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双桥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78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泄洪洞、滤气部件和掺气结构,结构主体的中间位置内壁嵌入连接有泄洪洞,结构主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气部件,结构主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泄洪洞,结构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结构主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掺气结构,掺气结构能将从泄洪洞流过的水流进行掺气工作,且在水流流到缓冲机构的时候,同时水将顶部空间的气体进行吸收,使得空间内的压强变小,通过顶端掺气孔将气体从外界传输到空间进行压强平衡,在水高速的流动时,顶端掺气孔就不停的将空气传输到泄洪洞的内部,使得高速水流的掺气工作能更好的进行,增大了高速水流内挟气的量,有效的提高了高速水流的抗蚀性。

A new type of aerator structure for high speed flow spillway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
本实用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
技术介绍
掺气坎(aerationwedgedeflector)是为实现掺气抗蚀而设置在泄水建筑物急流底部边壁的坎状局部结构,有挑坎、跌坎、挑跌坎等型式,适用于明流泄水建筑物的高流速、易空蚀部位,如溢流坝坝面、坝身无压泄水孔底部,掺气坎还适用于河岸溢洪道陡槽槽底、无压泄水隧洞底部等,其尺寸取决于水流条件,一般说来,坎上流速愈高,挟气能力愈强,坎下要有较大的通气孔供气,故坎高也应增高些,但坎高过大水面波动也要加大,对封闭式泄水孔洞尤为不利。现有的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挟气能力差,掺气效果差,在坎上水流动时,掺入气体量少,现有的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没有缓冲的结构,使得湍急流动的水仍然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在排出时长时间的对河坝进行冲击,造成河坝的损坏,泄洪洞掺气坎结构不够完善,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泄洪洞(2)、滤气部件(3)和掺气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内壁嵌入连接有泄洪洞(2),所述结构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气部件(3),所述结构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泄洪洞(2),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5),所述结构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掺气结构(4),所述泄洪洞(2)的中间另一侧内壁嵌入连接有侧面掺气孔(7),所述结构主体(1)的内部顶部内壁嵌入连接有顶端掺气孔(13),所述缓冲机构(5)的内部另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坎(9),所述缓冲机构(5)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速水流泄洪洞掺气坎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泄洪洞(2)、滤气部件(3)和掺气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中间位置内壁嵌入连接有泄洪洞(2),所述结构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气部件(3),所述结构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泄洪洞(2),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5),所述结构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掺气结构(4),所述泄洪洞(2)的中间另一侧内壁嵌入连接有侧面掺气孔(7),所述结构主体(1)的内部顶部内壁嵌入连接有顶端掺气孔(13),所述缓冲机构(5)的内部另一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坎(9),所述缓冲机构(5)的底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坎(10),所述缓冲机构(5)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缓冲坎(11),所述侧面掺气孔(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体传输道(21),所述滤气部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4),所述固定筒(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环(15),所述滤气部件(3)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滤气构件(19),所述滤气构件(1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遮雨板(16),所述遮雨板(16)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环(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双桥
申请(专利权)人:詹双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