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83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涉及水利水电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有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有顶部以及边坡,所述坝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冲坏防护结构的阻挡组件以及设置在边坡的底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护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有多个水平固定设置在边坡上的混凝土隔绝层,所述混凝土隔绝层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入至保护组件内的排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预防由于雨水入渗造成的垮塌、水土流失,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还能有效改善边坡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维护生态平衡,为后续清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公路、铁路、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建设工程的特点,不可避免产生较大数量的土石方,形成大中型土石渣场。大中型土石渣场是在原地面上堆、填大量的松散土石方而形成,具有边坡陡、坡面面积大、高度高的特点,且大部分渣料为风化岩石、碎屑,结构松散,石多土少,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甚至垮塌,不仅影响渣体边坡的稳定、安全性,也影响区域环境和景观协调。现有技术中,公开(公告)号为CN2097795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地基,地基两端上分别为坡体与防护墙,且坡体与防护墙顶端之间水平设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上分别连接有一级滚珠螺母与二级滚珠螺母。本技术通过在坡体底端稳定连接可任意角度偏转的挡板,以便于与不同角度的斜坡实现相抵;通过设置与坡体等高的防护墙,并在防护墙与坡体之间设置滚珠丝杆,利用滚珠螺母在滚珠丝杆上的水平移动使一级支杆与二级支杆在不同位置为挡板提供不同角度的限位支撑。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边坡防护结构是大面积采取传统的干砌石、浆砌石防护,或采用刚性挡墙、框格梁、锚索、挂网喷砼等方式,不仅与周围环境和景观极不协调,有因未及时处理因水入渗而导致垮滑失稳的可能性,也会导致后期的清理工程任务重、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其不仅能够预防由于雨水入渗造成的垮塌、水土流失,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还能有效改善边坡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维护生态平衡,为后续清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有坝体,所述坝体包括有顶部以及边坡,所述坝体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冲坏防护结构的阻挡组件以及设置在边坡的底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护组件,所述阻挡组件包括有多个水平固定设置在边坡上的混凝土隔绝层,所述混凝土隔绝层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入至保护组件内的排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组件能够对起到对坝体的保护的作用,当在暴雨的天气时,可以通过保护组件阻止泥土的流失以及将再坝体上的雨水快速的排出,防止雨水在坝体上形成积水导致对坝体上的泥土造成大量的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组件还包括有固定设置在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面向边坡的一侧对接有斜板,所述斜板沿边坡上端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斜板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斜板面向边坡的一侧高于背向斜坡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时,雨水会流向坡底,雨水对边坡进行冲刷,通过设置斜板,可以使得坝顶的雨水不向坡底流动,达到减小雨水对坡面冲刷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位于边坡上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隔绝草木或是泥沙,防止赃物进入至排水槽内对排水槽进行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组件包括有位于边坡底部的底板以及用于防止泥土流失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竖直固定在底板远离边坡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建设工程的特点,一般防护结构都是建设的环境都是由大量的松散土石方而形成,在暴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土流失,设置垮塌,通过设置挡板,可以对掉落的碎石以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进行阻挡,具有防止泥土流失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上开有多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等距竖直阵列在阻挡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板上的排水口将多余的雨水从底板上排泄出外部,防止雨水过多导致泥石等赃物排出挡板外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朝向边坡的一面滑动连接有剥落附着于阻挡板上的剥落块,所述剥落块竖直位于阻挡板的侧边,且所述剥落块的侧壁设置有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剥落块剥落附着在阻挡板上的泥土与砂石,避免泥土与砂石堵塞住排水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朝向边坡的一侧固定粘合有混凝土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具有加强挡板结构的作用,减少在雨水的冲刷下,使得阻挡板过快破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位于边坡底部的一端的槽口位于底板的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边坡上的雨水不会流到底板上面,而是直接将雨水排出底板外部,具有避免雨水积攒在底板上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阻挡板与底板的保护作用,能够保留从边坡上滑落的泥土,当暴雨过去后,可以重新将位于底板与阻挡板之间的泥土重新铺回至边坡上,具有防止坝体边坡上的泥土流失的作用;2.在阻挡板以及边坡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出的排水口以及排水槽,当在暴雨的天气下时,可通过排水口以及排水槽将大量的雨水排出坝体,防止雨水的流动而带走大量的泥土,具有保护泥土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凸显排水槽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坝体;2、顶部;3、边坡;4、阻挡组件;5、保护组件;6、混凝土隔绝层;7、排水槽;8、固定板;9、斜板;10、过滤网;11、阻挡板;12、底板;13、排水口;14、剥落块;15、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防护结构,包括有坝体1,坝体1包括有顶部2以及边坡3,坝体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冲坏防护结构的阻挡组件4以及设置在边坡3的底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护组件5,通过保护组件5阻止泥土的流失以及将再坝体1上的雨水快速的排出,防止雨水在坝体1上形成积水导致对坝体1上的泥土造成大量的流失。参照图1、图2,阻挡组件4包括有多个水平固定设置在边坡3上的混凝土隔绝层6以及混凝土隔绝层6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入至保护组件5内的排水槽7,排水槽7位于边坡3上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防止赃物进入至排水槽7内过滤网10,排水槽7位于边坡3底部的一端的槽口位于底板12的下端,使得在边坡3上的雨水不会流到底板12上面,而是直接将雨水排出底板12外部,具有避免雨水积攒在底板12上的作用。参照图1、图2,阻挡组件4还包括有固定设置在顶部2的固定板8,固定板8面向边坡3的一侧对接有斜板9,斜板9沿边坡3上端的方向延伸设置,斜板9的上端面为斜面,斜板9面向边坡3的一侧高于背向斜坡的一侧,在下雨天时,雨水会流向坡底,雨水对边坡3进行冲刷,通过设置斜板9,可以使得坝顶的雨水不向坡底流动,达到减小雨水对坡面冲刷的目的。参照图1、图2,保护组件5包括有位于边坡3底部的底板12以及用于防止泥土流失的阻挡板11,阻挡板11竖直固定在底板12远离边坡3的一侧,在阻挡板11朝向边坡3的一侧固定粘合有混凝土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防护结构,包括有坝体(1),所述坝体(1)包括有顶部(2)以及边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冲坏防护结构的阻挡组件(4)以及设置在边坡(3)的底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护组件(5),所述阻挡组件(4)包括有多个水平固定设置在边坡(3)上的混凝土隔绝层(6),所述混凝土隔绝层(6)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入至保护组件(5)内的排水槽(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防护结构,包括有坝体(1),所述坝体(1)包括有顶部(2)以及边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冲坏防护结构的阻挡组件(4)以及设置在边坡(3)的底端,用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护组件(5),所述阻挡组件(4)包括有多个水平固定设置在边坡(3)上的混凝土隔绝层(6),所述混凝土隔绝层(6)上均开有供水流流入至保护组件(5)内的排水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4)还包括有固定设置在顶部(2)的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面向边坡(3)的一侧对接有斜板(9),所述斜板(9)沿边坡(3)上端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斜板(9)的上端面为斜面,所述斜板(9)面向边坡(3)的一侧高于背向斜坡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7)位于边坡(3)上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慧慧邓宏甘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信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