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增材制造技术(也成为3D打印技术)是利用高能量电子束的可控偏转,实现对金属粉末床中特定区域的辐照,从而实现目标区域的熔化/烧结,获得致密的金属产品的一种技术。当利用高能量电子束直接辐照粉末床时,松散的粉末床容易出现局部电荷堆积,从而使相邻粉末带同种电荷而产生排斥力。这会破坏粉末床的稳定性,造成粉末的飞散。粉末漂浮于粉末床上方形成的颗粒云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电子束的激发与传输、真空室的污染、检测信号的干扰等,从而造成成形过程被迫中断。此过程通常被称为“吹粉”。现有的解决吹粉的手段是:在高能电子束辐照粉末床以实现局部固化的步骤之前,首先利用受控且适当的电子束,针对成形件位置及邻近范围内进行均匀作用,通过调整电子束电流、电子速度、电子束扫描速度以及粉末的电导率,实现粉末床的“假烧结”,以提高粉末颗粒之间的电导率。利用这种解决手段,可以成功地抑制粉末的吹粉问题,但针对整个粉床范围的大面积粉床的整体“假烧结”方式,其存在有成形效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中的二维轮廓信息,并根据所述二维轮廓信息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的边缘;/n根据所述边缘确定骨架形成区域,所述骨架形成区域围绕所述边缘且与所述边缘之间具有间隔;/n在进行所述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的成形之前,对所述骨架形成区域内的粉末层进行扫描固化以形成网状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中的二维轮廓信息,并根据所述二维轮廓信息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的边缘;
根据所述边缘确定骨架形成区域,所述骨架形成区域围绕所述边缘且与所述边缘之间具有间隔;
在进行所述待加工零件于当前粉末层的成形之前,对所述骨架形成区域内的粉末层进行扫描固化以形成网状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网状骨架中,其中一层所述网状骨架相较于另一层所述网状骨架转动预设角度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θ为0°-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骨架包括多个网格单元,沿远离所述边缘的方向,所述网格单元的大小逐渐变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文斌,郭超,马旭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