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化粪池、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管道Ⅰ和管道Ⅱ,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划分为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二沉池和清水池,化粪池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通过水管连通,管道Ⅰ位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的上方,管道Ⅱ位于清水池的上方,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的底部连通,二沉池与清水池的上部连通,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内放置有曝气装置和填料,曝气装置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清水池中设置有水泵,水泵与排水管连接。污水经过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出水COD和氨氮低于100mg/L和15mg/L,满足多地乡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
A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美丽乡村战略布局的实施,对乡村污水进行高效处理迫在眉睫,这也是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多采用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常称AAO)工艺及循环式活性污泥(常称CASS)工艺,实现有机物(以COD计)及氮磷的去除。但对于乡村污水来说,存在水量过小、水量波动大、居民运行能力弱的问题,乡村居民很难派出专人维护这种小水量污水设施,如选择上述传统的AAO或CASS污水处理工艺,则因维护困难而造成处理设施停运。村屯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有其显著的特点,如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这种分散的居住特点造成如果采用管道收集后集中处理的管道工程投资较大,比较适合采用户用污水处理,或者采用局部集中收集处理(如紧邻村干道)和局部户用收集处理相结合的模式。考虑到农村居民的维护能力及经济承受能力较弱,需要开发用电少及近零维护的户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小水量污水零维护的技术需求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零供电实现村屯户用污水的高效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化粪池和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所述户用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管道Ⅰ和管道Ⅱ,所述管道Ⅰ和管道Ⅱ的一端均与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连通,所述管道Ⅰ和管道Ⅱ的另一端均伸出地面,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划分为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二沉池和清水池,所述化粪池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管道Ⅰ位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的上方,所述管道Ⅱ位于清水池的上方,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的底部连通,所述二沉池与清水池的上部连通,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内放置有曝气装置和填料,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清水池中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排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共用侧壁Ⅰ,所述侧壁Ⅰ的底部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与清水池共用侧壁Ⅱ,所述侧壁Ⅱ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堰。进一步的,所述侧壁Ⅱ倾斜设置,所述侧壁Ⅱ的底端相比顶端靠近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进一步的,所述侧壁Ⅱ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60°且小于90°。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和水泵的驱动均由带有蓄电功能的太阳能发电板发电驱动。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浮漂控制开关的潜水泵。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为曝气管或曝气头。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的填充率占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体积的20%-30%。进一步的,所述填料为球形悬浮填料。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板发电驱动实现好氧曝气及污水提升的户用污水处理装置,由粪水分离功能的化粪池与污染物去除功能的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组成,化粪池出水进入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生物移动床内的生物载体上负载的生物膜在好氧环境下完成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处理后的污水经水泵提升后外排或回用;其中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由光伏太阳能发电板驱动气泵实现,处理后的污水外排也是由光伏太阳能发电板驱动水泵实现;本装置适用于处理村屯户用等小水量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技术的特点是零供电实现村屯户用污水的高效处理,解决了小水量污水零维护的技术需求。污水经过本技术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可以保障出水COD和氨氮分别低于100mg/L和15mg/L,满足多地乡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化粪池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合建横剖面图;图2:化粪池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合建的处理模式流程图;图3:化粪池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分建的处理模式流程图;图中:01、化粪池,1、管道Ⅰ,2、管道Ⅱ,3、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4、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5、二沉池,6、清水池,7、曝气装置,8、填料,9、气管,10、气泵,11、水泵,12、排水管,13、侧壁Ⅰ,14、空隙,15、侧壁Ⅱ,16、出水堰,17、太阳能发电板,011、化粪一区,012、化粪二区,013、过水管Ⅰ,014、过水管Ⅱ,015、污水管,016、通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化粪池01和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所述户用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管道Ⅰ1和管道Ⅱ2,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均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连通,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的上端均伸出地面,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划分为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二沉池5和清水池6,所述化粪池01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管道Ⅰ1位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的上方,所述管道Ⅱ2位于清水池6的上方,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和二沉池5的底部连通,所述二沉池5与清水池6的上部连通,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内放置有曝气装置7和填料8,所述曝气装置7通过贯穿管道Ⅰ1的气管9与气泵10连接,所述清水池6中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与贯穿管道Ⅱ2的排水管1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和二沉池5共用侧壁Ⅰ13,所述侧壁Ⅰ13的底部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14。进一步的,所述二沉池5与清水池6共用侧壁Ⅱ15,所述侧壁Ⅱ15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6。进一步的,所述侧壁Ⅱ15倾斜设置,所述侧壁Ⅱ15的底端相比顶端靠近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使二沉池5中沉淀的污泥通过空隙14自动流入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进一步的,所述侧壁Ⅱ15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60°且小于90°。进一步的,所述气泵10和水泵11的驱动均由带有蓄电功能的太阳能发电板17发电驱动。进一步的,所述水泵11为浮漂控制开关的潜水泵。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7为曝气管或曝气头。进一步的,所述填料8的填充率占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体积的20%-30%。进一步的,所述填料8为球形悬浮填料。进一步的,所述化粪池01分为化粪一区011和化粪二区012,所述化粪一区011和化粪二区012的上方均竖直设置有通气管016,两根所述通气管016的下端分别与化粪一区011和化粪二区012连通,两根所述通气管016的上端位于地面以上,所述化粪一区011和化粪二区012通过过水管Ⅰ013连通,所述化粪二区012通过过水管Ⅱ014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连通。具体工作时:利用所述的户用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化粪池(01)和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所述户用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管道Ⅰ(1)和管道Ⅱ(2),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的一端均与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连通,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的另一端均伸出地面,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划分为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二沉池(5)和清水池(6),所述化粪池(01)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管道Ⅰ(1)位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的上方,所述管道Ⅱ(2)位于清水池(6)的上方,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和二沉池(5)的底部连通,所述二沉池(5)与清水池(6)的上部连通,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内放置有曝气装置(7)和填料(8),所述曝气装置(7)通过气管(9)与气泵(10)连接,所述清水池(6)中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与排水管(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化粪池(01)和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所述户用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管道Ⅰ(1)和管道Ⅱ(2),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的一端均与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连通,所述管道Ⅰ(1)和管道Ⅱ(2)的另一端均伸出地面,所述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划分为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二沉池(5)和清水池(6),所述化粪池(01)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通过水管连通,所述管道Ⅰ(1)位于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的上方,所述管道Ⅱ(2)位于清水池(6)的上方,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和二沉池(5)的底部连通,所述二沉池(5)与清水池(6)的上部连通,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内放置有曝气装置(7)和填料(8),所述曝气装置(7)通过气管(9)与气泵(10)连接,所述清水池(6)中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与排水管(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移动床好氧反应池(4)和二沉池(5)共用侧壁Ⅰ(13),所述侧壁Ⅰ(13)的底部与好氧沉淀一体反应器(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用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陈理想,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