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美冬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453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焊接作业、打磨处理、喷漆作业以及精细抛光等多种工序,使用到的轮毂打磨设备包括底板、旋转装置、夹持装置和打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轮毂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的轮毂打磨时大多需要人工进行加工打磨,通常直接将轮毂放置于平台上,手持打磨机进行打磨,轮毂容易移动,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大批量的打磨汽车轮毂会使得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中漂浮着大量的金属细屑粉尘,不仅容易使得工人们的呼吸道感染,还容易由于静电、明火等原因造成爆炸;b,传统的轮毂打磨设备的打磨效果较差,工作流程复杂,能够提高轮毂打磨的工作效率。

A post-treatment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nd welding of automobile wheel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毂制造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长,轮毂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正常的轮毂制造工艺为铸造,是金属在熔融状态,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次冷却或结晶而制成轮毂,在车辆前进中,压到一个坚硬而尖锐的物体时,轮毂经常会发生开裂或者断裂的现象,需要对轮毂进行焊接修复处理对轮毂进行翻新,焊接后需要对轮毂焊接时产生的焊瘤和焊渣等进行打磨处理才能进行使用。然而现有的轮毂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的轮毂打磨时大多需要人工进行加工打磨,通常直接将轮毂放置于平台上,手持打磨机进行打磨,轮毂容易移动,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大批量的打磨汽车轮毂会使得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中漂浮着大量的金属细屑粉尘,不仅容易使得工人们的呼吸道感染,还容易由于静电、明火等原因造成爆炸;b,传统的轮毂打磨设备的打磨效果较差,工作流程复杂,打磨效率低下,操作不方便,并且容易出现打磨不完全的现象,能够提高轮毂打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焊接作业:人工使用电焊机器对轮毂边缘的缺口进行焊接补齐作业,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步骤二,打磨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放置到轮毂打磨设备内,对焊接时产生的多余不平整部分进行打磨,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步骤三,喷漆作业:将步骤二中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放置到喷漆机器内,对打磨完成的轮毂进行喷漆作业,得到喷漆完成的轮毂;步骤四,精细抛光:人工使用抛光机配合粗细两种研磨剂对步骤三中得到的喷漆完成的轮毂进行精细化剖光作业,得到完整的轮毂。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轮毂打磨设备包括底板、旋转装置、夹持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的底板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底板上端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一号电机、转动圆盘、连接杆、缺口圆环、动力圆杆、旋转杆、直杆和转珠,所述的底板中端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形环槽,底板下端右侧安装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上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安装有缺口圆环,转动圆盘外壁上安装有动力圆杆,旋转杆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状环槽,弧状环槽和弧形环槽内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转珠,旋转杆下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直杆,通过缺口圆环、动力圆杆、旋转杆和直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动力圆杆通过直杆能够带动旋转杆转动,缺口圆环和直杆能够对旋转杆进行定位作业,为轮毂打磨提供了稳定的打磨环境。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二号电机、转动螺纹杆、动力圆盘、定位圆杆、转动圆杆、顶升曲面板、顶升圆杆、顶起杆、弧面板和橡胶板,所述的旋转杆上端开设有空心圆槽,空心圆槽下端安装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螺纹杆,空心圆槽上下两端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圆杆,下端转动圆杆中端安装有动力圆盘,动力圆盘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定位圆杆,上下转动圆杆之间通过顶升圆杆相连接,顶升圆杆上延其周长方向均匀安装有顶升曲面板,顶升曲面板上开设有曲面槽,旋转杆上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顶起杆,顶起杆位于空心圆槽内壁一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曲面槽内,顶起杆位于旋转杆外壁一端安装有弧面板,弧面板上安装有橡胶板,通过顶升曲面板、顶升圆杆、顶起杆、弧面板和橡胶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稳定对轮毂进行夹持作业,轮毂在打磨时不会发生转动。