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339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修复用生态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待处理水箱、第一动力泵、沉淀箱、第一过滤箱、浮游植物处理箱、活性炭过滤器和储水箱,所述第一过滤箱的出口与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的入口之间设有逆止阀;所述活性炭处理器的出口与储水箱连接,其中沉淀箱内间隔的设置数层过滤板;所述沉淀箱的箱体内壁上间隔的设置数层延边,所述过滤板的边缘坐落在延边上,同时所述过滤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把手,所述把手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邻过滤板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水体修复,高效可靠。

An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using phytoplankton for water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用生态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浮游生物是悬浮生活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游泳能力微弱或完全没有游泳能力。通常所说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中国专利CN2015208153132公开了一种河道水体修复装置,包括浮板、至少两组串联菌笼、供氧装置和至少一个曝气装置;浮板浮于河道水面上,浮板设置有挺水植物和/或浮游植物生长孔;串联菌笼浸没于水中且其一端固定于浮板的下表面上,菌笼内填装有固定化好氧菌颗粒;供氧装置安装于浮板上;曝气装置位于串联菌笼的下方,且与投放有固定化厌氧菌颗粒的河道底泥具有预设距离;曝气装置通过管线与供氧装置相连。所公开的河道水体修复装置,将挺水植物和/或浮游植物固定生长于该装置的植物生长孔中,固定化好氧菌颗粒填装于菌笼内,使挺水植物和/或浮游植物及微生物不会随水体流失,对河道水体治理效果稳定。上述方案简单有效,但是运行成本较高、安装的时候相对复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新的利用浮游植物、过滤器等装置进行大规模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水体修复,效率高。本技术提供了下述方案: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待处理水箱、第一动力泵、沉淀箱、第一过滤箱、浮游植物处理箱、活性炭过滤器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待处理水箱内用于盛装待处理水源;所述第一动力泵用于提供原始动力,将待处理水源运送出去;所述沉淀箱用于沉淀待处理水源中的杂质,并且沉淀箱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过滤箱,所述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流入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所述第一过滤箱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悬浮物;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浮游植物处理箱之间设置第三动力泵,所述第三动力泵将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送入浮游植物处理箱内,同时第一过滤箱的出口与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的入口之间设有逆止阀;浮游植物处理箱用于处理水源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浮游植物处理箱与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设置第二动力泵,所述第二动力泵将浮游植物处理箱内的水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内,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内设置有活性炭,用于吸附水源中的有害物质;所述储水箱的高度位置低于活性炭过滤器的位置,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水源流入储水箱内;其中沉淀箱内间隔的设置数层过滤板;所述沉淀箱的箱体内壁上间隔的设置数层延边,所述过滤板的边缘坐落在延边上,同时所述过滤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把手,所述把手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邻过滤板之间的间距。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过滤箱,第二过滤箱位于浮游植物处理箱与第二动力泵之间,第二过滤箱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二动力泵和浮游植物处理箱连通;第二过滤箱的高度位置低于浮游植物处理箱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过滤箱用于过滤浮游植物,防止其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内。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储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进入储水箱的水量。优选地,所述沉淀箱上设有观察口。优选地,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上设有定时器。优选地,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上设有用于监控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上设有定时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泵为容积式输送泵或旋转式输送泵。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力泵为容积式输送泵或旋转式输送泵。