备的切换问题及储水罐供水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安全便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源和储水罐,所述水源连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有一进二出三通分水阀的进口,所述三通分水阀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水管连有所述储水罐的进水口,所述三通分水阀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水管连有饮用水龙头,所述储水罐的出水口连有生活用水龙头,所述第一出口上设有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二出口上设有第二电控阀门,所述储水罐底部设有第一液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水管内设有第二液压传感器,所述水泵、第一电控阀门、第二电控阀门、第一液压传感器和第二液压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液压传感器检测水压后,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水泵,减少了用户反复手动启停水泵带来的不便之处及安全问题;2、通过液压传感器、电控阀门和控制装置的组合,能够更好地配合用户对生活用水或饮用水的需求,提高了用水安全;3、通过储水罐、第一液压传感器和第一电控阀门的组合,合理分配储水罐的储水能力,减少了水泵的启动时间,降低了能耗;4、本装置简单易用、占地面积小、投入少、效率高,也显著提高了农村用户的生活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水源1、储水罐2、水泵3、三通分水阀4、第一出口5、第一水管6、第二出口7、第二水管8、饮用水龙头9、生活用水龙头10、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一液压传感器13、第二液压传感器14、控制装置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源1和储水罐2,水源1连有水泵3,水泵3的出口连有一进二出三通分水阀4的进口,三通分水阀4的第一出口5通过第一水管6连有储水罐2的进水口,三通分水阀4的第二出口7通过第二水管8连有饮用水龙头9,储水罐2的出水口连有生活用水龙头10,第一出口5上设有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出口7上设有第二电控阀门12,储水罐2底部设有第一液压传感器13,第二水管8内设有第二液压传感器14,水泵3、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一液压传感器13和第二液压传感器14均与控制装置15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传感器13和第二液压传感器14采用米科Mik-P300,控制装置15采用stm32单片机。本实施例使用时,涉及到如下几种情形:当用户只打开饮用水龙头9时,第二液压传感器14检测到第二水管8内的压力变小,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启动水泵3,关闭第一电控阀门11,并打开第二电控阀门12,此时,水从水源1经过水泵3、第二水管8和饮用水龙头9,供用户使用,使用完毕后,用户关闭饮用水龙头9,第二液压传感器14检测到第二水管8内的压力变大,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关闭水泵3,并关闭第二电控阀门12。当用户只打开生活用水龙头10时,储水罐2内的水从生活用水龙头10流出,供用户使用,此时第一液压传感器13会检测到储水罐2内的水压持续变小,当水压小于储水罐最小水压预设值时,第一液压传感器13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启动水泵3,打开第一电控阀门11,并关闭第二电控阀门12,此时,水从水源1经过水泵3、第一水管6进入储水罐2,直至第一液压传感器13检测到储水罐2内的水压大于储水罐最大水压预设值时,第一液压传感器13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关闭水泵3,并关闭第一电控阀门11,此种情况下,用户打开或关闭生活用水10并不会直接导致水泵3的启动或关闭,只有在储水罐2内的水压变化达到预设值时,才会启动或关闭水泵3,在该模式下,可以尽可能减少水泵3的启动次数和时间,减少能耗。当用户同时打开饮用水龙头9和生活用水龙头10,第二液压传感器14检测到第二水管8内的压力变小,第一液压传感器13会检测到储水罐2内的水压持续变小,此时,当储水罐2内的水压未小于储水罐最小水压预设值时,仅第二液压传感器14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启动水泵3,关闭第一电控阀门11,并打开第二电控阀门12,当储水罐2内的水压小于储水罐最小水压预设值时,第一液压传感器13也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打开第一电控阀门11,水也同时从水源1经过水泵3、第一水管6进入储水罐2,直至第一液压传感器13检测到储水罐2内的水压大于储水罐最大水压预设值时,第一液压传感器13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关闭第一电控阀门11,在此种情况下,用户打开或关闭生活用水10并不会直接导致水泵3的启动或关闭,当用户关闭饮用水龙头9后,第二液压传感器14检测到第二水管8内的压力变大,向控制装置15发送信号,控制装置15关闭水泵3,并关闭第二电控阀门12。本技术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通过液压传感器检测水压后,通过控制装置15启动水泵3,减少了用户反复手动启停水泵3带来的不便之处及安全问题;通过液压传感器、电控阀门和控制装置15的组合,能够更好地配合用户对生活用水或饮用水的需求,提高了用水安全;通过储水罐2、第一液压传感器13和第一电控阀门11的组合,合理分配储水罐2的储水能力,减少了水泵3的启动时间,降低了能耗;本装置简单易用、占地面积小、投入少、效率高,也显著提高了农村用户的生活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源(1)和储水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1)连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出口连有一进二出三通分水阀(4)的进口,所述三通分水阀(4)的第一出口(5)通过第一水管(6)连有所述储水罐(2)的进水口,所述三通分水阀(4)的第二出口(7)通过第二水管(8)连有饮用水龙头(9),所述储水罐(2)的出水口连有生活用水龙头(10),所述第一出口(5)上设有第一电控阀门(11),所述第二出口(7)上设有第二电控阀门(12),所述储水罐(2)底部设有第一液压传感器(13),所述第二水管(8)内设有第二液压传感器(14),所述水泵(3)、第一电控阀门(11)、第二电控阀门(12)、第一液压传感器(13)和第二液压传感器(14)均与控制装置(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塔液压传感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源(1)和储水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1)连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出口连有一进二出三通分水阀(4)的进口,所述三通分水阀(4)的第一出口(5)通过第一水管(6)连有所述储水罐(2)的进水口,所述三通分水阀(4)的第二出口(7)通过第二水管(8)连有饮用水龙头(9),所述储水罐(2)的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聪周欣怡常雨芳査冰姚远杨鹏段群龙陈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