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护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
2、相关技术中的锚杆支护结构通常包括支护板,支护板上滑动穿设有多个锚杆桩,将多个锚杆桩钉入边坡或基坑内壁等建筑设施,并使得支护板与建筑设施紧贴,即可实现对建筑设施的支护。
3、然而,仅依靠锚杆桩的桩帽将支护板压在建筑设施表面,使得支护板与建筑设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对建筑设施的支护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结构,能够提高支护板与建筑设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对建筑设施的支护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和多个锚杆桩,所述支护板朝向建筑设施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紧固钉,所述紧固钉用于钉入建筑设施内,且所述紧固钉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止退斜齿。
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杆桩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支撑孔,每个所述支撑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止退板,所述锚杆桩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止退板伸出,并使所述止退板刺入建筑设施内的驱动件。
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孔以及所述止退板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且多个所述止退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以使所述止退板从相应的所述支撑孔中伸出
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止退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穿刺尖端。
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开设于所述锚杆桩内部的驱动腔,且多个所述支撑孔分别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驱动腔内活动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侧壁设置有驱动斜面,且多个所述止退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斜面抵接,当所述驱动块向下运动时,所述止退板在所述驱动斜面的作用下滑动,并从相应的所述支撑孔中伸出;
7、所述锚杆桩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驱动腔连通的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内螺纹连接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的底端与所述驱动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六角螺帽,以供外部六角电钻进行连接。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止退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弧面。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腔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驱动块的正下方,当所述驱动块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导向弧面与所述驱动斜面保持抵接。
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在支护板上设置能够钉入建筑设施内的紧固钉,并且紧固钉上设置有止退斜齿,以提高支护板与建筑设施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对建筑设施的支护效果;
12、2.通过设置能够刺入建筑设施内的止退板,提高锚杆桩的止退能力,从而提高锚杆桩与建筑设施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对建筑设施的支护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1)和多个锚杆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朝向建筑设施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紧固钉(3),所述紧固钉(3)用于钉入建筑设施内,且所述紧固钉(3)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止退斜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2)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支撑孔(5),每个所述支撑孔(5)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止退板(6),所述锚杆桩(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止退板(6)伸出,并使所述止退板(6)刺入建筑设施内的驱动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5)以及所述止退板(6)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且多个所述止退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以使所述止退板(6)从相应的所述支撑孔(5)中伸出,并刺入建筑设施后能够实现所述锚杆桩(2)的止退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止退板(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穿刺尖端(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止退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弧面(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7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位于所述驱动块(72)的正下方,当所述驱动块(72)与所述限位块(10)抵接时,所述导向弧面(9)与所述驱动斜面(73)保持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板(1)和多个锚杆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朝向建筑设施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紧固钉(3),所述紧固钉(3)用于钉入建筑设施内,且所述紧固钉(3)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止退斜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桩(2)的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支撑孔(5),每个所述支撑孔(5)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止退板(6),所述锚杆桩(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止退板(6)伸出,并使所述止退板(6)刺入建筑设施内的驱动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5)以及所述止退板(6)分别呈倾斜状设置,且多个所述止退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以使所述止退板(6)从相应的所述支撑孔(5)中伸出,并刺入建筑设施后能够实现所述锚杆桩(2)的止退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止退板(6)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继辉,黄军锋,肖东亮,柯杰,刘卫,樊建东,曾家钰,王红梅,魏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