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式对流器及玻璃预热炉。该预热炉包括炉体、输送辊、加热单元、风管式对流器和风机,风管式对流器安装在玻璃输送通道的上侧和/或下侧,风机与风管式对流器连接,对流器包括风压平衡箱、布风管和导风管;平衡箱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布风管设有两个以上,各布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两平衡箱的内腔连通,各布风管间隔布置,且各布风管的间隔方向垂直于两平衡箱的排布方向,布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布风孔;导风管用于将配套风机与两平衡箱的内腔连通,以向平衡箱供风;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用于对进入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布风管与输送辊平行。该玻璃预热炉对玻璃加热较为均匀。
A kind of air duct convector and glass pre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式对流器及玻璃预热炉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品热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风管式对流器及玻璃预热炉。
技术介绍
真空玻璃封边焊接前需要对玻璃进行预热,如果玻璃的预热温度不够,会造成玻璃在焊接中受到较大冷热冲击,这种冷热冲击一旦超出玻璃能够承受的安全范围,会影响真空玻璃的封接质量和成品率。玻璃的预热一般通过预热炉来实现,预热炉中设有用于输送玻璃的输送通道、用于对玻璃加热的加热装置,一般还会设置对流器,以将被加热装置加热的热空气送至玻璃的表面,进一步的对玻璃进行加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40233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无阻隔强辐射风机对流玻璃钢化炉,该钢化炉中设有用于输送玻璃的辊道、用于给玻璃加热的加热丝及用于将炉内被加热丝加热的热空气送至玻璃表面的对流系统,对流系统包括风机、蜗壳、对流管道和布风盒,布风盒下侧设有多排气流喷嘴,使用时,炉内的热空气受风机驱使通过蜗壳进风,经过对流管道进入布风盒内,然后通过设于布风盒下侧的多排气流喷嘴吹向玻璃。上述钢化炉内的对流系统可以将炉内的热空气吹向玻璃,但是并未公开对流管道与布风盒连接位置处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之间如何进行气流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对玻璃加热的风管式对流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风管式对流器的玻璃预热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风管式对流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风管式对流器包括:风压平衡箱,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布风管,设有两个以上,各布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各布风管间隔布置,且各布风管的间隔方向垂直于两风压平衡箱的排布方向,布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布风孔;导风管,用于将配套风机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以向风压平衡箱供风;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用于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以平衡各布风管的风压。本技术所提供的风管式对流器的有益效果是:该风管式对流器的导风管与布风管通过风压平衡箱连接在一起,在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以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进而使得风压平衡箱内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这样设置,使得气流进入各布风管内时的风压相等,进而使得最终从各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的流速较为均匀,这样对玻璃的加热也较为均匀。进一步的,分流结构包括若干个导流板,导流板从风压平衡箱的进风口一侧向布风管一侧延伸,并将风压平衡箱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导流板与风压平衡箱固定较为简单,可以降低制造难度。进一步的,过流通道的数量与布风管的数量相等,且各过流通道与各布风管一一对应,过流通道的一端对应布风管的端部。这样设置,既满足了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从而保证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又尽可能的减小因设置导流板而导致的风阻增加量,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另外还可以降低噪音。进一步的,风压平衡箱的用于连接导风管的进风口处于上箱壁的中部位置,导流板围绕进风口呈发散状布置在进风口下侧。这样设置,便于导流板的设置,便于保证风压平衡箱内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一步的,导流板上设有连通相邻过流通道的风孔。这样设置,使得各布风管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尽可能的相等。进一步的,两风压平衡箱内的导流板的数量和布置形式相同。这样设置,尽可能的保证布风管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而保证从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尽可能的均匀。进一步的,导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风压平衡箱,用于与配套风机连接的连接结构处于导风管的中部;或者,导风管包括两段单管,两段单管相背的端部分别连接两风压平衡箱,两段单管相邻的端部均与同一配套风机连接。这样设置,保证由配套风机吹出的气流到达两风压平衡箱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而保证布风管的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使得最终从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尽可能的均匀。