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0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将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将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繁殖难度小、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栽培。

A rapid propagation method of Eupator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捧心兰,学名为Lycaste,又称薄叶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是兰花中开花最美的种类之一。国外有些种已经被引种作为栽培的兰花,且已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进入商品化生产。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花卉产业不断进步发展,以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捧心兰飘香俊逸,花大素雅,花期长,叶大而秀美,是优质盆栽兰花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其栽培繁殖技术的成熟将推动捧心兰的应用。虽然其对栽培管理的要求较高,但随着温室生产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捧心兰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捧心兰以种子播种或分生繁殖的方式进行栽培繁殖,但分株繁殖的方式繁殖系数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化生产需求;种子播种的方式,在无菌播种繁育过程中,尤其是瓶苗驯化至幼苗假球茎肥大前,植株生长势弱,易受环境影响而死亡,成活率不高,繁殖难度较大。除此以外,在无性繁殖方面,因该方式易受菌类感染,繁殖系数也不大。繁育技术的不成熟使捧心兰市场价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捧心兰市场的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捧心兰的栽培繁殖技术繁殖系数低、繁殖难度大,难以大规模的快速繁殖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繁殖系数高、繁殖难度小、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栽培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优选地,步骤S1中,采用的所述播种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的椰子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S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60~80%的酒精浸泡20~4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5~15min,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保持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优选地,步骤S2中,采用的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0.1-0.5mg/L的BA、20g/L土豆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20g/L的香蕉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4g/L的苹果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保持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培养,培养20~30天后,得到幼小的丛生苗;S22、将步骤S21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继代转接一次,继续培养,培养至繁殖系数大于或等于5,得到长大的丛生苗。优选地,步骤S3中,采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WPM、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DKW、1~2mg/L的NA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优选地,步骤S3中,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诱导20~50天后,得到原球茎。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向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喷涂杀菌剂,并用薄膜盖上6~8天;S42、将步骤S41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从所述生根培养基中移出,清除根部的所述生根培养基,并在清洗溶液中浸泡20~40s,再在生根溶液中浸泡20~40s,将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优选地,步骤S41中,所述杀菌剂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步骤S42中,所述清洗溶液为用无菌水稀释800倍的百菌清溶液;所述生根溶液为浓度为200ppm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优选地,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后,每6~8天喷涂一次所述杀菌剂,并在如下条件下生长:温度20~27℃、相对湿度65~85%、光照1200~1500lx。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繁殖系数高、繁殖难度小、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栽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1中的无菌苗;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2中的丛生苗;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3中的原球茎;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4中的移栽苗;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的步骤S4中的移栽苗生长一年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材料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中注明具体试剂的生产厂家、型号者,也仅为举例,不同厂家、型号的原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及技术效果的实现。以下实施例中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来源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该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如图1所示;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如图2所示;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如图3所示;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如图4所示,使移栽后的移栽苗生长即可。所述移栽苗生长一年后的状态,如图5所示。实施例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n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n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n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培养,得到丛生苗;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所述丛生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得到原球茎;
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所述原球茎栽培至苔藓基质中生长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的所述播种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1/2的MS、10g/L椰子汁、1g/L活性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取果荚未开裂的捧心兰种子,先用无菌水冲洗,再用60~80%的酒精浸泡20~40s,然后放入0.1wt%的升汞溶液中,浸泡5~15min,浸泡后用无菌水冲洗,采用无菌纸吸干水分,切开果荚,得到果荚内的捧心兰种子;
S12、将捧心兰种子撒播至播种培养基,在25±2℃的培养温度下,保持所述播种培养基的pH值为5.8~6.8,每日光照12h,光照强度1500~2000lx,进行种子萌发,撒播后40~60天,得到无菌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的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包括如下原料:
1/2的MS、0.1-0.5mg/L的BA、20g/L土豆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20g/L的香蕉泥、1g/L的活性碳;或者,1/2的MS、0.1-0.5mg/L的BA、4g/L的苹果泥、1g/L的活性碳;或者,
1/2的MS、0.1-0.5mg/L的BA、1g/L的石斛汁、1g/L的活性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捧心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无菌苗转移至继代增殖培养基,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华于海燕李振坚张道光刘蓉姜常玉任鸿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