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护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锚索在受力过程中,载荷无法均匀地分布在固结体中,导致应力集中现象较为突出,也即由于锚索粘结力不均匀,随着固结体上载荷的不断增加,在载荷传递至固结体最低端前,锚索杆体与固结体、固结体与地层之间的界面将会产生粘结强度逐渐脱开或弱化的现象,导致锚索失效概率增加,从而极易出现脱落、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支护结构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可有效分散载荷,减轻或消除应力集中现象,提高锚索杆体与固结体、锚固体与地层的粘结强度,提升支护性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护锚索,其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锚具组件,所述锚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的第一锚具、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压板上的第二锚具;锚索杆组,所述锚索杆组包括贯穿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n锚具组件,所述锚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的第一锚具、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压板上的第二锚具;/n锚索杆组,所述锚索杆组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承压板并与所述第一锚具锁固的第一单元杆体、及贯穿所述第二承压板并与所述第二锚具锁固的第二单元杆体;及/n锚筋组,所述锚筋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单元杆体外部的第一锚筋、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压板上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单元杆体上的第二锚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
锚具组件,所述锚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的第一锚具、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压板上的第二锚具;
锚索杆组,所述锚索杆组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承压板并与所述第一锚具锁固的第一单元杆体、及贯穿所述第二承压板并与所述第二锚具锁固的第二单元杆体;及
锚筋组,所述锚筋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单元杆体外部的第一锚筋、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压板上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单元杆体上的第二锚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三承压板,所述第三承压板与所述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且所述第三承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承压板远离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一侧;所述锚具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承压板上的第三锚具,所述锚索杆组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三承压板并与所述第三锚具锁固的第三单元杆体,所述锚筋组还包括第三锚筋,所述第三锚筋设置于所述第三承压板上并套设在所述第三单元杆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筋、所述第二锚筋以及所述第三锚筋均为螺旋形结构,且三者均通过端部焊接固定在对应的承压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筋、所述第二锚筋以及所述第三锚筋的数量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袁龙泉,周宏,鲁德利,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华南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