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送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8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送餐车,包括车身、自动驾驶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底盘模块。所述车身安装在底盘模块上,自动驾驶传感器模块安装在车身上,存储模块位于车身内部,可通过车壳盖板打开;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无人驾驶和智能线控技术进行结合;设计了一种智能送餐车,用户一键下单,送餐车可自动到店取餐,储藏空间手机遥控远程开锁,可实现送餐上楼,并在楼宇内行驶,送餐到用户工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卖人员,同时可以实现最后一公里送餐的愿望,符合人性化设计。

An intelligent deliver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送餐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线控底盘车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送餐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催生了很多新型行业,外卖行业就是近几年最明显,人们通过手机APP下单,外卖人员会到店取餐,并送到楼下或社区门口,人们在下楼取餐,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很多办公楼或社区为了安全都不准外卖人员进入,设置有专门取餐区,需要订餐人下楼到比较远的取餐区域取餐,造成很大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送餐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送餐车,用户一键下单,送餐车可自动到店取餐,储藏空间手机遥控远程开锁,可实现送餐上楼,并在楼宇内行驶,送餐到用户工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卖人员,同时可以实现最后一公里送餐的愿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车身、自动驾驶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底盘模块。所述车身安装在底盘模块上,自动驾驶传感器模块安装在车身上,存储模块位于车身内部,可通过车壳盖板打开。所述车身包括:主体壳、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A、储存模块B、底盘模块C和中央处理器D,所述车身A包括主壳体(1.1)、盖板(1.2)、后尾灯(1.3)、行车灯(1.4)、充电头(1.5)、电源开关(1.6)、急停按钮(1.7)和雷达支架(1.8),所述后尾灯(1.3)、行车灯(1.4)、充电头(1.5)、电源开关(1.6)、急停按钮(1.7)和雷达支架(1.8)均安装在主壳体(1.1)上,且所述主壳体(1.1)和盖板(1.2)通过合页(4.4)铰接固定,所述后尾灯(1.3)分为左后尾灯和右后尾灯并对称安装在主壳体(1.1)后部,所述行车灯(1.4)分为左行车灯和右行车灯并对称安装在主壳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A、储存模块B、底盘模块C和中央处理器D,所述车身A包括主壳体(1.1)、盖板(1.2)、后尾灯(1.3)、行车灯(1.4)、充电头(1.5)、电源开关(1.6)、急停按钮(1.7)和雷达支架(1.8),所述后尾灯(1.3)、行车灯(1.4)、充电头(1.5)、电源开关(1.6)、急停按钮(1.7)和雷达支架(1.8)均安装在主壳体(1.1)上,且所述主壳体(1.1)和盖板(1.2)通过合页(4.4)铰接固定,所述后尾灯(1.3)分为左后尾灯和右后尾灯并对称安装在主壳体(1.1)后部,所述行车灯(1.4)分为左行车灯和右行车灯并对称安装在主壳体(1.1)前端底部位置处,且所述充电头(1.5)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的后部,所述电源开关(1.6)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后部对应充电头(1.5)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急停按钮(1.7)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上对应电源开关(1.6)的正下方位置处,且所述雷达支架(1.8)固定安装在(1)顶部前端位置处,其中所述车身A内安装有自动驾驶传感器模块;
所述储存模块B包括智能远程遥控锁模块和液压模块,其中所述智能远程遥控锁模块包括:智能锁芯(3.1)、智能锁头(3.2)、锁头卡槽(3.3)和卡槽块(3.4),所述智能锁芯(3.1)固定在盖板(1.2)上,且所述智能锁芯(3.1)和智能锁头(3.2)滑动连接,所述智能锁头(3.2)可以外接移动终端连接,并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智能锁头(3.2)的开关,所述锁头卡槽(3.3)固定安装在卡槽块(3.4)内部,且所述卡槽块(3.4)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上;所述液压模块包括液压推杆(4.1)、第一固定块(4.2)、第二固定块(4.3)、合页(4.4)和限位块(4.5),所述液压推杆(4.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4.2)转动连接,且所述液压推杆(4.1)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4.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块(4.2)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块(4.3)固定安装在盖板(1.2)的内表面,所述限位块(4.5)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1)顶部,且与雷达支架(1.8)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模块C包括四个独立悬架系统、车轮模块、底盘外壳和电池管理系统,且每个所述独立悬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撑杆(5.5)、动力模块(5.6)、减速器(5.7)、悬架模块(5.8)、可调式减震模块(5.9)和第二支撑杆(5.10),且所述车轮模块包括充气轮(5.1)和麦克纳姆轮(5.2),所述充气轮(5.1)为智能送餐车前轮,且所述麦克纳姆轮(5.2)为智能送餐车后轮,所述BMS系统(5.3)分别与中央处理器D和电池模块(5.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5)和第二支撑杆(5.10)固定连接,且所述BMS系统(5.3)、电池模块(5.4)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鹏王秀旭王耀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