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浮游植物处理箱、活性炭过滤器以及沉淀箱等装置对待处理水源进行高效、逐次过滤,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水体修复,使水源干净、且能耗少、高效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沉淀箱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所示,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待处理水箱1、第一动力泵2、沉淀箱3、第一过滤箱4、浮游植物处理箱5、活性炭过滤器6、储水箱8。具体的,待处理水箱1内用于盛装待处理水源,第一动力泵2将待处理水源送入沉淀箱3,沉淀箱3用于沉淀待处理水源中的各种杂质;优选沉淀箱3内间隔的设置数层过滤板16;所述沉淀箱3的箱体内壁上间隔的设置数层延边3-1,所述过滤板16的边缘坐落在延边3-1上,同时所述过滤板16的中心位置设置把手16-1,所述把手16-1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邻过滤板16之间的间距。当沉淀箱3内的过滤板堵塞时,可以把过滤板16拿出来清理,而把手16-1的作用是方便把过滤板16拿出来,因为布满杂质的过滤板16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把手16-1可以帮助使用者拿出过滤板16,定期更换过滤板16。所述第一过滤箱4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悬浮物;为了节约动力泵,可以将沉淀箱3的高度位置设置的较高一些,即沉淀箱3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过滤箱4,利用两者的高度差使沉淀箱3内的水进入第一过滤箱4内;所述沉淀箱3与第一过滤箱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流入第一过滤箱4内的水源。所述第一过滤箱4与浮游植物处理箱5之间设置第三动力泵17,所述第三动力泵17将第一过滤箱4内过滤好的水源送入浮游植物处理箱5内。所述第一过滤箱4的出口与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5的入口之间设有逆止阀7,逆止阀7能够防止浮游植物处理箱5内的水回流进入第一过滤箱4;浮游植物处理箱5用于处理水源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浮游植物处理箱5与活性炭过滤器6之间设置第二动力泵11,所述第二动力泵11将浮游植物处理箱5内的水送入活性炭过滤器6内;第二动力泵11可以单独控制进入活性炭过滤器6内的水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待处理水箱、第一动力泵、沉淀箱、第一过滤箱、浮游植物处理箱、活性炭过滤器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待处理水箱内用于盛装待处理水源;/n所述第一动力泵用于提供原始动力,将待处理水源运送出去;/n所述沉淀箱用于沉淀待处理水源中的杂质,并且沉淀箱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过滤箱,所述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流入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n所述第一过滤箱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悬浮物;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浮游植物处理箱之间设置第三动力泵,所述第三动力泵将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送入浮游植物处理箱内,同时第一过滤箱的出口与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的入口之间设有逆止阀;/n浮游植物处理箱用于处理水源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n浮游植物处理箱与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设置第二动力泵,所述第二动力泵将浮游植物处理箱内的水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内,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内设置有活性炭,用于吸附水源中的有害物质;/n所述储水箱的高度位置低于活性炭过滤器的位置,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水源流入储水箱内;其特征在于:其中沉淀箱内间隔的设置数层过滤板;所述沉淀箱的箱体内壁上间隔的设置数层延边,所述过滤板的边缘坐落在延边上,同时所述过滤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把手,所述把手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邻过滤板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待处理水箱、第一动力泵、沉淀箱、第一过滤箱、浮游植物处理箱、活性炭过滤器和储水箱;其中,所述待处理水箱内用于盛装待处理水源;
所述第一动力泵用于提供原始动力,将待处理水源运送出去;
所述沉淀箱用于沉淀待处理水源中的杂质,并且沉淀箱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过滤箱,所述沉淀箱与第一过滤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流入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
所述第一过滤箱用于过滤水源中的悬浮物;所述第一过滤箱与浮游植物处理箱之间设置第三动力泵,所述第三动力泵将第一过滤箱内的水源送入浮游植物处理箱内,同时第一过滤箱的出口与所述浮游植物处理箱的入口之间设有逆止阀;
浮游植物处理箱用于处理水源中的悬浮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浮游植物处理箱与活性炭过滤器之间设置第二动力泵,所述第二动力泵将浮游植物处理箱内的水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内,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内设置有活性炭,用于吸附水源中的有害物质;
所述储水箱的高度位置低于活性炭过滤器的位置,活性炭过滤器内的水源流入储水箱内;其特征在于:其中沉淀箱内间隔的设置数层过滤板;所述沉淀箱的箱体内壁上间隔的设置数层延边,所述过滤板的边缘坐落在延边上,同时所述过滤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把手,所述把手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邻过滤板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晖李毓喆李紫鑫张育平张猛白晓晗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