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09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移下料装置,由转移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其中一端的推送单元、设于推送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另一端的下料单元、设于下料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回收单元以及设于转移单元下方的收料单元组成,该推送单元用以将输送单元输送的治具经转移单元推送到下料单元,该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支架、设于下料支架下端的脱料机构以及设于下料支架上端的下压辅助机构,该脱料机构用以使加工完成的物品推出治具,该下压辅助机构用以辅助脱料机构在将物品推出治具时保持治具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治具的转移、物品的下料及收料、治具的回收等工序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下料收料效率,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

A transfer blan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移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下料设备的
,特指一种转移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一种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传统的继电器生产过程中,一般通过人工手动对端子进行焊接,此种焊接方式效率低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设备的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使得生产加工的自动化进程越发提高,电阻焊机的出现,代替了人工手持操作,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现有的电阻焊机在完成导电端子焊线后,一般需要人工将物品从治具上逐一取下,再统一放置到物料箱中,而且,前述治具上放置至少10个产品,各产品为确保焊接效果,产品于治具上均为紧配放置,若人工取料,效率低下,而且在人工取物过程中,容易将刚刚焊接完毕的导线从导电端子上扯下,影响产品的加工效果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转移下料装置,该装置实现了治具的转移、物品的下料及收料、治具的回收等工序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下料收料效率,避免了人手取物所造成的产品不良,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转移下料装置,所述转移下料装置由转移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其中一端的推送单元、设于推送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另一端的下料单元、设于下料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回收单元以及设于转移单元下方的收料单元组成,该推送单元用以将输送单元输送的治具经转移单元推送到下料单元,该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支架、设于下料支架下端的脱料机构以及设于下料支架上端的下压辅助机构,该脱料机构用以使加工完成的物品推出治具,该下压辅助机构用以辅助脱料机构在将物品推出治具时保持治具稳定。所述转移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转移架和第二转移架、设于第一转移架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设于第二转移架上的第二滑轨,该第一滑轨上制有第一滑槽,于第一滑槽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接入口,该第二滑轨上制有第二滑槽,于第二滑槽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入口,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对称结构。所述推送单元由推送支架、设于推送支架上端的推送气缸、设于推送气缸其中一端的推送连接条、安装在推送连接条上的推送块以及通过推送直线轴承分别设于推送支架两边的推送轴组成,各该推送轴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推送连接条的对应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导轨、通过至少一输送滑块设于输送导轨上的运载台、通过一丝杆座与运载台相连接的输送丝杆以及通过一联轴器与输送丝杆其中一端相连接的输送电机,该输送导轨底部设有至少二输送支架,该输送丝杆两端分别设有丝杆支架,于各丝杆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各该丝杆支架相向一面还分别设有防撞限位,该运载台上设有至少一位置感应片,该位置感应片用以作用位置传感器以提供运载台的运动位置信号,该输送电机与一第一电机座相连接。所述下料单元之脱料机构由与下料支架相连接的下料连接板、设于下料连接板上的下料气缸、通过一下料连接块与下料气缸相连接的下料连接条、固定安装于下料连接条上的脱料块以及通过下料直线轴承分别连接在下料连接板两边的下料轴组成,该脱料块上设有若干脱料凸起,各脱料凸起用以将加工完毕的物品推出治具,各该下料轴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下料连接条的对应端相连接。所述下料单元之下压辅助机构由下压连接板、设于下压连接板上的下压气缸、与下压气缸相连接的下压连接条、分别设于下压连接条两边的下压块以及通过下压直线轴承分别设于下压连接板两边的下压轴组成,各下压轴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下压连接条的对应端相连接。