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335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处理水池和污泥池。格栅井中设有格栅,格栅井连通到调节池。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处理水池依次通过送水管相连接,各送水管上均设有泵机。调节池、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均通过污泥管路连接到污泥池,各污泥管路上均设有污泥泵,厌氧池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生物膜组件,膜生物反应池外设有连接到生物膜组件的鼓风机,鼓风机还连接到膜生物反应池的内部。该公厕处理系统整体上过程高效稳定,可以有效地用于公厕的污水处理中,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污水处理,连接紧凑经济使用度高。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or public toil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水量型和水质型缺水不仅严重困扰着人民的生活,也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我国目前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依旧较低,生活污水的处理成为污染治理的重点。在大力建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难以到达的居民区、旅游景点等排放的生活污水的处理也不可忽视。在一些公园或者绿化建设区域中,通常会设有公厕,而公厕所产生的大量的粪便污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通常为了改善环境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通常会设有一定程度的污水处理装置。但由于公厕的污水排出量较大,一般污水处理装置很难彻底、及时地进行污水处理,容易造成污水溢出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公厕污水处理系统。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处理水池和污泥池,格栅井中设有格栅,格栅井连通到调节池,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处理水池依次通过送水管相连接,各送水管上均设有泵机,格栅井、调节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均设有溢流口,各溢流口相连接,调节池、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均通过污泥管路连接到污泥池,各污泥管路上均设有污泥泵,厌氧池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生物膜组件,膜生物反应池外设有连接到生物膜组件的鼓风机,鼓风机还连接到膜生物反应池的内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膜生物反应池还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浇灌管路,浇灌管路埋于地底。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膜生物反应池还连接到除臭装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除臭装置为离子除臭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处理水池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池和清水池,膜生物反应池通过送水管连接到过滤池,清水池通过排出管路排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格栅的间隙为3~8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膜生物反应池的内侧设有环氧树脂层。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污泥管均连接到调节池、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内的底部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搅动装置为潜水搅拌机,泵机为潜水泵。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太阳能面板和蓄电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格栅井的格栅滤去大颗粒固体后排向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中进行水量和水质的调节,然后紧跟着送入厌氧池进行厌氧菌的作用,紧跟着送往膜生物反应池进行膜生物处理,最后送往处理水池进行最后的水质处理,整个过程高效稳定,可以有效地用于公厕的污水处理中,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污水处理,并且利用污泥泵将调节池、厌氧池和膜生物反应池的污泥送往污泥池做统一收集,可以对污泥进行统一处理,降低污泥处理的人力损耗,并且厌氧池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沉淀造成的反应不充分,可以有效提升厌氧池的作用,而格栅井、调节池和膜生物相连接的溢流口可以有效避免污泥过于饱和,实现相互调节,可以有效避免未处理污水外流造成环境污染,该公厕处理系统整体上连接紧凑,并且污水处理效果好,经济使用度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为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处理水池5和污泥池6。格栅井1用于隔离过滤颗粒物质,避免难降解物质进入该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2用于对格栅井1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水量调节,便于后续的进一步污水处理。厌氧池3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膜生物反应池4是利用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为底物进行好氧代谢,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理。处理水池5用于进行最后消毒和水质处理,保持出水的质量。通常在格栅井1中设有格栅,格栅井1连通到调节池2,通常格栅位于格栅井1和调节池2之间。公厕产生的污水通过污水管21送入格栅井1中,开始污水处理作业。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和处理水池5依次通过送水管相连接,各送水管上均设有泵机11,通常送水管的直径较大,可以扩大水流并避免堵塞。格栅井1、调节池2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设有溢流口,各溢流口相连接。溢流口用于防止水位过高,并且相互连接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互相协调的作用,同时避免未污水外流,造成环境污染。调节池2、厌氧池3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通过污泥管路连接到污泥池6,各污泥管路上均设有污泥泵12,可以通过污泥池6进行统一处理,避免重复多次开启调节池2、厌氧池3和膜生物反应池4。厌氧池3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15,可以确保反应的完全,加快厌氧反应进度。膜生物反应池4内设有生物膜组件14,膜生物反应池4外设有连接到生物膜组件14的鼓风机13,鼓风机13用于向生物膜组件14提供足够的氧气,保持反应的完全和顺利进行。鼓风机13还连接到膜生物反应池4的内部,一般是位于内侧的底部,用于搅动底部避免沉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膜生物反应池4还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浇灌管路23,浇灌管路23埋于地底。一般浇灌管路23连接到外部植被或者绿化的地底,可以为植被或者绿化提供养分,保证土壤的肥沃。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膜生物反应池4还连接到除臭装置7,由于向膜生物反应池4内鼓风,需要有相应的出风口才能确保气体流动以提供充足的氧气。通常是将膜生物反应池4的出风口拉高设置,但是由于城市建设也都比较高,依旧会存在臭气污染的情况。这里利用除臭装置7可以有效解决这种情况,并且可以向公厕臭气排向除臭装置7,进一步保证公厕内的空气质量。优选地,除臭装置7为离子除臭器,除臭效果比较适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处理水池5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池和清水池,膜生物反应池4通过送水管连接到过滤池,清水池通过排出管路22排水。清水池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蓄水能力,并可以将清水池的水通过排出管路22送回公厕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该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种格栅井1的格栅的间隙为3~8mm,可以有效阻隔异物,并且避免造成堵塞。在膜生物反应池4的内侧设有环氧树脂层,膜生物反应池4防止内侧腐坏。同时搅动装置15选用潜水搅拌机,泵机11选用潜水泵,提高该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紧凑性和整体性。并且将各污泥管均连接到调节池2、厌氧池3和膜生物反应池4内的底部位置,有效保证淤泥的抽取。优选地,还包括太阳能面板和蓄电池,利用太阳能相蓄电池充电,由蓄电池向泵机11、污泥泵12、鼓风机13、搅动装置15和除臭装置7供电,可以节省外部电力损耗,绿色环保。可以进一步地将太阳能面板设置在公厕的屋顶,便于太阳能的吸收并且提高空间利用率。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处理水池(5)和污泥池(6),所述格栅井(1)中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井(1)连通到调节池(2),所述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和处理水池(5)依次通过送水管相连接,各所述送水管上均设有泵机(11),所述格栅井(1)、调节池(2)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设有溢流口,各所述溢流口相连接,所述调节池(2)、厌氧池(3)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通过污泥管路连接到污泥池(6),各所述污泥管路上均设有污泥泵(12),所述厌氧池(3)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15),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内设有生物膜组件(14),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外设有连接到生物膜组件(14)的鼓风机(13),所述鼓风机(13)还连接到膜生物反应池(4)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井(1)、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处理水池(5)和污泥池(6),所述格栅井(1)中设有格栅,所述格栅井(1)连通到调节池(2),所述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和处理水池(5)依次通过送水管相连接,各所述送水管上均设有泵机(11),所述格栅井(1)、调节池(2)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设有溢流口,各所述溢流口相连接,所述调节池(2)、厌氧池(3)和膜生物反应池(4)均通过污泥管路连接到污泥池(6),各所述污泥管路上均设有污泥泵(12),所述厌氧池(3)的内部设有搅动装置(15),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内设有生物膜组件(14),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外设有连接到生物膜组件(14)的鼓风机(13),所述鼓风机(13)还连接到膜生物反应池(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4)还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浇灌管路(23),所述浇灌管路(23)埋于地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杨金龙龚雪黄桂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绿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