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伸缩杆、平板、T型圆杆、转动圆板、连接圆杆、斜圆杆、直板、L型板、三号电机、弯板和打磨圆杆,所述的底板右端中部安装有升降气缸,底板右端前后对称安装有伸缩杆,升降气缸和伸缩杆上端安装平板,平板中端开设有圆卡槽,圆卡槽内安装有T型圆杆,T型圆杆下端安装有转动圆板,转动圆板下端前后两端左右对称安装有连接圆杆,连接圆杆下端安装有转动圆板,平板下端前侧安装有直板,直板上通过销轴安装有弯板,平板下端后侧安装有L型板,L型板下端开设有圆打磨槽,L型板内壁上安装有三号电机,三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弯板,前后两端的弯板之间通过斜圆杆相连接,转动圆板下端安装有打磨圆杆,打磨圆杆下端穿过圆打磨槽安装有打磨机构,通过连接圆杆、斜圆杆和弯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能够带动打磨圆杆进行半旋转往复运动。所述的打磨机构包括长条板、双向气缸、滑动板和曲面打磨板,所述的打磨圆杆下端安装有长条板,长条板上开设有长条槽,长条槽中端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输出端安装有滑动板,且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长条槽内,滑动板下端安装有曲面打磨板,通过双向气缸、滑动板和曲面打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能够对轮毂进行打磨作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下端均匀安装有支撑杆,为轮毂打磨提供了稳定的打磨环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缺口圆环伸入到旋转杆上的直杆之间,动力圆杆位于缺口圆环的缺口处且和缺口圆环外壁处相切,动力圆杆和直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通过缺口圆环和直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对旋转杆进行稳定的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螺纹杆上的螺纹牙距和定位圆杆之间相互配合使用,使得顶升圆杆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不会发生回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圆板上左右两端连接圆杆之间的距离较小,转动圆板上前后两端连接圆杆之间的距离较大,斜圆杆穿插在左右两端连接圆杆之间,使得转动圆板能够进行半旋转往复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曲面打磨板上均匀设置有打磨钢丝且曲面打磨板和轮毂之间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对轮毂外壁进行全面的打磨作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轮毂打磨时存在的以下难题,a,现有的轮毂打磨时大多需要人工进行加工打磨,通常直接将轮毂放置于平台上,手持打磨机进行打磨,轮毂容易移动,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大批量的打磨汽车轮毂会使得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中漂浮着大量的金属细屑粉尘,不仅容易使得工人们的呼吸道感染,还容易由于静电、明火等原因造成爆炸;b,传统的轮毂打磨设备的打磨效果较差,工作流程复杂,打磨效率低下,操作不方便,并且容易出现打磨不完全的现象,能够提高轮毂打磨的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夹持装置和旋转装置通过缺口圆环、动力圆杆、旋转杆和直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动力圆杆通过直杆带动旋转杆转动一定角度后,缺口圆环和直杆相互配合作用,能够对旋转杆进行定位作业,为轮毂打磨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使得打磨装置能够对轮毂进行全面的打磨作业,通过顶升曲面板、顶升圆杆、顶起杆、弧面板和橡胶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顶升圆杆通过顶升曲面板和顶起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能够带动弧面板上的橡胶板对轮毂进行内壁夹持作业,能够适应半径不同的轮毂,为打磨装置对轮毂外壁打磨提供了便利。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打磨装置和打磨机构通过双向气缸、滑动板和曲面打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双向气缸通过滑动板带动曲面打磨板抵紧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焊接作业:人工使用电焊机器对轮毂边缘的缺口进行焊接补齐作业,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n步骤二,打磨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放置到轮毂打磨设备内,对焊接时产生的多余不平整部分进行打磨,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n步骤三,喷漆作业:将步骤二中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放置到喷漆机器内,对打磨完成的轮毂进行喷漆作业,得到喷漆完成的轮毂;/n步骤四,精细抛光:人工使用抛光机配合粗细两种研磨剂对步骤三中得到的喷漆完成的轮毂进行精细化剖光作业,得到完整的轮毂;/n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轮毂打磨设备包括底板(1)、旋转装置(2)、夹持装置(3)和打磨装置(4),所述的底板(1)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安装有夹持装置(3),底板(1)上端安装有打磨装置(4);/n所述的旋转装置(2)包括一号电机(21)、转动圆盘(22)、连接杆(23)、缺口圆环(24)、动力圆杆(25)、旋转杆(26)、直杆(27)和转珠(28),所述的底板(1)中端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形环槽,底板(1)下端右侧安装有一号电机(21),一号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转动圆盘(22),转动圆盘(22)上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上端安装有缺口圆环(24),转动圆盘(22)外壁上安装有动力圆杆(25),旋转杆(26)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状环槽,弧状环槽和弧形环槽内