所述回收单元包括回收支撑条、通过第一回收座设于回收支撑条其中一边的至少一第一限位片、通过第二回收座设于回收支撑条另一边的至少一第二限位片、通过二第一从动连接板连接在回收支撑条其中一端的第一从动轮、通过二第二从动连接板连接在回收支撑条另一端的第二从动轮、连接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回收传动带、设于第一从动轮其中一端的动力从动轮、通过一动力传动带与动力从动轮相连接的动力传动轮以及与动力传动轮相连接的回收电机,于二第二从动连接板之间设有一传感器连接板,该传感器连接板与一限位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收料单元包括一收料滑槽以及设于收料滑槽底面的至少一收料支架,该收料滑槽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推送单元,将输送单元输送到的治具(治具上放置了已加工完成的物品)经转移单元推送到下料单元之下压辅助机构下方的回收单元上,再藉由下料单元之脱料机构将治具上的物品同时推出治具,使物品自动经收料单元之收料滑槽流入物料箱,随后回收单元将空置的治具输送到起始位置的操作者处,进而实现了治具的转移、物品的下料及收料、治具的回收等工序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下料收料效率,避免了人手取物所造成的产品不良,确保了产品的良品率;另外,本技术适用于加工生产线上,以实现生产线中治具的转移及回收、产品的下料及收料等工序的自动化操作,适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技术之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之推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之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之回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转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转移单元;11-第一转移架;111-第一滑轨;111a-第一滑槽;111b-第一接入口;12-第二转移架;121-第二滑轨;121a-第二滑槽;121b-第二接入口;2-推送单元;21-推送支架;22-推送气缸;23-推送连接条;24-推送块;25-推送直线轴承;26-推送轴;27-推送连接件;3-输送单元;31-输送导轨;32-输送滑块;33-运载台;34-丝杆座;35-输送丝杆;36-联轴器;37-输送电机;38-输送支架;39-丝杆支架;3a-位置传感器;3b-防撞限位;3c-位置感应片;3d-第一电机座;3e-调节限位条;4-下料单元;41-脱料机构;411-下料连接板;412-下料气缸;413-下料连接块;414-下料连接条;415-脱料块;415a-脱料凸起;416-下料直线轴承;417-下料轴;42-下压辅助机构;421-下压连接板;422-下压气缸;423-下压连接条;424-下压块;424a-下压切口;425-下压直线轴承;426-下压轴;427-下压连接件;43-下料支架;5-回收单元;51-回收支撑条;52-第一回收座;53-第一限位片;54-第二回收座;55-第二限位片;56-第一从动连接板;57-第二从动连接板;58-回收传动带;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下料装置由转移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其中一端的推送单元、设于推送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另一端的下料单元、设于下料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回收单元以及设于转移单元下方的收料单元组成,该推送单元用以将输送单元输送的治具经转移单元推送到下料单元,该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支架、设于下料支架下端的脱料机构以及设于下料支架上端的下压辅助机构,该脱料机构用以使加工完成的物品推出治具,该下压辅助机构用以辅助脱料机构在将物品推出治具时保持治具稳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下料装置由转移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其中一端的推送单元、设于推送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输送单元、设于转移单元另一端的下料单元、设于下料单元和转移单元之间的回收单元以及设于转移单元下方的收料单元组成,该推送单元用以将输送单元输送的治具经转移单元推送到下料单元,该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支架、设于下料支架下端的脱料机构以及设于下料支架上端的下压辅助机构,该脱料机构用以使加工完成的物品推出治具,该下压辅助机构用以辅助脱料机构在将物品推出治具时保持治具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转移架和第二转移架、设于第一转移架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设于第二转移架上的第二滑轨,该第一滑轨上制有第一滑槽,于第一滑槽其中一端设有第一接入口,该第二滑轨上制有第二滑槽,于第二滑槽其中一端设有第二接入口,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为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单元由推送支架、设于推送支架上端的推送气缸、设于推送气缸其中一端的推送连接条、安装在推送连接条上的推送块以及通过推送直线轴承分别设于推送支架两边的推送轴组成,各该推送轴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推送连接条的对应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一输送导轨、通过至少一输送滑块设于输送导轨上的运载台、通过一丝杆座与运载台相连接的输送丝杆以及通过一联轴器与输送丝杆其中一端相连接的输送电机,该输送导轨底部设有至少二输送支架,该输送丝杆两端分别设有丝杆支架,于各丝杆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各该丝杆支架相向一面还分别设有防撞限位,该运载台上设有至少一位置感应片,该位置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全赖伟坚陈韦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蓝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