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09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包括设置于大坝上部的泄流口、设置于大坝一侧的挑流坡道;所述挑流坡道的上端衔接泄流口、下端斜向下延伸并于端部沿弧线斜向上翘起;所述挑流坡道的末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挑流坡道之间设置有水跃区;所述缓冲装置朝向挑流坡道的端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排列的若干续流通道;所述缓冲装置背向挑流坡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有续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利用挑流坡道将向下倾泻的水流向上挑射到空中,利用空气消散水流的部分动能;当水流从空中经过水跃区时会产生扩散现象,从而使水流能够进入不同高度的续流通道内,增加续流通道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利用摩擦力来对水流进行消能。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
,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山区性河流水力资源的逐步开发,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进入了高潮阶段,尤其是在西部山区修建了大量的中小型水电站。天然河道中的水流一般属于缓流,单宽流量沿河宽方向的分布较为均匀。但当河道中修建了坝、闸等泄水建筑后,河道的流动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泄水流流速大、水流能量大,对泄水建筑下游河床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228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坝的组合型消能防冲结构,包括大坝本体,大坝本体的上端面设有若干个缺口,缺口的前端沿大坝本体斜面开设有S形槽,S形槽的面上一体设有若干个石墩,下排石墩于S形槽表面下部设有若干阶梯,大坝本体于阶梯下方为平缓段,平缓段于阶梯一侧设有若干个挡柱。利用石墩、阶梯与挡柱等结构对水体进行分流,而水流冲击在石墩、阶梯与挡柱等结构上时实现消能作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石墩、阶梯与挡柱等结构在水流的长时间冲刷下会不断地被磨损,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包括设置于大坝(1)上部的泄流口(11)、设置于大坝(1)下游一侧的挑流坡道(2);所述挑流坡道(2)的上端衔接泄流口(11)、下端斜向下延伸并于端部沿弧线斜向上翘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流坡道(2)的末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挑流坡道(2)之间设置有水跃区;所述缓冲装置朝向挑流坡道(2)的端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排列的若干续流通道;所述缓冲装置背向挑流坡道(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有续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3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包括设置于大坝(1)上部的泄流口(11)、设置于大坝(1)下游一侧的挑流坡道(2);所述挑流坡道(2)的上端衔接泄流口(11)、下端斜向下延伸并于端部沿弧线斜向上翘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流坡道(2)的末端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与挑流坡道(2)之间设置有水跃区;所述缓冲装置朝向挑流坡道(2)的端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排列的若干续流通道;所述缓冲装置背向挑流坡道(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有续流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内设置有斜向下延伸并于端部沿弧线斜向上翘起的挑流通道,所述挑流通道的末端贯穿缓冲装置形成出水口(321);所述续流通道均与挑流通道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流通道的最低处设置消力池(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流通道的宽度大于挑流坡道(2)的宽度;所述挑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水跃区(13)与第二缓冲装置(4),所述第二缓冲装置(4)朝向出水口(321)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宽度大于续流通道的第二续流通道(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水电工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新洪张红俊谭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信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