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16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骨针设置在套管内,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修复器主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与外部的竖直滑槽,驱动机构包括手推键、位于竖直滑槽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移动的连接片和位于滑动腔内且可以自由滑动的滑动柱,连接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柱和手推键上,骨针的上端与滑动柱的下端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实用性强。

Rotator cuff positioning su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针对病理症状发展出了各种医疗器械,肩袖修复器是一种帮助外科医生将缝线穿过骨头的工具,特别是适用于需将经骨缝线沿非直线“路径”穿过的诸多手术。在采用具有形状记忆的柔性线而穿过待缝线组织的区域时,现有的对应器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需要多人配合操作,操作的难度比较高,多人的配合操作也需要做够的技巧和默契程度,对此种器械的推广和实用有一定阻碍,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所述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所述骨针设置在套管内,所述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的末端设置有尖端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所述修复器主体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所述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与外部的竖直滑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推键、连接片和滑动柱,所述滑动柱位于滑动腔内且可以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位于竖直滑槽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移动,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滑动腔内滑动柱和位于竖直滑槽外的手推键上,所述骨针的上端与滑动柱的下端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用骨针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实用性强。进一步的是:所述修复器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腔与滑动腔对应连通,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滑动腔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凸台上与竖直滑槽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退出槽,所述退出槽的宽度与竖直滑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环形凸台上设置有可以拆卸的下盖,下盖的外径与修复器主体下部的外径相同,所述下盖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套管的贯穿的固定孔。便于拆卸维修和更换配件。进一步的是:所述修复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防滑纹。有效防止手持修复器主体操作时滑动。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推键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方便上下推动手推键。进一步的是:所述下盖的下端和套管的下端都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圆角。防止产生意外的伤害和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驱动机构部分的剖面图;图3为修复器主体下端的部分主视图。图中标记为:修复器主体100、防滑纹101、驱动机构110、手推键111、连接片112、滑动柱113、滑动腔120、竖直滑槽130、套管200、骨针300、尖端311、带线口312、环形凸台400、退出槽410、下盖420、固定孔4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包括修复器主体100、套管200和骨针300,所述套管200设置在修复器主体100的下端,所述骨针300设置在套管200内,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驱动骨针300在套管200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110,所述骨针300下端突出套管200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300的末端设置有尖端311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312,所述修复器主体100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120,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120与外部的竖直滑槽130,所述驱动机构110包括手推键111、连接片112和滑动柱113,所述滑动柱113位于滑动腔120内且可以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112位于竖直滑槽130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130移动,所述连接片1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滑动腔120内滑动柱113和位于竖直滑槽130外的手推键111上,所述骨针300的上端与滑动柱113的下端相连。骨针300为超弹性形状记忆材料制成,例如镍钛合金等,骨针300具有合金的特定的记忆形状,在骨针300离开套管200后,突出套管200的终端部分始终呈现出预定曲线形状。在用骨针300穿刺人体组织时,向下推动手推键111通过连接片112带动滑动柱113在滑动腔120内向下移动,滑动柱113下移带动骨针300在套管200内滑动,骨针300的尖端311在滑出套管200后曲线移动穿过骨缝,带线口312带着缝线移动到预设位置;在退回骨针300的时候,向上推动手推键111通过连接片112带动滑动柱113在滑动腔120内向上移动,滑动柱113上移带动骨针300脱出,在用骨针300进行穿刺和退出时可以单人操作,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修复器主体100的下端设置有环形凸台400,所述环形凸台400的内腔与滑动腔120对应连通,所述环形凸台400的内径与滑动腔120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凸台400上与竖直滑槽130对应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退出槽410,所述退出槽410的宽度与竖直滑槽130的宽度相同,所述环形凸台400上设置有可以拆卸的下盖420,下盖420的外径与修复器主体100下部的外径相同,所述下盖420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套管200的贯穿的固定孔421。环形凸台400为修复器主体100延伸出来的一部分,环形凸台400和修复器主体100为一体结构,环形凸台400的外环面和下盖420的内环面设置有匹配的螺纹。手推键111和连接片112为一体结构。在组装时,将连接片112垂直固定在滑动柱113的外柱面上,将带有套管200的骨针300的上端同轴固定在滑动柱113上,再将滑动柱113和连接片112从环形凸台400的内腔和退出槽410处移动到滑动腔120内即可,再将下盖420盖到环形凸台400上同时压紧套管200的上端即可;在拆卸时,取下下盖420,就可以将连在一起的滑动柱113和连接片112从环形凸台400的内腔和退出槽410处退出,再分拆即可。便于拆卸维修清洁和更换配件。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修复器主体100的上部设置有防滑纹101。有效防止手持修复器主体100操作时滑动。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2和3所示,所述手推键111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方便上下推动手推键111。在上述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下盖420的下端和套管200的下端都设置有圆滑过渡的圆角。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下盖420的下端和套管200的下端都有一定的几率与病人或者操作人员产生接触,将这些部位设置成圆角,手推键111的外表面也是都由一些圆滑的面组成,防止产生意外的伤害和破坏。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器主体(100)、套管(200)和骨针(300),所述套管(200)设置在修复器主体(100)的下端,所述骨针(300)设置在套管(200)内,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驱动骨针(300)在套管(200)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110),所述骨针(300)下端突出套管(200)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300)的末端设置有尖端(311)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312),所述修复器主体(100)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120),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120)与外部的竖直滑槽(130),所述驱动机构(110)包括手推键(111)、连接片(112)和滑动柱(113),所述滑动柱(113)位于滑动腔(120)内且可以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112)位于竖直滑槽(130)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130)移动,所述连接片(1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滑动腔(120)内滑动柱(113)和位于竖直滑槽(130)外的手推键(111)上,所述骨针(300)的上端与滑动柱(113)的下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袖穿骨定位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器主体(100)、套管(200)和骨针(300),所述套管(200)设置在修复器主体(100)的下端,所述骨针(300)设置在套管(200)内,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驱动骨针(300)在套管(200)空腔内滑动的驱动机构(110),所述骨针(300)下端突出套管(200)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所述骨针(300)的末端设置有尖端(311)和用于带动缝线的带线口(312),所述修复器主体(100)内设置有同轴的滑动腔(120),所述修复器主体(100)上设置有连通滑动腔(120)与外部的竖直滑槽(130),所述驱动机构(110)包括手推键(111)、连接片(112)和滑动柱(113),所述滑动柱(113)位于滑动腔(120)内且可以自由滑动,所述连接片(112)位于竖直滑槽(130)内且可以沿竖直滑槽(130)移动,所述连接片(1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滑动腔(120)内滑动柱(113)和位于竖直滑槽(130)外的手推键(111)上,所述骨针(300)的上端与滑动柱(113)的下端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朝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永旭精密五金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