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57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取水系统建造于河道上,包括由河道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连续布置的溢流堰、取水装置、沉砂装置;溢流堰用于拦蓄水和溢流泄洪,取水装置为沿河道横向设置的坝体结构,包括前端面的拦水坝体、顶面的进水口和后端坝体;进水口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进水口上口平面设置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的进水口格栅;取水装置的坝体为中空的水道,水道出口与沉砂装置入口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进水口垂直引水,进水口格栅倾斜向下游利于排砂砾,实现引水及排砂砾功能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小型水利发电引水流量小这一特征,采用新型的引水排砂砾方式,促使首部枢纽变得更为简单实用,降低工程造价。

A water intake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设计
,尤其属于水利工程中引水工程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引水发电或引水工程的取水系统设计。
技术介绍
在山区小型水利发电工程中,首部枢纽通常采取闸坝方式,或低坝取水方式,主要结构物为挡水坝,冲砂闸,取水口及沉砂池,其中取水口几乎都采用正向取水,取水口进口方向顺水流,冲砂闸采用底孔等正向冲砂排砂砾方式,其结构十分复杂,工程量较大,工程造价较高,同时,排砂结构不能满足山区大量浮渣、砂砾的排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一种新的进水口结构,把冲砂闸及取水口结构进行结构融合,对排渣和排砂砾、取水方式进行了新的设计,满足小型水利工程取水、排渣、排砂的要求。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所述取水系统建造于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取水系统包括由河道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连续布置的溢流堰、取水装置、沉砂装置;溢流堰用于拦蓄水和溢流泄洪,溢流堰下游河道设置护底;取水装置为沿河道横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所述取水系统建造于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取水系统包括由河道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连续布置的溢流堰、取水装置、沉砂装置;/n溢流堰用于拦蓄水和溢流泄洪,溢流堰下游河道设置护底;/n取水装置为沿河道横向设置的坝体结构,包括前端面的拦水坝体、顶面的进水口和后端坝体;所述进水口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进水口上口平面设置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的进水口格栅;取水装置的坝体为中空的水道,水道出口与沉砂装置入口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取水系统,所述取水系统建造于河道上,其特征在于:取水系统包括由河道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连续布置的溢流堰、取水装置、沉砂装置;
溢流堰用于拦蓄水和溢流泄洪,溢流堰下游河道设置护底;
取水装置为沿河道横向设置的坝体结构,包括前端面的拦水坝体、顶面的进水口和后端坝体;所述进水口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进水口上口平面设置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布置的进水口格栅;取水装置的坝体为中空的水道,水道出口与沉砂装置入口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取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雷刘政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