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冷凝器及焦油冷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386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焦油冷凝器及焦油冷凝系统。该焦油冷凝器的列管束位于壳体内,依次贯穿预处理室、蒸汽过热室、蒸发室及油气分离室,列管束顶部与预处理室顶部内壁有间距,与预处理室底面的距离为50d‑100d;预处理室设有进气管;蒸汽过热室设有饱和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蒸发室设有进水管和饱和蒸汽出口;饱和蒸汽出口与饱和蒸汽入口连通;油气分离室设有出气管和出焦油管;焦油冷凝器还设有用于测定含油热解气进列管束前后压差的压差变送器,并将压差信号传给压差控制器;压差控制器作用于设于进水管上的流量执行机构维持压差为(1‑1.5)p。该焦油冷凝器及焦油冷凝系统,耐堵塞。

Tar condenser and tar condens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油冷凝器及焦油冷凝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焦油冷凝器及焦油冷凝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的能源储量结构为富煤、少气、贫油,采用先热解获得低成本的燃气、焦油,剩余的半焦送锅炉燃烧发电的多联产技术,将大大提高煤炭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和利用价值,缓解我国油气供应不足。高温含油热解气的油气分离工艺是热解焦油和燃气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焦油冷凝器是系统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系统的长周期运行。当前,产自热解炉的含尘含油高温热解气经过旋风、布袋、电捕集等除尘工序后,普遍采用直接喷淋工艺冷凝回收焦油,实现燃气与焦油的分离,进而实现焦油的回收。然而,由于焦油组分复杂,分子量范围分布宽,若采用常规的单级冷凝器无法实现油品的分级与热量梯级回收。另外,由于焦油不同组分在冷凝过程中流动性相差很大,使得单级冷凝器在运行中出现堵塞现象,严重影响油气分离工艺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若采用现有的多级列管式冷凝器,须采用多种冷却介质。此外,含油热解气走管程,冷却介质走壳程,故列管的内壁面的温度与冷却介质的温度相当,如此,会使得与列管内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油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焦油冷凝器包括壳体和列管束;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预处理室、蒸汽过热室、蒸发室及油气分离室;所述列管束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列管束依次贯穿所述预处理室、所述蒸汽过热室、所述蒸发室及所述油气分离室,所述列管束的顶部与所述预处理室的顶部内壁有间距,所述列管束的顶部与所述预处理室的底面的距离为50d-100d,其中d为所述列管束的每根管的公称直径;所述预处理室设有用于输入含油热解气的进气管;所述蒸汽过热室设有饱和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蒸发室设有用于输入锅炉水的进水管和饱和蒸汽出口;所述饱和蒸汽出口与所述饱和蒸汽入口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室设有用于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油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焦油冷凝器包括壳体和列管束;所述壳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预处理室、蒸汽过热室、蒸发室及油气分离室;所述列管束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列管束依次贯穿所述预处理室、所述蒸汽过热室、所述蒸发室及所述油气分离室,所述列管束的顶部与所述预处理室的顶部内壁有间距,所述列管束的顶部与所述预处理室的底面的距离为50d-100d,其中d为所述列管束的每根管的公称直径;所述预处理室设有用于输入含油热解气的进气管;所述蒸汽过热室设有饱和蒸汽入口和过热蒸汽出口;所述蒸发室设有用于输入锅炉水的进水管和饱和蒸汽出口;所述饱和蒸汽出口与所述饱和蒸汽入口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室设有用于输出净化气的出气管和用于输出焦油的出焦油管;所述焦油冷凝器还设有压差变送器,所述压差变送器用于测定含油热解气进所述列管束前及出所述列管束后的压差,并将压差信号传送给压差控制器;所述压差控制器作用于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的流量执行机构以调节进入所述蒸发室中锅炉水的流量并维持所述压差为(1-1.5)p,其中p为正常运行时所述压差变送器测定的含油热解气进所述列管束前及出所述列管束后的压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油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束的顶部与所述预处理室的底面的距离为50d-75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油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蒸汽入口设于所述蒸汽过热室的底部侧壁,所述过热蒸汽出口设于所述蒸汽过热室的顶部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焦油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控制器作用于设于所述进水管上的流量执行机构以调节进入所述蒸发室中锅炉水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良刘海峰王辅臣于广锁代正华王亦飞陈雪莉龚欣赵辉梁钦锋郭晓镭郭庆华李伟锋王兴军刘霞陆海峰龚岩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