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及位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下部的受约束机构和销定在下支座板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使用时所述受约束机构与拱形挡块接触实现水平限位,拱形挡块的受力变形为支座提供变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在桥梁受到水平作用力时,限位支座迅速为桥梁提供刚度,直至达到最大刚度,桥梁和桥墩彻底锁死;从而完全限制梁体和桥墩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并将冲击荷载分散到各桥墩;无需启动位移,在梁体受到横向水平力时可以实时工作,满足梁体的正常位移和转角需求。
A kind of limit support with variable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
技术介绍
限位支座是配合桥梁承重支座使用的一种传递桥梁水平荷载、限制梁体和墩体水平相对位移的装置,主要运用在支座水平承载力较大的桥梁工程中,限位支座与桥梁承重支座作为一个组合,共同承受桥梁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荷载和位移。承重支座承受了梁体恒载及竖向活载等竖向载荷,并满足梁体各个方向的位移,限位支座不承受竖向力,主要起到承受桥梁正常情况下的水平位移以及在冲击荷载情况下限制位移、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根据在桥梁中安装位置和工作目的的不同,限位支座可以分为固定限位支座及单向活动限位支座两大类,固定限位支座一般安装在桥梁每一联的中间桥墩上,而单向活动限位支座则安装在其它桥墩上,这样的分布可以满足桥梁在受到冲击载荷和温度变化时的位移释放,以达到传递水平荷载的要求。固定限位支座在桥梁正常工作情况下提供桥梁水平抵抗力;当有冲击荷载时限制桥梁和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移,同时将梁体受到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各个桥墩。单向活动限位支座在桥梁正常工作情况下,允许桥梁纵向滑动,可以释放桥梁的正常位移;现有的桥梁设计一般是通过用限位支座来配合承重支座,使桥梁横向的水平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然而为了满足梁体正常情况下的转角需求和装配便捷,单向限位支座的滑块和滑槽间都留有一定间隙,当梁体和墩体发生相对横向位移时,两者之间需要启动位移,滑块和滑槽不能立即接触工作达到保护效果。这如果在铁路上应用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解决在梁体和墩体发生横向位移时,桥梁限位支座需要启动位移才能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及位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分别通过锚碇钢棒与梁体、桥墩连接,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下部的受约束机构和销定在下支座板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安装时所述受约束机构与拱形挡块接触实现水平限位。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板下部的受约束机构为圆形凸台,所述下支座板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凸台相配合的凹形圆盆腔,所述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通过圆形凸台与凹形圆盆腔配合安装,所述圆形凸台与凹形圆盆腔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拱形挡块设在凹形圆盆腔的内侧壁。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板下部的受约束机构为滑动导轨,所述下支座板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滑动导轨相配合的滑动槽,所述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通过滑动导轨与滑动槽配合安装,所述滑动导轨底面与滑动槽底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拱形挡块固定在滑动槽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挡块的拱台上包覆有不锈钢,所述滑动导轨与拱台接触的两侧设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与不锈钢组成滑动摩擦副。进一步的,所述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均通过固定螺栓与锚碇钢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挡块通过挡块固定销固定在下支座板的内侧壁上,所述挡块固定销与下支座板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挡块固定销与拱形挡块之间为间隙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在桥梁受到水平作用力时,限位支座迅速为桥梁提供刚度,直至达到最大刚度,桥梁和桥墩彻底锁死;从而限制梁体和桥墩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并将冲击荷载分散到各桥墩;无需启动位移,在梁体受到横向水平力时可以实时工作,满足梁体的正常位移和转角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下支座板与拱形挡块分布图;图3为图1中所述拱形挡块、圆形凸台及凹形圆盆腔连接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述的下支座板与拱形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与竖向支座配合使用的布置示意图。图中:1、间隙;2、上支座板;3、下支座板;4、锚碇钢棒;5、固定螺栓;6、拱形挡块;71、圆形凸台;72、滑动导轨;81、凹形圆盆腔;82、滑动槽;9、内六角螺栓;10、梁体;11、内六角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展示一下实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同时从材料、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改进,所有这些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的精神和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及位于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分别通过锚碇钢棒4与梁体10、桥墩连接,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2下部的圆形凸台71和销定在下支座板3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6,安装时所述圆形凸台71与拱形挡块6接触实现水平限位;所述上支座板2下部的受约束机构为,所述下支座板3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凸台71相配合的凹形圆盆腔81,所述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通过圆形凸台71与凹形圆盆腔81配合安装,所述圆形凸台71与凹形圆盆腔8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1,不会影响桥梁在竖直方向上的正常位移和水平方向上的正常转动;所述拱形挡块6设在凹形圆盆腔81的内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均通过固定螺栓5与锚碇钢棒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挡块6通过挡块固定销固定在下支座板3的内侧壁上,所述挡块固定销与下支座板3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挡块固定销与拱形挡块6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圆形凸台71可与上支座板2一体设计,也可分开成型再固定连接到一起。实施例二如图4-5所示,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及位于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分别通过锚碇钢棒4与梁体10、桥墩连接,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2下部的滑动导轨72和销定在下支座板3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6,安装时所述滑动导轨72与拱形挡块6接触实现水平限位,所述下支座板3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滑动导轨72相配合的滑动槽82,所述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通过滑动导轨72与滑动槽82配合安装,所述滑动导轨72底面与滑动槽82底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1,在不影响桥梁竖直方向正常位移的同时,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使得梁体10在顺桥向上的正常滑动得到保证;所述拱形挡块6固定在滑动槽82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挡块6的拱台上包覆有不锈钢,所述滑动导轨72与拱台接触的两侧设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与不锈钢组成滑动摩擦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均通过固定螺栓5与锚碇钢棒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挡块6通过挡块固定销固定在下支座板3的内侧壁上,所述挡块固定销与下支座板3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挡块固定销与拱形挡块6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导轨72与与上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及位于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分别通过锚碇钢棒(4)与梁体(10)、桥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2)下部的受约束机构和销定在下支座板(3)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6),安装时所述受约束机构与拱形挡块(6)接触实现水平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包括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及位于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的水平方向限位组件,所述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分别通过锚碇钢棒(4)与梁体(10)、桥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方向限位组件包括上支座板(2)下部的受约束机构和销定在下支座板(3)内侧壁上的拱形挡块(6),安装时所述受约束机构与拱形挡块(6)接触实现水平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2)下部的受约束机构为圆形凸台(71),所述下支座板(3)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圆形凸台(71)相配合的凹形圆盆腔(81),所述上支座板(2)与下支座板(3)之间通过圆形凸台(71)与凹形圆盆腔(81)配合安装,所述圆形凸台(71)与凹形圆盆腔(8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1),所述拱形挡块(6)设在凹形圆盆腔(81)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刚度限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2)下部的受约束机构为滑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升,师艳武,白自恒,李永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桥之恒桥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