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00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9
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S2:选择无纺布袋作为容器;S3:往无纺布袋内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将一年生的山银花幼苗竖直摆放,使根须朝四周散开,继续将基质填满无纺布袋,用手抓住幼苗稍用力向上提,使无纺布袋内的幼苗根须成鸡爪形;使无纺布袋离地后松手,反复三至五次,使基质夯实;S4: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生长两年后随容器一起移植。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前合理配置基质,在培育过程中实行针对性的水肥和病害管理,袋苗成熟后可带土球移栽,具有极高的成活率,提高移植的便利性。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honeysuckle bag see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银花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山银花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成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其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和于燥而制得,作为中国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山银花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可以用于辅助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等疾病,是各种中成药的制备原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山银花应用范围增广以及制药行业的需求增大,山银花的价格在不断攀升,山银花原料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山银花的价格在不断攀升,山银花种植业发展迅猛,对山银花种苗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山银花种苗繁殖方法主要以插扦繁殖和种子繁殖为主,普通插扦繁殖存在的问题有生根时间较长、在生根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插扦过程中存活率低、抗病性弱,且由于幼苗培育期生长不足,导致后期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且插扦后由于管理周期长,技术要求严格,导致大部分建园效果不理想,而传统的山银花种子繁殖存在的问题有催芽时间长、种子发芽率低且种子发芽时间不一致,使得种苗批次难以保持一致并进行同等程度的同一管理。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规模化生产的、提高山银花存活率的山银花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山银花袋苗的培育方法,以使山银花苗种在各个季节均可移植,降低传统苗种移植的季节依赖性,提高山银花幼苗移植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r>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混合料: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S2:选择容器:选择无纺布袋作为容器;S3:幼苗栽植:往无纺布袋内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将一年生的山银花幼苗竖直摆放,使根须朝四周散开,继续将基质填满无纺布袋,用手抓住幼苗稍用力向上提,使无纺布袋内的幼苗根须成鸡爪形;使无纺布袋离地后松手,反复三至五次,使基质夯实;S4:移植: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生长两年后随容器一起移植。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1~3):(1~2):(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1:1。进一步的,每10kg混合料中加入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母液100ml、微量元素母液10ml、铁盐母液10ml、有机物母液10m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基质夯实后进行杀菌,杀菌方法为将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与水按1:2000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洒于山银花幼苗根部,浇透基质为止。进一步的,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容器内的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50~80%,当基质相对含水量低于50%时用水浇透山银花幼苗根部,直至基质浇透为止。进一步的,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于4月初、4月中旬、4月末分别将5%壳寡糖与水按1;(800~10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喷洒于山银花幼苗的茎叶,用于增强山银花幼苗的生长长势和抗病能力。进一步的,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新芽萌发后,在山银花幼苗基部留饱满芽1~2枚,其余全部除去,在15~20cm处定干以确定主枝,主枝出现2次芽后,将主枝下部芽苞全部摘除,并在主枝的上部和中部以适当距离留饱满芽3~4枚,培养主枝,主枝长到20cm时,进行摘心抑制高生长,同时在主枝上培养侧枝2~3个,侧枝长到8~10cm时,侧枝上长出开花母枝,冠形即可基本形成,此时山银花幼苗具有良好的立体结构,层次分明,各级枝组配合合理,同时方便移栽。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袋的规格为直径25~30cm,高20~25cm。有益效果:传统山银花种植利用一年生的幼苗建园,一般种植密度为140-160株/亩,管理周期长,技术要求严格,大部分建园效果不理想,且存活率低,管理和生产成本大,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一亩地可培育3000-4000株幼苗,在培育前合理配置基质,在培育过程中实行针对性的水肥和病害管理,袋苗成熟后可带土球移栽,具有极高的成活率,同时可一年四季移栽,提高了便利性,为山银花的种植生产带来巨大的改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混合料: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1:1;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MS培养基的加入量为每10kg混合料中加入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母液100ml、微量元素母液10ml、铁盐母液10ml、有机物母液10ml;S2:选择容器:选择直径25cm,高25cm的无纺布袋作为容器;S3:幼苗栽植:往无纺布袋内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将一年生的山银花幼苗竖直摆放,使根须朝四周散开,继续将基质填满无纺布袋,用手抓住幼苗稍用力向上提,使无纺布袋内的幼苗根须成鸡爪形;使无纺布袋离地后松手,反复三至五次,使基质夯实;基质夯实后进行杀菌,杀菌方法为将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与水按1:2000的质量比混合后喷洒于山银花幼苗根部,直至基质浇透为止。S4:移植: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生长两年后随容器一起移植,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容器内的基质相对含水量保持50~80%,当基质相对含水量低于50%时用水浇透山银花幼苗根部,直至基质浇透为止,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于4月初、4月中旬、4月末分别将5%壳寡糖与水按1:800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后喷洒于山银花幼苗的茎叶,用于增强山银花幼苗的生长长势和抗病能力;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新芽萌发后,在山银花幼苗基部留饱满芽1~2枚,其余全部除去,在15~20cm处定干以确定主枝,主枝出现2次芽后,将主枝下部芽苞全部摘除,并在主枝的上部和中部以适当距离留饱满芽3~4枚,培养主枝,主枝长到20cm时,进行摘心抑制高生长,同时在主枝上培养侧枝2~3个,侧枝长到8~10cm时,侧枝上长出开花母枝,冠形即可基本形成,此时山银花幼苗具有良好的立体结构,层次分明,各级枝组配合合理,同时方便移栽。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的生长过程中,加强水肥管理,施肥采用少量多次,下雨天均匀撒至混合机表面,每株每次5~10克,施肥以尿素为主,复合肥为辅。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混合料: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2:3:2:2;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MS培养基的加入量为每10kg混合料中加入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母液100ml、微量元素母液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配置混合料: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nS2:选择容器:选择无纺布袋作为容器;/nS3:幼苗栽植:往无纺布袋内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将一年生的山银花幼苗竖直摆放,使根须朝四周散开,继续将基质填满无纺布袋,用手抓住幼苗稍用力向上提,使无纺布袋内的幼苗根须成鸡爪形;使无纺布袋离地后松手,反复三至五次,使基质夯实;/nS4:移植: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生长两年后随容器一起移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混合料:将发酵好的羊粪以及黄沙土、椰糠、珍珠岩混合均匀后作为混合料,往混合料中加入适量MS培养基并混合均匀后作为基质备用;
S2:选择容器:选择无纺布袋作为容器;
S3:幼苗栽植:往无纺布袋内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将一年生的山银花幼苗竖直摆放,使根须朝四周散开,继续将基质填满无纺布袋,用手抓住幼苗稍用力向上提,使无纺布袋内的幼苗根须成鸡爪形;使无纺布袋离地后松手,反复三至五次,使基质夯实;
S4:移植:山银花幼苗在容器内生长两年后随容器一起移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1~3):(1~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中羊粪、黄沙土、椰糠、珍珠岩的质量比为1: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kg混合料中加入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母液100ml、微量元素母液10ml、铁盐母液10ml、有机物母液10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山银花袋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基质夯实后进行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武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森鑫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