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转珠(28),旋转杆(26)下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直杆(27);/n所述的夹持装置(3)包括二号电机(3a)、转动螺纹杆(3b)、动力圆盘(3c)、定位圆杆(3d)、转动圆杆(3e)、顶升曲面板(3f)、顶升圆杆(3g)、顶起杆(3h)、弧面板(3i)和橡胶板(3j),所述的旋转杆(26)上端开设有空心圆槽,空心圆槽下端安装有二号电机(3a),二号电机(3a)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螺纹杆(3b),空心圆槽上下两端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圆杆(3e),下端转动圆杆(3e)中端安装有动力圆盘(3c),动力圆盘(3c)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定位圆杆(3d),上下转动圆杆(3e)之间通过顶升圆杆(3g)相连接,顶升圆杆(3g)上延其周长方向均匀安装有顶升曲面板(3f),顶升曲面板(3f)上开设有曲面槽,旋转杆(26)上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顶起杆(3h),顶起杆(3h)位于空心圆槽内壁一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曲面槽内,顶起杆(3h)位于旋转杆(26)外壁一端安装有弧面板(3i),弧面板(3i)上安装有橡胶板(3j);/n所述的打磨装置(4)包括升降气缸(4a)、伸缩杆(4b)、平板(4c)、T型圆杆(4d)、转动圆板(4e)、连接圆杆(4f)、斜圆杆(4g)、直板(4h)、L型板(4i)、三号电机(4j)、弯板(4k)和打磨圆杆(4l),所述的底板(1)右端中部安装有升降气缸(4a),底板(1)右端前后对称安装有伸缩杆(4b),升降气缸(4a)和伸缩杆(4b)上端安装平板(4c),平板(4c)中端开设有圆卡槽,圆卡槽内安装有T型圆杆(4d),T型圆杆(4d)下端安装有转动圆板(4e),转动圆板(4e)下端前后两端左右对称安装有连接圆杆(4f),连接圆杆(4f)下端安装有转动圆板(4e),平板(4c)下端前侧安装有直板(4h),直板(4h)上通过销轴安装有弯板(4k),平板(4c)下端后侧安装有L型板(4i),L型板(4i)下端开设有圆打磨槽,L型板(4i)内壁上安装有三号电机(4j),三号电机(4j)输出端安装有弯板(4k),前后两端的弯板(4k)之间通过斜圆杆(4g)相连接,转动圆板(4e)下端安装有打磨圆杆(4l),打磨圆杆(4l)下端穿过圆打磨槽安装有打磨机构(41);/n所述的打磨机构(41)包括长条板(411)、双向气缸(412)、滑动板(413)和曲面打磨板(414),所述的打磨圆杆(4l)下端安装有长条板(411),长条板(411)上开设有长条槽,长条槽中端安装有双向气缸(412),双向气缸(412)输出端安装有滑动板(413),且滑动板(41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长条槽内,滑动板(413)下端安装有曲面打磨板(4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制造焊接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焊接作业:人工使用电焊机器对轮毂边缘的缺口进行焊接补齐作业,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
步骤二,打磨处理:将步骤一中得到焊接完成的轮毂放置到轮毂打磨设备内,对焊接时产生的多余不平整部分进行打磨,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
步骤三,喷漆作业:将步骤二中得到打磨完成的轮毂放置到喷漆机器内,对打磨完成的轮毂进行喷漆作业,得到喷漆完成的轮毂;
步骤四,精细抛光:人工使用抛光机配合粗细两种研磨剂对步骤三中得到的喷漆完成的轮毂进行精细化剖光作业,得到完整的轮毂;
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轮毂打磨设备包括底板(1)、旋转装置(2)、夹持装置(3)和打磨装置(4),所述的底板(1)下端安装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安装有夹持装置(3),底板(1)上端安装有打磨装置(4);
所述的旋转装置(2)包括一号电机(21)、转动圆盘(22)、连接杆(23)、缺口圆环(24)、动力圆杆(25)、旋转杆(26)、直杆(27)和转珠(28),所述的底板(1)中端开设有圆环槽,圆环槽内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形环槽,底板(1)下端右侧安装有一号电机(21),一号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转动圆盘(22),转动圆盘(22)上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上端安装有缺口圆环(24),转动圆盘(22)外壁上安装有动力圆杆(25),旋转杆(26)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开设有弧状环槽,弧状环槽和弧形环槽内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转珠(28),旋转杆(26)下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直杆(27);
所述的夹持装置(3)包括二号电机(3a)、转动螺纹杆(3b)、动力圆盘(3c)、定位圆杆(3d)、转动圆杆(3e)、顶升曲面板(3f)、顶升圆杆(3g)、顶起杆(3h)、弧面板(3i)和橡胶板(3j),所述的旋转杆(26)上端开设有空心圆槽,空心圆槽下端安装有二号电机(3a),二号电机(3a)输出端安装有转动螺纹杆(3b),空心圆槽上下两端内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圆杆(3e),下端转动圆杆(3e)中端安装有动力圆盘(3c),动力圆盘(3c)外壁上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定位圆杆(3d),上下转动圆杆(3e)之间通过顶升圆杆(3g)相连接,顶升圆杆(3g)上延其周长方向均匀安装有顶升曲面板(3f),顶升曲面板(3f)上开设有曲面槽,旋转杆(26)上端延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顶起杆(3h),顶起杆(3h)位于空心圆槽内壁一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曲面槽内,顶起杆(3h)位于旋转杆(26)外壁一端安装有弧面板(3i),弧面板(3i)上安装有橡胶板(3j);
所述的打磨装置(4)包括升降气缸(4a)、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冬伍勇军夏可欣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