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88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所述底框中部竖立连接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搭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之上吊挂有葫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葫芦将相应的管材吊起,推动底框沿着巷道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再通过葫芦将管材下放至地下预定位置即可,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结构强度高等优点。

A pipe transportation device used in narrow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辅助机械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各种管材用于输送流体物质,这些管材一般埋设于地面以下,为了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些管材一般多采用耐腐蚀性、抗震强度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高强度的钢管或者钢筋混凝土等。然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管材而言,成型管材质量极大,在一些建筑工地中,运输和铺设这类管材受限于地理空间,十分不便,特别是在一些狭窄的巷道以内,埋设钢筋混凝土管材时,不得不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极大,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主要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所述底框中部竖立连接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搭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之上吊挂有葫芦。所述底框包括焊接在一起的横框梁和纵框梁,横框梁沿着所述车轮径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两根,纵框梁沿着所述车轮轴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一根。所述底框还包括沿着竖向方向部署的至少两根支撑架,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横框梁固定焊接在一起,支撑架的另一端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延伸至与地面相接近。所述底框还包括斜撑梁,斜撑梁数量与所述支撑架相同,斜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横框梁固定焊接在一起,斜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横框梁采用5#槽钢制成。所述立柱采用5#槽钢制成。所述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还包括斜支柱,斜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焊接在一起,斜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框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两根斜支柱之间还固定搭接连接有纵向加强杆。所述斜支柱采用横截面尺寸规格为50mm×50mm×4mm的角钢制成。所述葫芦额定荷载不小于1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葫芦将相应的管材吊起,推动底框沿着巷道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再通过葫芦将管材下放至地下预定位置即可,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结构强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框梁,2-斜支柱,3-纵向加强杆,4-立柱,5-纵框梁,6-扶手,7-葫芦,8-支撑架,9-斜撑梁,10-车轮,11-横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包括底框,底框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10,底框中部竖立连接有两根立柱4,两根立柱4之间搭接有横杆11,横杆11之上吊挂有葫芦7,底框长度与其所运输的管材长度相匹配。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葫芦将相应的管材吊起,推动底框沿着巷道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再通过葫芦将管材下放至地下预定位置即可,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进一步地,优选车轮10外径为700mm。车轮10数量为2个,车轮10轮距为700mm至900mm。另外,底框包括焊接在一起的横框梁1和纵框梁5,横框梁1沿着车轮10径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两根,纵框梁5沿着车轮10轴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一根。底框还包括沿着竖向方向部署的至少两根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一端与横框梁1固定焊接在一起,支撑架8的另一端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延伸至与地面相接近。通过支撑架8便于使本技术在运输质量极大的钢筋混凝土管材时平稳地放置于地面之上,改善了本技术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底框还包括扶手6,扶手6的一端与横框梁1固定焊接在一起,扶手6的另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进一步地,优选底框还包括斜撑梁9,斜撑梁9数量与支撑架8相同,斜撑梁9的一端与横框梁1固定焊接在一起,斜撑梁9的另一端与支撑架8固定焊接在一起。横框梁1采用5#槽钢制成。立柱4采用5#槽钢制成。横框梁1长度为2400mm至3100mm。纵框梁5长度为700mm至900mm。此外,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还包括斜支柱2,斜支柱2的一端与立柱4固定焊接在一起,斜支柱2的另一端与底框固定焊接在一起。通过斜支柱2改善了本技术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放置在运输笨重的钢筋混凝土管材时发生倾覆,提高了安全性。另外,两根斜支柱2之间还固定搭接连接有纵向加强杆3。斜支柱2采用横截面尺寸规格为50mm×50mm×4mm的角钢制成。葫芦7优选为手动葫芦,其额定荷载不小于1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10),所述底框中部竖立连接有两根立柱(4),两根立柱(4)之间搭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之上吊挂有葫芦(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左右两侧安装有车轮(10),所述底框中部竖立连接有两根立柱(4),两根立柱(4)之间搭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之上吊挂有葫芦(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焊接在一起的横框梁(1)和纵框梁(5),横框梁(1)沿着所述车轮(10)径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两根,纵框梁(5)沿着所述车轮(10)轴向方向部署并且数量至少为一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还包括沿着竖向方向部署的至少两根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一端与所述横框梁(1)固定焊接在一起,支撑架(8)的另一端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延伸至与地面相接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狭窄巷道内的管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还包括斜撑梁(9),斜撑梁(9)数量与所述支撑架(8)相同,斜撑梁(9)的一端与所述横框梁(1)固定焊接在一起,斜撑梁(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石川张靖龚美鹏王云夏星宇潘旭田志富杨熙肖修武张洁杨亨万东亮王杨卢德江张顺徐靖赵明军曾诚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