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石油消耗量日益增加,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变的日益紧缺,同时在环境污染下,各种能源汽车应运而生,特别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的形式下日益普及,新能源汽车上一般都会安装有放电装置,当汽车的外部动力不足时,放电装置就会控制蓄电池进行放电,为汽车提供动力输出。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用放电装置,对放电装置的防护性较差,因为通常情况下放电装置都是安装在汽车内部,但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颠簸的路段行驶时,车身的震动较为强烈,极易导致放电装置受震动力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放电装保护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 ...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2),所述防护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簧(5),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8),所述第一转动块(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远离第一转动块(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10),所述第二转动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远离第二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箱(2),所述防护箱(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震簧(5),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8),所述第一转动块(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远离第一转动块(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10),所述第二转动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远离第二转动块(10)的一端插接有弹簧筒(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10)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壁插接有限位销,所述转动杆(9)通过限位销与第一转动块(8)和第二转动块(1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12)的数量的两个,两个所述弹簧筒(1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簧(13),所述限位簧(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与限位杆(11)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姜于亮,顾平林,薛天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