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桩试桩消摩阻双护筒
本技术涉及工程桩试桩消摩阻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桩试桩消摩阻双护筒。
技术介绍
试桩的设计是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桩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桩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桩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桩基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桩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二是根据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且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杂填土不能及时外运,所以根据静载报告进一步确定地基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场地环境、地质以及施工工艺等的影响,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普遍存在高差,使得实际桩长大于设计桩长,而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长与地基接触会产生摩擦阻力,而这部分摩擦阻力并不包含在单桩竖向承载力中,且桩顶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高差越大,桩顶标高位置以上的侧阻力对整个试桩侧阻力的贡献越大,此时正确估算出实际的侧阻力难度也越大。桩位处上部存在的砖渣等建筑垃圾孔隙率大,易出现塌孔,可能会出现扩径现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桩试桩消摩阻双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及同轴套设在外套筒(1)内的内套筒(2),所述外套筒(1)直径大于内套筒(2)直径且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且所述外套筒(1)底部和内套筒(2)底部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外套筒(1)顶端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块(11),所述内套筒(2)顶端的外壁凸设有第二插块(21),所述第一插块(11)和第二插块(21)通过一连接环(3)相连接,所述连接环(3)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插块(11)相插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插块(21)相插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包括轴向开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桩试桩消摩阻双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及同轴套设在外套筒(1)内的内套筒(2),所述外套筒(1)直径大于内套筒(2)直径且外套筒(1)与内套筒(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且所述外套筒(1)底部和内套筒(2)底部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外套筒(1)顶端的内壁凸设有第一插块(11),所述内套筒(2)顶端的外壁凸设有第二插块(21),所述第一插块(11)和第二插块(21)通过一连接环(3)相连接,所述连接环(3)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插块(11)相插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环(3)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插块(21)相插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包括轴向开设的插接孔(31)、沿插接孔(31)所在侧壁周向开设的滑移孔(32)以及轴向开设在滑移孔(32)远离插接孔(31)一端的定位孔(33),所述定位孔(33)向所在侧壁的顶端延伸并封闭设置以形成对插块的限位;所述外套筒(1)和内套筒(2)的插块分别插入插接孔(31)内并沿滑移孔(32)滑动以插入定位孔(33)内使连接环(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桩试桩消摩阻双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33)内均凸设有定位插头(331),所述第一插块(11)和第二插块(21)均开设有与定位插头(331)相插接的定位插孔(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彬,费克彬,蒋红星,魏亮亮,袁海澎,王鹏,刘庆兴,陈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