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00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9
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支撑架:将多个支撑架平行地间隔固定于种植园内,支撑架为T型架,T型架的竖梁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顶部与横梁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生长,幼苗上的副分枝朝向两侧生长,将竖梁两侧的副分枝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上,副分枝越过连接管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往开花枝条上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山银花与开花枝条脱离,然后采用收割机对开花枝条进行采收,节省了大量人工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采收的质量。

A trellis cultivation method of honeys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银花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成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其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和于燥而制得,作为中国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山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等疾病,是各种中成药的制备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山银花应用范围增广以及制药行业的需求增大,山银花的价格在不断攀升,山银花原料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山银花种植业发展迅猛,对山银花种苗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山银花种植过程中,存在采收困难的问题,山银花花期短,一般在开花时节,种植户大都需要组织大量工人去种植地进行人工采摘,耗费大量人工成本,且人工采摘过程中对山银花造成踩踏、攀枝等损伤,影响山银花来年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以提高山银花的采收便利度、降低采收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支撑架:将多个支撑架平行地间隔固定于种植园内,支撑架为T型架,T型架的竖梁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顶部与横梁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生长,山银花幼苗生长至50~60cm时分成两个主分枝,使两个主分枝分别朝向竖梁两侧连接管的方向生长,生长过程中多次去顶芽从而使每一个主分枝长至110~120cm时获得4~6个副分枝,将竖梁两侧的副分枝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上,副分枝越过连接管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往开花枝条上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山银花与开花枝条呈将脱离未完全脱离的状态,然后采用收割机对开花枝条上的山银花进行采收。进一步地,步骤1)中支撑架的高度为1~1.5m,相邻支撑架间距2.5~3.5m。进一步地,步骤2)中每个支撑架对应栽种一棵山银花幼苗。进一步地,步骤2)中竖梁两侧的副分枝通过系带扎紧而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上。进一步地,步骤3)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乙烯利或脱落酸。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其将传统的山银花散种人工采收的方法改为棚架式种植,山银花开花的枝条进行有序排列和固定,从而利于山银花均匀而有序的生长,便于种植过程中水肥、杀虫剂等的均匀、高效喷施和管理,尤其在采收环节,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收割机,实现自动化采收,在黄金采收时节,节省了大量人工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采收的质量,防止由于采收不及导致的山银花掉落而浪费,也能防止采收过程中对山银花植株的损伤,不影响山银花来年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布局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布局的正面示意图。其中:1、支撑架;2、竖梁;3、横梁;4、连接管;5、副分枝;6、开花枝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支撑架:种植园内并列地设置多个支撑架组,每个支撑架组内的多个支撑架1间隔平行布置,支撑架1为T型架,支撑架的高度为1.2m,相邻支撑架间距3m,T型架1的竖梁2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2顶部与横梁3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3两端通过连接管4连接,横梁3两端的两根连接管4平行设置;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每个T型架对应栽种一棵山银花幼苗,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2生长,山银花幼苗生长至50~60cm时分成两个主分枝,使两个主分枝分别朝向竖梁2两侧连接管的方向生长,生长过程中多次去顶芽从而使每一个主分枝长至110~120cm时获得4~6个副分枝,将竖梁2两侧的副分枝5通过扎带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4上,副分枝5越过连接管4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6;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选择连续天晴的天气,往开花枝条6上喷洒乙烯利,喷洒时针对有花朵的地方喷洒,确保花朵着药,用质量浓度为8~10g/kg的乙烯利水剂进行喷雾,使山银花与开花枝条6呈将脱离未完全脱离的状态而便于采收,喷洒完成后的第二天采用收割机对开花枝条6上的山银花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连续两次喷洒保护液以促进山银花植株恢复生长,两次喷洒时间间隔一周,保护液包括壳寡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壳聚糖溶液为5%壳聚糖稀释1000倍的溶液,氨基酸为10%的复合氨基酸稀释100倍的溶液,施用量以植株湿透为准。实施例21)安装支撑架:种植园内并列地设置多个支撑架组,每个支撑架组内的多个支撑架1间隔平行布置,支撑架1为T型架,支撑架的高度为1.5m,相邻支撑架间距3.2m,T型架1的竖梁2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2顶部与横梁3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3两端通过连接管4连接,横梁3两端的两根连接管4平行设置;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每个T型架对应栽种一棵山银花幼苗,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2生长,山银花幼苗生长至50~60cm时分成两个主分枝,使两个主分枝分别朝向竖梁2两侧连接管的方向生长,生长过程中多次去顶芽从而使每一个主分枝长至110~120cm时获得4~6个副分枝,将竖梁2两侧的副分枝5通过扎带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4上,副分枝5越过连接管4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6;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选择连续天晴的天气,往开花枝条6上喷洒脱落酸,喷洒时针对有花朵的地方喷洒,确保花朵着药,用质量浓度为400~500g/kg的脱落酸溶液进行喷雾,使山银花与开花枝条6呈将脱离未完全脱离的状态而便于采收,喷洒完成后的第二天采用收割机对开花枝条6上的山银花进行采收。采收完成后,连续两次喷洒保护液以促进山银花植株恢复生长,两次喷洒时间间隔一周,保护液包括壳寡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壳聚糖溶液为5%壳聚糖稀释1000倍的溶液,氨基酸为10%的复合氨基酸稀释100倍的溶液,施用量以植株湿透为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安装支撑架:将多个支撑架平行地间隔固定于种植园内,支撑架为T型架,T型架的竖梁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顶部与横梁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n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生长,山银花幼苗生长至50~60cm时分成两个主分枝,使两个主分枝分别朝向竖梁两侧连接管的方向生长,生长过程中多次去顶芽从而使每一个主分枝长至110~120cm时获得4~6个副分枝,将竖梁两侧的副分枝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上,副分枝越过连接管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n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往开花枝条上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山银花与开花枝条呈将脱离未完全脱离的状态,然后采用收割机对开花枝条上的山银花进行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银花的棚架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安装支撑架:将多个支撑架平行地间隔固定于种植园内,支撑架为T型架,T型架的竖梁底部固定于地面,竖梁顶部与横梁中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T型架的横梁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2)山银花栽种:山银花幼苗栽种于T型架底部中间位置,山银花幼苗沿着T型架的竖梁生长,山银花幼苗生长至50~60cm时分成两个主分枝,使两个主分枝分别朝向竖梁两侧连接管的方向生长,生长过程中多次去顶芽从而使每一个主分枝长至110~120cm时获得4~6个副分枝,将竖梁两侧的副分枝固定于对应的连接管上,副分枝越过连接管并下垂式生长,该下垂部分为开花枝条;
3)山银花采收:采收时节,往开花枝条上喷洒植物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森鑫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