本技术所提供的玻璃预热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玻璃预热炉包括炉体、输送辊、加热单元、风管式对流器和风机,炉体内具有玻璃输送通道,输送辊设置在玻璃输送通道内,加热单元安装在炉体内,布置在玻璃输送通道周围,风管式对流器安装在玻璃输送通道的上侧和/或下侧,风机与风管式对流器连接,进而将炉内的热风通过风管式对流器吹向被加热的玻璃以对玻璃加热,风管式对流器包括:风压平衡箱,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布风管,设有两个以上,各布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各布风管间隔布置,且各布风管的间隔方向垂直于两风压平衡箱的排布方向,布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布风孔;导风管,用于将配套风机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以向风压平衡箱供风;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用于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以平衡各布风管的风压;风管式对流器中的布风管与输送辊平行设置。本技术所提供的玻璃预热炉的有益效果是:该玻璃预热炉的风管式对流器在使用时,用于将炉内被加热单元加热的空气吹向被加工的玻璃,辅助加热单元对玻璃进行加热;风管式对流器的导风管与布风管通过风压平衡箱连接在一起,在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以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进而使得风压平衡箱内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这样设置,使得气流进入各布风管内时的风压相等,进而使得最终从各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的流速较为均匀,这样对玻璃的加热也较为均匀。进一步的,分流结构包括若干个导流板,导流板从风压平衡箱的进风口一侧向布风管一侧延伸,并将风压平衡箱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导流板与风压平衡箱固定较为简单,可以降低制造难度。进一步的,过流通道的数量与布风管的数量相等,且各过流通道与各布风管一一对应,过流通道的一端对应布风管的端部。这样设置,既满足了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从而保证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又尽可能的减小因设置导流板而导致的风阻增加量,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另外还可以降低噪音。进一步的,风压平衡箱的用于连接导风管的进风口处于上箱壁的中部位置,导流板围绕进风口呈发散状布置在进风口下侧。这样设置,便于导流板的设置,便于保证风压平衡箱内各布风管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一步的,导流板上设有连通相邻过流通道的风孔。这样设置,使得各布风管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尽可能的相等。进一步的,两风压平衡箱内的导流板的数量和布置形式相同。这样设置,尽可能的保证布风管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而保证从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尽可能的均匀。进一步的,导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风压平衡箱,用于与配套风机连接的连接结构处于导风管的中部;或者,导风管包括两段单管,两段单管相背的端部分别连接两风压平衡箱,两段单管相邻的端部均与同一配套风机连接。这样设置,保证由配套风机吹出的气流到达两风压平衡箱的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进而保证布风管的两端进风口处的风压相等,使得最终从布风管的布风孔吹出的气流尽可能的均匀。进一步的,风机布置于导风管、风压平衡箱及布风管围成的环形结构内。这样设置,使得该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包括:/n风压平衡箱,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n布风管,设有两个以上,各布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各布风管间隔布置,且各布风管的间隔方向垂直于两风压平衡箱的排布方向,布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布风孔;/n导风管,用于将配套风机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以向风压平衡箱供风;/n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用于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以平衡各布风管的风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包括:
风压平衡箱,设有两个,且间隔布置;
布风管,设有两个以上,各布风管的两端分别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各布风管间隔布置,且各布风管的间隔方向垂直于两风压平衡箱的排布方向,布风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布风孔;
导风管,用于将配套风机与两风压平衡箱的内腔连通,以向风压平衡箱供风;
风压平衡箱内设有分流结构,用于对进入风压平衡箱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以平衡各布风管的风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分流结构包括若干个导流板,导流板从风压平衡箱的进风口一侧向布风管一侧延伸,并将风压平衡箱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过流通道的数量与布风管的数量相等,且各过流通道与各布风管一一对应,过流通道的一端对应布风管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风压平衡箱的用于连接导风管的进风口处于上箱壁的中部位置,导流板围绕进风口呈发散状布置在进风口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导流板上设有连通相邻过流通道的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管式对流器,其特征是,两风压平衡箱内的导流板的数量和布置形式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兵,李金玉,庞世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