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05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和相对应的产品及其在油菜菌核病和花生叶斑病防治中的用途,所述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所组成:咪鲜胺10~35%,乳化剂6~12%,润湿剂1~10%,分散剂1~10%,溶剂1~10%,粘附剂5~20%,余量为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速效和持效性,能保持长期的优越效果;乳化剂、粘附剂与润湿剂、分散剂和溶剂相配合,在用水稀释可乳化粒剂时,能够使有效成分咪鲜胺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一种常见的水包油型乳状液,由于形成的乳状液粒径非常小,能被植物迅速地吸收,从而使得有效成分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减少了使用剂量,并对环境友好。

A method of preparing prochloraz emulsifiable granule by a new 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咪鲜胺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中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传统的咪鲜胺有微乳剂、水乳剂、乳油三种剂型,这三种剂型在速效性、持效性、环保性方面有所不足,均存在药效不佳的问题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咪鲜胺才能达到杀虫杀菌的目的。尤其是乳油剂型的咪鲜胺产品,所用的溶剂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烃类物质,这些物质不易降解,不但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可乳化粒剂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剂型,兼具有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是当今农药制剂中综合性能较全面的产品,该绿色环保新剂型的开发将进一步地增强其对环境、人畜、作物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n(1)先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咪鲜胺10~45%,乳化剂6~12%,润湿剂1~10%,分散剂1~10%,溶剂1~10%,粘附剂5~20%,余量为载体;/n其中,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月桂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羧酸盐聚合物中的一种;/n所述粘附剂为亚硒酸、4-(2-乙胺基)苯-1,2-二酚与β-环糊精的反应物;/n(2)先将β-环糊精投入反应釜内,用1/3溶剂搅拌溶解均匀,再在50~70℃条件下,加入亚硒酸,充分搅拌后,并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新型投料机制备咪鲜胺可乳化粒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1)先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咪鲜胺10~45%,乳化剂6~12%,润湿剂1~10%,分散剂1~10%,溶剂1~10%,粘附剂5~20%,余量为载体;
其中,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月桂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羧酸盐聚合物中的一种;
所述粘附剂为亚硒酸、4-(2-乙胺基)苯-1,2-二酚与β-环糊精的反应物;
(2)先将β-环糊精投入反应釜内,用1/3溶剂搅拌溶解均匀,再在50~70℃条件下,加入亚硒酸,充分搅拌后,并以35滴/分钟的速度滴加4-(2-乙胺基)苯-1,2-二酚,保温反应2小时以后,再用三乙胺调节pH至中性,然后升温至70~80℃,加入乳化剂,高速剪切搅拌,再依次加入润湿剂、分散剂和剩余2/3溶剂,混合均匀得到粘稠的乳剂;
(3)打开安装在反应釜顶端的投料机的投料口,开启引风系统,往投料机内投入咪鲜胺,在投料完毕后,关闭人孔盖和引风系统,开启投料机的料仓电机,料仓电机带动设置在投料机的料仓内的桨叶搅拌,并开启设置在投料机的料仓的下部的螺带旋转轴对应的防爆电机;
当所述防爆电机正转时,咪鲜胺通过螺带旋转轴一端的出料口进入反应釜,当所述防爆电机反转时,咪鲜胺通过螺带旋转轴另一端的出料口反应釜;
(4)将载体投入到反应釜内,混合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旺华韩井卫曾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汇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