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94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包括两个座椅靠背的和两个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上设有右侧侧面安全气囊和左侧侧面安全气囊,两个座椅靠背中间设有远端安全气囊,汽车上设有碰撞传感器、乘员检测传感器和气囊控制器,所述所有安全气囊的囊皮通过连结带连接有高压缸,高压缸将安全气囊分为内腔和外腔,高压缸上设有单向通气阀,安全气囊的囊皮内侧设有若干个膨胀球。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有效保护了碰撞侧的乘员安全;(2)具有多重缓冲,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3)更加稳定,不易提前损坏。

A rear side multiple cushion air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气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常规情况下,除部分高端汽车外,后排座椅两侧都不会配置侧面保护乘员安全气囊,远端保护安全气囊也少有配置。此种情况下,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碰撞侧的后排乘员头部会因惯性作用撞击在车辆侧围上,同时因碰撞引起的车辆侧面变形会也挤压碰撞侧乘员,造成乘员腹部、胸部和肩部,从而造成碰撞侧乘员伤害;非碰撞侧乘员会因为惯性作用向碰撞侧运动,其头部因没有侧面支撑相对颈部发生弯曲撞击在碰撞侧乘员肩上,此会造成非碰撞侧乘员头部、颈部伤害,同时造成碰撞侧乘员非碰撞侧肩部伤害。同时,现有的安全气囊以气体为缓冲结构将刚性撞击转化为柔性撞击,只有一次缓冲,若安全气囊内气压较高,同样会对乘员身体造成伤害。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帘式安全气囊”,其公告号CN110329203A,所述帘式安全气囊在位于最前端的常规气室的前方形成有至少一增厚气室,所述帘式安全气囊被触发充气展开后,其至少一增厚气室与充气展开后的驾驶员气囊紧密接触并形成一用于防止驾驶员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包括两个座椅靠背(1)的和两个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1)上设有右侧侧面安全气囊(3)和左侧侧面安全气囊(4),两个座椅靠背(1)之间设有远端安全气囊(5),汽车上设有碰撞传感器、乘员检测传感器和气囊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所有安全气囊的囊皮通过连结带(11)连接有高压缸(8),高压缸(8)将安全气囊分为内腔(9)和外腔(10),高压缸(8)上设有单向通气阀(12),安全气囊的囊皮内侧设有若干个膨胀球(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包括两个座椅靠背(1)的和两个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1)上设有右侧侧面安全气囊(3)和左侧侧面安全气囊(4),两个座椅靠背(1)之间设有远端安全气囊(5),汽车上设有碰撞传感器、乘员检测传感器和气囊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所有安全气囊的囊皮通过连结带(11)连接有高压缸(8),高压缸(8)将安全气囊分为内腔(9)和外腔(10),高压缸(8)上设有单向通气阀(12),安全气囊的囊皮内侧设有若干个膨胀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其特征是,两个座椅座垫(2)上设有右侧乘员检测传感器(6)和左侧乘员检测传感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排侧面多重缓冲安全气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锋龙刚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