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肥力为1级至5级、坡度在30度以内的土壤,培土至3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均呈颗粒疏松状;步骤S2、在地间搭建遮阳网,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设置灌溉水泵,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步骤S3、选择高度在20厘米内的实生曼地亚红豆杉幼苗,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步骤S4、每周设定水泵的喷水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及控制器实现自动浇水,将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既节省人力,且湿度控制比人为控制的要好,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seedling of Taxus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豆杉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红豆杉,又叫紫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第四纪冰川以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红豆杉,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低矮的灌木,全世界约有几十种,曼地亚红豆杉就是其中之一。曼地亚红豆杉是红豆杉的其中一种,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在全世界共有十一种,目前我国共有四个种和一个变种,即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变种)。曼地亚红豆杉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加拿大引种而来。现在四川、广西资源、山东等地有栽培。3年的曼地亚基本都是带花蕾的,雄性曼地亚的花蕾比较大,从8月份花蕾开始明显,一直到来年的3月左右开花,给雌株授粉。雌株花蕾比较小,和芽很相似,开花的时候是一个小水珠,没有花粉。曼地亚红豆杉3-4年实生幼苗中有效成份含量较高,此栽培方法能显著提高3-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全株枝叶生物量,从而达到提高单株有效成份累积量的目的。此外,红豆杉的种植需要常常浇水,保持土壤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是现有的对红豆杉的浇水通常都是种植人员控制的,不仅费时费力,并且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在排水不畅时,也可能出现烂根的情况,造成成活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肥力为1级至5级、坡度在30度以内的土壤,培土至3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均呈颗粒疏松状;步骤S2、在地间搭建遮阳网,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设置灌溉水泵,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步骤S3、选择高度在20厘米以内的曼地亚红豆杉幼苗,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再用水冲洗后,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步骤S4、每年5-9月份,每隔一个星期进行除草,并每周设定水泵的喷水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将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4-5月份期间,在水源中添加除草剂和杀虫剂,每月月初在水源中添加预防性农药,3月、6月、9月加肥。优选的,在步骤S1中,对土壤先进行翻耕,使土壤疏松平整、土壤的PH在6.5-7.5之间,块状整体的块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块的面积在0.25-0.35平方米之间,排水沟的宽度为10-15cm。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遮阳网采用黑色的塑料遮阳网,采用尼龙绳呈网状支撑,遮阳网的高度在1.5-2m之间,喷头间的间距为0.8-1m。优选的,在步骤S2中,所述的水源为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并联后通过水泵向田间的喷头供水。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的促生长剂为70%对氨基苯砷酸喹乙醇、20%吲哚丁酸和10%高锰酸钾的混合液。优选的,在步骤S3中,幼苗埋设在凹坑的内侧,并在凹坑中铺设泥炭、树皮、珍珠岩、细砂和谷壳中的四种或五种混合物。优选的,在步骤S4中,喷水的时间段为11∶00-14∶00,3月、6月、9月的加肥采用复合肥,肥料的浓度逐渐增加。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的除草剂为草铵磷类农药、杀虫剂为菊酯类农药,预防性农药为多菌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地势平缓的土壤肥力高、疏松的块状整地,土壤先进行翻耕,使土壤疏松平整、土壤的PH在6.5-7.5之间,块状整体的块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块的面积在0.25-0.35平方米之间,排水沟的宽度为10-15cm,实现较好的排水效果,防止雨季造成烂根现象,进行高密度种植,在地间搭建遮阳网,遮阳网采用黑色的塑料遮阳网,采用尼龙绳呈网状支撑,遮阳网的高度在1.5-2m之间,喷头间的间距为0.8-1m,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其中水源为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并联后通过水泵向田间的喷头供水,以方便用户远程控制水泵进行浇水,或者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浇水,以使种植的土壤保持在湿润的条件下,又节省人力,且湿度控制比人为控制的要好,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肥力为1级至5级、坡度在30度以内的土壤,培土至3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均呈颗粒疏松状;步骤S2、在地间搭建遮阳网,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设置灌溉水泵,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步骤S3、选择高度在20厘米以内的曼地亚红豆杉幼苗,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再用水冲洗后,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步骤S4、每年5-9月份,每隔一个星期进行除草,并每周设定水泵的喷水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将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4-5月份期间,在水源中添加除草剂和杀虫剂,每月月初在水源中添加预防性农药,3月、6月、9月加肥。本实施例中,选择地势平缓的土壤肥力高、疏松的块状整地,土壤先进行翻耕,使土壤疏松平整、土壤的PH在6.5-7.5之间,块状整体的块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块的面积在0.25-0.35平方米之间,排水沟的宽度为10-15cm,进行高密度种植,在地间搭建遮阳网,遮阳网采用黑色的塑料遮阳网,采用尼龙绳呈网状支撑,遮阳网的高度在1.5-2m之间,喷头间的间距为0.8-1m,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其中水源为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人造水塘以及肥料箱并联后通过水泵向田间的喷头供水,以方便用户远程控制水泵进行浇水,或者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自动控制浇水,以使种植的土壤保持在湿润的条件下,又节省人力,且湿度控制比人为控制的要好,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三月初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促生长剂为70%对氨基苯砷酸喹乙醇、20%吲哚丁酸和10%高锰酸钾的混合液,再使用凉水冲洗,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幼苗埋设在凹坑的内侧,并在凹坑中铺设泥炭、树皮、珍珠岩、细砂和谷壳中的四种或五种混合物,每年5-9月每隔一个星期进行除草,并每周设定水泵的自动化喷水及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4-5月期间在水源中添加除草剂和杀虫剂,每月月初在水源中添加预防性农药,除草剂为草铵磷类农药、杀虫剂为菊酯类农药,预防性农药为多菌灵,3月、6月、9月加肥,加肥采用复合肥,肥料的浓度逐渐增加,常年根据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水泵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喷水的时间段为11:00-14:00。具体的,在步骤S1中土壤先进行翻耕,使土壤疏松平整、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选择肥力为1级至5级、坡度在30度以内的土壤,培土至3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均呈颗粒疏松状;/n步骤S2、在地间搭建遮阳网,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设置灌溉水泵,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n步骤S3、选择高度在20厘米以内的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再用水冲洗后,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n步骤S4、每年5-9月份,每隔一个星期进行除草,并每周设定水泵的喷水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将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4-5月份期间,在水源中添加除草剂和杀虫剂,每月月初在水源中添加预防性农药,3月、6月、9月加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择肥力为1级至5级、坡度在30度以内的土壤,培土至3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均呈颗粒疏松状;
步骤S2、在地间搭建遮阳网,在遮阳网上吊装喷雾头,设置灌溉水泵,土壤内嵌温湿度传感器,喷雾头通过水泵与水源连接;
步骤S3、选择高度在20厘米以内的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将幼苗根部进行促生长剂浸泡1-2h,再用水冲洗后,以株距20至30厘米的密度进行栽种;
步骤S4、每年5-9月份,每隔一个星期进行除草,并每周设定水泵的喷水灌溉时间和时间间隔,将土壤湿度保持在35-40%RH;4-5月份期间,在水源中添加除草剂和杀虫剂,每月月初在水源中添加预防性农药,3月、6月、9月加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对土壤先进行翻耕,使土壤疏松平整、土壤的PH在6.5-7.5之间,块状整体的块间形成纵横交错的排水沟,块的面积在0.25-0.35平方米之间,排水沟的宽度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曼地亚红豆杉实生幼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詹秀文,余雨红,曾小珂,王刚,孙志鹏,蒲尚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